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实验名称<br> 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及其变化率的计算及分析。<br> 1.1.2实验目的与要求<br> 1.实验目的<br> 费雪(IrvingFisher)和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等经济学家都曾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在一定时期内是稳定的,且取决于一国的支付习惯及有关交易的财政金融制度等,因而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规律性。然而,随着世界经济,尤其是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货币流通速度的不稳定及由此引起的货币需求函数的不稳定逐渐被国外学者所证实。美国学者通过证明美国的货币流通速度的不稳定,提出了货币供给量不再适合作为联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观点。而从其他国家的实证来看,货币流通速度也不是长期稳定的。美国的Micheal.Bordo和Lars.Jonung研究了很多国家100多年来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情况,发现几乎所有国家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趋势都呈“V”形变化轨迹,金融发展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br> 中国1990年至2005年的货币供应量及其相应流通速度的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的经济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国内经济结构的变革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使得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可能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货币供应量在这一时期将变得更加不确定。考虑到金融创新因素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其对于经济影响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而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效力也会为之减弱。<br> 本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及其变化率的计算及分析,使学生理解中国为什么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利率体系,为什么货币政策应更多地依靠利率手段来调控中国经济。<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