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一看,刘翔的成绩提升速度越来越慢。这当然不是说刘翔训练水 平降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而是因为随着成绩的不断提高,进而达到世 界顶尖水平时,再想提升0.01秒,都要不断挑战自己的身体极限,都要付 出比以前更加艰苦的努力。 上市公司的经营也是一样。规模小、利润少时,可能只要多卖出一些产 品,多一点使用财务杠杆——提高负债率,业绩就会有明显提升,而一旦规 模扩大,利润增加,再想大幅度提升业绩,则相当困难。这是因为,当企业 达到一定规模之时,支撑其业绩高速增长的条件已不是多卖些产品那么简单 了,还需要公司经营者的能力得到相应提升,管理模式及时改变,新产品研 发及市场开拓卓有成效,乃至要求利用资本运作进行成功的并购,等等。 可以说,每一家公司或迟或早,都会遇到自身的发展瓶颈,都会受制于 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容量、公司的管理能力等一系列因素,公司不可能无限制 地高速成长。 还以刚才提及的谷歌为例,这家公司2007年业绩增幅就明显下滑,其原 因就在于:美国在线广告市场增幅有限,微软、雅虎又都加大了在搜索引擎 市场的竞争力度;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中,谷歌也遭遇了以百度为代表的各国 本土公司的强有力竞争;此外,谷歌虽然投入巨资开发了一系列新产品,如 googleeaith、Gmail,等等。但除了搜索广告,谷歌暂时还没有找到新的广 阔的盈利空间。凡此种种,都在制约着谷歌保持高速成长的可能性。 公司业绩的高速成长,为投资者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股价同比上涨。我 们假设~家创业板公司年均业绩增长50%,在市盈率为20且不变的情况下, 五年后,股价将会增长760%。 但有经验的投资者都会知道,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保持高速成长,那么在成长期,其市盈率往往也会大幅提升。这样一来,在 业绩与市盈率双重因素的提振下,股价表现会更加优异。 既然与大公司相比,小公司具备更为明显的高成长潜力,那么是不是说 ,创业板公司一定比主板公司更具投资价值,投资创业板企业,其回报也肯 定更加丰厚呢? 当然不是。首先,小公司固然具备了高成长优势,但同时,也有其天然 的缺陷。比如与大公司相比,小公司在面对技术、市场、财务等风险的冲击 时,“抗击打能力”更弱,业绩的不确定性更大,更容易出现逆转一蹶不振 甚至夭折。 从海外创业板市场的经验看,很多公司的兴起是依赖于某一项专利技术 所衍生的产品。当产品被市场接纳,处于成长期时,公司欣欣向荣。但问题 在于,这样的小公司,根本没有实力投入大量资本,进行更多的技术研发与 技术储备,一旦技术更新换代,有更好更廉价的替代品出现,原有产品的市 场便会迅速萎缩。 再比如,当经济危机来临,银行惜贷之际,受冲击最大的,往往是那些 小型公司。因为从银行的角度讲,与大企业相比,向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更 高。很多中小企业的失败原因,并不是技术与市场本身,而是得不到银行持 续、稳定的贷款支持。 因此,在创业板公司的群体中,我们即会看到更多持续高速增长的精彩 ,也会目睹创业未半中道崩殂的无奈。所以,对投资者而言,在享受小公司 高速成长利好的同时,也要相应承担更大的投资风险。 一个成功的证券市场,除了要求上市公司业绩优良外,充沛的交易量也 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一大批投资者参与其中,具备了相当的交易量,市场的 流通性才能得到保证,价值发现的功能才可能发挥。 但问题在于,作为资本市场主力的机构投资者,对于类似创业板这样的 证券市场,往往会另眼相看。高风险的顾虑,使这些机构投资者只会从总的 资金盘子中拿出一小块,投入创业板市场。事实上,很多国外的养老基金、 保险基金,与创业板市场“绝缘”,一分钱也不会投入。 成交量的清淡,会形成恶性循环。由于市场中资金量少,上市公司股价 往往偏低(表现为市盈率低),偏低的股价,使市场对于优秀公司的吸引力降 低,因为在优秀公司看来,同样公开发行1000万股,在创业板市场可能只会 融资5000万元,在主板市场可能会融资1个亿。由于优秀公司不愿意侧身创 业板市场,则抽空了这个市场赖以发展的基石,投资者光顾这一市场的愿意 会更低。 因此,在创业板市场中,投资者要承担的,不仅是上市公司自身的风险 ,更要承担创业板市场本身失败的风险。从海外市场的经验看,一些创业板 公司的业绩、成长性尚属可观,但其成交量与股价就是持续低迷。这种现象 ,不是上市公司的失败,而是市场本身的失败。 与大多数主板市场的上市公司不同,创业板公司的股东中,会充斥着大 量“风投”。所谓风投,是指风险投资机构,这些机构在一些公司的草创期 、开拓期,就购买其股份,当然价格都会很便宜(很多与每股净资产相当), 如果这些公司中的某几家能够公开上市,风投就会在上市后,抛售其股票, 从而实现盈利。 对风投而言,抛售这些公司的股票是坚决的,不存在长期投资的行为, 因为这几乎是风投实现盈利的唯一渠道,也是风投实现自身资金循环的途径 (抛售所赚的钱,还会继续购买其他未上市公司的股份)。P6-8
展开
——姚振山股民
需要更多的是基本常识,这类书,外国出得不少,但以中国股市为基础,又写得深入浅出的书极少,而作者的这本小书是雪中送炭。
——张志雄《Value》主编
作者曾在《上海证券报》十年,身跨证券与传媒两个行业,其特殊的经历,使其为文得以兼顾专业与通俗。通读此书,很多时候为其深入浅出的功力,化繁为简的表述所折服。
——李鲁宁博士美国常青投资公司(EvergreenInvestments)衍生金融投资部主任
价值投资者非看不可,这是一本值得看的工具书。
——(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