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9139213
  • 作      者:
    于丽红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于丽红,女,l980年2月生。2003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获金融学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同年,于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农村财政金融、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曾参与省部级等多项课题研究,先后在《农村经济》、 《农业经济问题》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3篇英文论文收录于ISTP检索,并参与编写教材l部。
展开
内容介绍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领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正规金融所提供的服务越来越不能满足农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正规金融无法有效地覆盖农村市场。而曾经存续过几千年的民间金融活动又开始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活跃起来,各种民间金融形式广泛存在,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相当部分是通过民间金融获得满足。这一现象引起了本书对我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问题的关注。   本书在金融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对我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历史演化、产生原因、现状、运行机制、对农户福利改进、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以及农村经济增长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实证   分析;以新制度经济学为分析方法,对农村二元金融结构制度生成、制度变迁、制度供给创新等进行了制度经济学分析。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政府在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并   就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本书从内容上共分为6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导言是全文的总起,介绍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界定相关概念,阐明研究目标、方法以及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理论回顾与借鉴,回顾和借鉴了农村金融相关理论、社会资   本理论以及协调思想。   第二部分。第三章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之历史演化与形成原因,阐述自民国以来,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历史演化过程,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形成原因。第四章中国农村现行二元金融结构的实证分析,阐述农村正规金融发展现状、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农村民间金融的主要表现形式、规模和数量、利率以及运行特征,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运行   特征。   第三部分内容是全书的核心。第五章分割与融合视角下的农村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阐述农村正规金融市场效率及其局限性,农村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替代与互补关系,农村金融的二元分割、资本流动约束及其效率损失,基于金融共生理论对农村二元金融结构进行分析。   第四部分。第六章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经济效应分析,在对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经济效应进行定性评价的基础上,阐述二元金融结构对社会融资量、农户福利改进、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以及农   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五部分。第七章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对农村二元金融结构进行研究,具体阐述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制度生成、制度变迁、制度适应效率,民间金融向   正规金融演化,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业的变迁动因和阻碍因素,农村金融供给制度创新。   第六部分。第八章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思路与建议,首先提出了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目标与改革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村金融市场改革、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改革、农村民间金融的   发展建议、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作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借鉴   农村金融领域的二元结构既是一种经济和社会现象,也是一个金融结构问题,因此,对其的研究必然涉及农村金融相关理论、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以及与结构单元相关的协调思想,同时,这一问题的出现也必然涉及经济增长、制度以及政府作用等相关领域,因此,本书需要涉及的理论较多。本章中只对部分基础理论加以阐述,以建立研究的起点,具体理论在以后章节中进行详细说明。   2.1 农村金融相关理论   2.1.1 农村金融领域的三种代表性理论   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领域金融抑制的特征使农村经济主体的借贷需求难以满足,为建立一个能够适应农村经济主体借贷需求、促进农村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领域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理论流派: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和近年来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崛起而出现的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2.1.1.1 农业信贷补贴论   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业信贷补贴论(subsidized credit paradig)一直是农村金融理论界占主流地位的传统学说。该理论的前提是: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阶层农户没有储蓄能力,农村   面临严重的资金不足问题。而且由于农业的产业特性,比如收入:的不确定性、投资的长期性、低收益性等,使它也不可能成为以利润为目标的商业银行的融资对象。因此得出结论:为增加农业牛产和缓解农村贫困,有必要从农村外部注入政策性资金,建立非营利性的专门金融机构来分配资金。根据该理论,为缩小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对农业的融资利率必须比其他产业低。同时,考虑到民间金融一般以高利为特征,使得农户更加穷困并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必须通过政府政策促使其消亡,即通过商业银行在农村的分支机构和农村信用合作组织,将大量低息政策性资金注入农村。   
展开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与需要进一步说明的问题 1.2.1 概念界定 1.2.2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问题 1.3 二元金融结构: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借鉴 2.1 农村金融相关理论 2.1.1 农村金融领域的三种代表性理论 2.1.2 哈耶克的局部知识论分析范式 2.1.3 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与金融约束理论 2.1.4 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两种模式 2.1.5 金融系统功能观 2.1.6 金融发展理论 2.1.7 农村金融发展的评价标准 2.2 社会资本理论 2.3 协调思想 第三章 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之历史演化与形成原因 3.1 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历史演化 3.1.1 民国时期农村金融的二元结构:历史现象与特点 3.1.2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村信用合作化 3.1.3 计划经济体制下正规的国有金融垄断经营与民间金融衰亡 3.1.4 市场经济条件下正规金融不断改革完善与民间金融的复兴与发展 3.2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形成原因 3.2.1 前人研究 3.2.2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形成原因 3.3 结论与评论 第四章 中国农村现行二元金融结构的实证分析 4.1 中国农村的正规金融 4.1.1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不同的分工与功能绩效 4.1.2 农村正规金融对农村的信贷支持状况 4.1.3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 4.1.4 农村正规金融市场上存在的问题 4.2 中国农村的民间金融 4.2.1 农村民间金融的主要表现形式 4.2.2 农村民间金融规模和数量 4.2.3 农村民间金融利率 4.2.4 农村民间金融的总体运行特征 4.3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运行特征 4.3.1 正规金融业务日趋萎缩,民间金融异常活跃 4.3.2 农村资金净流量呈现“内循环,外输出”的特征 …… 第五章 分割与融合视角下的农村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 第六章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经济效应分析 第七章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第八章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思路与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