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民族地区农村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789917
  • 作      者:
    谢丽霜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民族地区农村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缺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改善起来最为艰难的区域,需要理论与实践做出更多和更深入的探索,为此,笔者的特意做了此项研究。研究基本内容共分六部分: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历史与逻辑,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民族地区农村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产业基础,民族地区农村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信用基础,民族地区农村金融的多元发展及其协调,民族地区农村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府作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绪论
    一、金融与经济问题的理论演进
    (一)经济分析的“二分法”传统:货币中立
    所谓经济分析的“二分法”传统,是指经济分析史上认为货币不过是覆盖在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从而使统一的经济被人为分割成“货币面”与“实物面”两个互不联系的侧面,经济学截然分成货币理论和实物经济理论的经济学传统,在现有的经济理论著述中经常出现的像“货币与经济”、“货币理论与经济理论”、“金融与经济”等习惯性提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二分法”这一经济学传统及其惯性影响,在上述提法中,“经济”一词均取其狭义,指的是实物经济或实体经济。
    在“二分法”的分析框架下,货币理论以经济的货币面为基础领域,专门研究货币数量与货币价值或一般物价水平的决定和波动关系,即所谓的货币需求函数问题,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是在货币理论中发展历史最长,影响最深远的货币数量论。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金融与经济关系问题的理论演进
(一)经济分析的“二分法”传统:货币中立
(二)维克塞尔货币经济理论:货币经济一体化
(三)金融深化论:金融在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
(四)总结性评论
二、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立足点
(一)农村金融的本质
(二)“三农”问题的金融因素
(三)农村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

第二章 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历史与逻辑
一、金融与经济协调互动的结点——基于交易费用的考察
(一)交易费用的涵义及其意义
(二)分工的外部性与交易费用
(三)降低分工经济的运行费用:金融存在的根本意义
二、分工经济发展与货币演进
(一)分工、交换的出现与货币起源
(二)分工、交换的发展与货币形态演化
(三)分工、交换的发展与货币功能扩展及提升
三、分工经济运行与金融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一)金融从经济中分离
(二)金融产业内部的多样化发展
四、小结

第三章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农村正式金融制度变辽的历史轨迹
(一)农村金融制度创建阶段(1951—1977年)
(二)农村金融体制初步改革阶段(1978—1993年)
(三)农村金融体系重构阶段(1994年至今)
二、农村正式金融制度变迁范式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机构路径:农村金融与经济疏离
(二)强制性制度变迁:农村经济主体缺位
(三)商业化趋向:农村金融服务缺失
三、农村非正式金融制度变迁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父系
(一)非正式金融及其制度优势
(二)非正式金融发展的制度性抑制
(三)非正式金融成长的地区差异与地区发展

第四章 民族地区农村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产业基础
一、农业的传统产业特质与农村金融抑制
(一)传统农业:民族地区农业的产业特质
(二)传统农业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抑制作用
(三)民族地区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改造
二、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村金融促进
(一)农户非农收入增长及其金融效应
(二)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村金融系统性风险降低
(三)农业产业化与农村经济对资本市场的利用
三、结论及其他

第五章 民族地区农村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信用基础
一、信用与金融
(一)信用及其相关概念
(二)金融交易活动的法理基础
二、农村信用基础与农地产权制度
(一)产权是信用产生的制度基础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地产权制度变迁
(三)农地金融的重要性及其产权要求
三、农村信用基础与乡村礼会资本
(一)社会资本:一种基于社会关系的资本范畴
(二)抵押品替代:乡村社会资本的信用价值及其局限

第六章 民族地区农村金融的多元发展及其协调
一、民族地区农村金融多元发展的现实逻辑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差异性及多层次
(二)多民族聚居及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三)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低效
二、民族地区农村金融多元发展的协调机制
(一)农村金融内生与外生的统
(二)农村金融体系的结构优化
(三)农村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三、小额信贷:制度创新及发展走向
(一)小额信贷制度创新的历史回顾
(二)小额信贷商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矛盾
(三)民族地区小额信贷的发展走向

第七章 民族地区农村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府作用
一、提供财政支持,增强财政与金融的有效互动
(一)继续增加财政对“三农”的直接投入和补贴
(二)实行农贷扶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服务“三农”
(三)推进财政扶贫资金的金融化使用
二、改善金融生态,优化农村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
(一)金融生态系统观及其实践意义
(二)民族地区农村金融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政府在农村金融生态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三、规范地方政府行为,防范地方法金融风险
(一)转型期地方政府的行为倾向
(二)地方政府的金融控制与金融风险
(三)防范地方性金融风险与地方治理模式转变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