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信用风险:定价、度量和管理:pricing,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205607
  • 作      者:
    (美)达雷尔·达菲(Darrell Duffie),(美)肯尼思·J. 辛格尔顿(Kenneth J. Singleton)著
  • 出 版 社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完整地论述了信用风险建模的概念、应用和实证研究。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证券组合的风险测度以及可违约债券、信用衍生品及其它具有信用风险的证券的定价。在金融学界,信用风险模型正在不断地发展,但在业界,却几乎没有成型的行业标准。鉴于此,我们论述各种信用风险建模的可选方法,并对它们的相对优缺点做出我们自己的评价。
展开
内容介绍
  信用风险很重要,然而人们对信用风险的理解并不透彻,更准确地说是并不深入。本书两位原作者在信用风险的建模方面颇有建树,因而本书也写得颇有启发性。
  本书并不局限于介绍某种模型、某些做法或某些算法,而是是站在更高的角度讨论了各种可能性,也留下了很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对于那些想把本书当做“菜谱”,然后依葫芦画瓢地开发一套信用风险管理系统的人来说,本书也许会令他们失望;但对于高效教师、研究生,以及富有进取心的实业界从业人员来说,本书却非常值得一读。
展开
精彩书摘
  在关于基本模型的这两章之后,一连几章讨论的都是可违约工具的定价模型,以及这方面的经验证据。第5章综述了评估具有违约风险的证券的各种可选方法。最初,我们关注的是最基本的工具——一种可违约零息债券,目的是为了比较各种可选模型的一些关键特征。我们回顾了两大类模型:(1)简约模型,这些模型为违约概率的变化假设了一个外生的过程,根据历史的或当前的数据来标定。(2)结构模型,它们直接以发行者的偿债能力或偿债意愿为基础。第二类模型通常设计成资产/负债比率这一变量的随机模型。大部分通过市场数据来推断违约概率的定价模型和框架都是采用这两种方法中的一种。对这些基本概念进行回顾将有利于我们后面对许多其他问题的讨论。
  第5章还讨论了风险中性概率和实际概率的区别。第3章和第4章对违约过程的讨论以及利用历史数据拟合模型时使用的都是实际概率,但实际上金融行业和学术研究中使用的所有定价模型都是以风险中性概率为基础的。Black and Scholes(1973)、Merton(1974)的开创性成果表明,只要给定基础资产的价格过程,就可以对香草型(传统的)股票期权定价,就好像投资者是风险中性的一样。实际上,以风险中性概率计算的期望折现现金流量值即为任意未来现金流量的市场价值,包括那些来自于可违约交易对手的现金流量。
  第6章更详细地讨论了公司债券的定价,特别关注模型应用的实践和实证方面。这里,我们从对违约风险的另一个关键因素的讨论开始:违约发生时的回收额或回收率。虽然债券合约一般都清楚地规定了违约方应支付的款项,但我们必须指出,破产导致的重新谈判以及破产法庭上的谈判并不总是严格遵守债券合约中的条款。面对真实世界中违约清算的复杂性,各种与清算结果相近似的简便的计算方法都被用于构建简单的定价模型。我们举例说明了可违约证券定价中不同的回收率假设的实际含义。
  对某些可违约工具来说,信用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交易对手的信用评级。信用评级是由几个主要的独立评级机构评定的,例如穆迪和标准普尔。另外,许多金融机构采用内部信用评级。评级是信用质量的非连续性指标,因此,当债券从一个评级转移到另一个评级时,如果此前没有被市场所完全预料到,则会导致市场价格的敞口风险,也就是当评级变化时市场价格将发生重大非连续变化的风险。在定价系统中正式引入这种敞口风险带来了新的挑战,关于这一点将在第6章末给予简单的评论。
展开
目录
前言
致谢
1 导论
1.1 风险的分类
1.2 本书的结构

