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述评<br> 一、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br> 对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本书将各学派的理论划分为无效论和有效论两种。<br> (一)货币政策的无效论<br> 认为货币政策是无效的,主要有古典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br> 1.古典学派的观点<br> 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萨伊是斯密思想的追随者,也是古典经济学思想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提出的“供给自行创造需求”定理认为,经济进行不需要国家干预就能顺利地达成自动均衡。古典学派的这一理论是以“萨伊定律”为基础,并以完全竞争为前提的。首先,根据萨伊定律,货币的唯一职能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若货币数量增加,则人们的货币支出也会增加。但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商品供给量并不增加,这样,货币数量的增加必然使一般物价水平同比例上涨。其次,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工资、物价和利率均可自由伸缩。古典学派认为,劳动的需求是劳动的边际产出的函数,而劳动的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函数,凡愿意接受现行工资和现行劳动条件的劳动者都可找到工作。如果存在失业,则通过劳动者之间的自由竞争,货币工资必然下降,直到实现充分就业为止;物价的自主升降可调节商品的供求,故总供给恒等于总需求,普遍的生产过剩不可能出现;利率的自由升降可调节资本供求,即调节储蓄和投资,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这样,劳动力市场、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都会自动趋于均衡。也就是说,货币供应的增减只会引起货币工资和物价水平按同一比例升降,实际工资则不变,产出和就业也不变,货币政策无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