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模经济效应 所谓规模经济是指随生产能力的扩大,使单位成本下降的趋势,即长期费用曲线呈下降趋势。证券交易所经营管理成本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提供证券交易所需的技术平台和相关服务所需的投入。这一成本具有明显的固定成本的特点,即交易所在建立交易平台时的一次性投入较大,但属于固定成本,在交易系统运行过程中,维护和支持费用也相对固定。因此,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交易量不断增加,每笔交易的平均成本应该持续下降。对于证券交易的清算和结算服务,也存在同样特点。交易所(或者独立的清算结算机构)为了向投资者提供清算结算服务,需要购置设备,开发系统,雇用维护人员,这些成本理论上都不会因为所处理清算结算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理论上讲,规模经济应存在于证券交易所行业中。
从实证研究结果来看,马尔卡马克(Malkamaki,2000)对38家交易所1996 1998年期间经营成本进行的研究表明证券交易所经营中确实存在规模经济性。他的研究表明,在证券交易所经营中,规模经济性确实存在,但有两个限制条件:一是规模经济仅存在于大型证券交易所,二是规模经济只有在股票交易撮合业务中显著存在,而在其他业务领域并不明显施密德、马尔卡马克和塔卡(Schmidel,Malkamaki and Tarkka,2006)于2006年对证券登记托管机构的规模经济性进行了研究,进一步证实不仅在交易撮合市场中存在规模经济效应,在股票的登记结算业务中规模经济性更为明显。他们选取了16家证券登记结算机构,采用1993-2000年期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规模越大的市场,登记结算业务的成本收益性越好。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