2 风险管理的经济学原理
2.1 哪些风险是最重要的?
2.2 市场风险的经济学原理
2.2.1 收益-损失的不对称性
2.2.2 最低资本需求
2.2.3 委托代理效应
2.2.4 资本——一种稀缺资源
2.2.5 金融公司杠杆的作用和风险
2.2.6 分配资本还是分配风险?
2.2.7 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率?
2.2.8 绩效激励
2.3 信用风险的经济学原理
2.3.1 逆向选择和信用风险敞口
2.3.2 信用风险的集中
2.3.3 道德风险
2.4 风险的度量
2.4.1 在险价值
2.4.2 期望尾损
2.4.3 市场价值保险的价格
2.4.4 作为市场风险的度量指标的波动性
2.4.5 风险测度的一致性
2.5 信用风险的度量
2.5.1 信用风险的专门度量
2.5.2 信用风险的资本准则

3 违约事件:历史模式和统计模型
3.1 概述
3.1.1 投机级别债券的结构变化
3.1.2 远期违约概率
3.2 违约概率的结构模型
3.2.1 Black-Scholes-Merton违约模型
3.2.2 首次通过模型
3.3 从理论到实践:用距离预测违约
3.4 违约强度
3.5 强度模型举例
3.5.1 带有跳跃的均值回归强度
3.5.2 CIR强度模型
3.5.3 跳跃和CIR强度比较
3.5.4 仿射强度模型
3.5.5 HJM远期违约率模型
3.6 违约-时间模拟
3.7 破产的统计预测
3.7.1 各个预测法的比较
3.7.2 违约和级龄效应

4 评级转移:历史模式和统计模型
4.1 平均转移频率
4.2 评级风险和商业周期
4.3 评级转移和级龄
4.4 序次probit评级模型
4.5 评级的马尔可夫链.
4.5.1 时变的转移强度
4.5.2 Lando随机转移强度模型

5 违约风险估值的基本方法
5.1 概述
5.2 风险中性概率与实际概率
5.3 简约定价模型
5.4 结构模型
5.4.1 Black-ScholeS-Merton债务定价模型
5.4.2 首次通过债务定价模型
5.5 模型隐含利差的比较
5.6 从实际强度到风险中性强度
5.6.1 简约模型
5.6.2 结构模型
6 公司债券和主权债券定价
6.1 不确定性回收
6.2 有回收的简约模型
6.2.1 面值的部分回收
6.2.2 条件期望回收
6.2.3 市场价值的部分面收
6.2.4 回收假设的比较
6.3 基于评级的信用利差模型
6.3.1 一般定价框架
6.3.2 用历史数据标定模型
6.4 主权债券定价
6.4.1 主权债券的信用风险
6.4.2 主权利差的参数模型

7 可违约债券利差的实证模型
7.1 信用利差和经济活动
7.2 利差的参考曲线
7.3 参数简约模型
7.3.1 利差的平方根扩散模型
7.3.2 跳跃扩散利差
7.3.3 可观测信用因素
7.4 结构模型的估计
7.5 主权利差的参数模型

8 信用互换
8.1 其他信用衍生品
8.1.1 总收益互换
8.1.2 利差期权
8.2 基本信用互换
8.3 简单信用互换的利差
8.3.1 信用互换的利差:简单情形
8.3.2 特殊回购利率和交易成本
8.3.3 应计信用互换费用
8.3.4 标的券的应计利息
8.3.5 标的券为固息券的情况
8.4 基于模型的信用违约互换利率
8.4.1 常强度情形
8.4.2 远期违约率的期限结构
8.5 资产互换的作用

9 期权性信用产品定价
9.1 利差期权
9.1.1 定价框架
9.1.2 数值例子
9.1.3 期权估值的数值算法
9.1.4 结果
9.2 可赎回和可转换公司债券
9.2.1 资本结构
9.2.2 违约和股票衍生品定价
9.2.3 作为股票衍生品的可转换债券
9.2.4 赎回迫使转换
9.2.5 推迟赎回的原因
9.3 可转换债券的简单定价模型
……
10 相关违约
11 债务抵押证券
12 场外违约风险及估值
13 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的综合度量
A 仿射过程简介
B 仿射期限结构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C HJM利差曲线模型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