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历史的见证:四十年票证和人民币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293040
  • 作      者:
    陈明远著
  • 出 版 社 :
    凤凰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一张票证,一个时代,一段历史!<br>  一部全面详尽记录票证和人民币史的著作。
展开
作者简介
  陈明远,著名人文学者、诗人。主要著作有:《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1980),《语言学和现代科学》(1982),《北京的生活》(1984),《劫后诗存》(1988),《无价的爱情》(1992),《新潮》、《两代丹青》(1998),《文化人与钱》(2001),《文化人的经济生活》(2005),《知识分子与人民币时代》(2006),《文化名人的经济背景(2007)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计划经济时代,国家以票证的办法管理着人民的生活,吃饭有饭票,穿衣有布票,缝纫机有缝纫机购买证,华侨有侨汇券,票证细致到分糖票、油票、肉票、糕点票、面粉票,甚至豆浆油条票。名目复杂的票证浓缩了建国后的经济生活,它们身上承载着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痕迹,都有其特殊的历史渊源,有着独特的文化含量。作者以平实恳切的笔调为我们讲述了蕴涵在其中的真实与沧桑,借着这些票证,复原了一段国民的记忆。
展开
精彩书摘
  粮票的故事<br>   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人吃饭以粮食为主,菜为辅。所以粮食又称为“主食”,“下饭”的小菜、肉蛋等统称为“副食”。几千年来,货币(铜钱和银两)的价值是以折合多少“米”来衡量的。“民以食为天”,可见粮食在老百姓生活里的首要意义。 <br>   追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粮票历史,滥觞于20世纪30年代江西苏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饭票、米票;抗战和内战期间,根据地的政府机关租官兵实行粮食供给制,粮票的发行与分类管理逐步细致严密,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粮票发行管理提供了经验。<br>   1950年开始了抗美援朝战争,在国内和朝鲜战场上都实行粮食供给制,并印发了大量军用粮票,比较正规化。这些“军事共产主义”的粮票、米票、饭票,跟后来的票证制度,基本上一脉相承。<br>   粮票,是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后,作为调节供需的手段、购买粮食的凭证,在新中国初期起了稳定社会的作用。我国粮票所实现的乃是一种粮价补贴。城镇居民凭粮票买粮,享受国家计划价格,但这个价格低于国家的收购价格,其差额由国家财政来补贴,因而是一种暗补。它成了指令性计划体制下国家财政的一大负担。后来,指令性计划经济统治下的票证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终于不得不改变并最后消亡。<br>  粮票概述<br>    各地(如西南大区)的当地临时性粮票最早始于1950年,北京市面粉票始于1953年。<br>    1953年10月19日,中央作出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按照苏联模式,全面开展了对农村粮食、油料、棉花的“统购统销”;在城市实行“定量供应”制度,采取划片、定点、凭证供应办法。11月23日,政务院正式发布《粮食市场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所有私营粮商,在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后,一律不准私自经营粮食”;“在城市,对机关、团体、学校、企业等的人员,可通过其组织进行供应;对一般市民,可发给购粮证,凭证购买,或暂凭户口簿购买”。<br>    1953年11月1日,北京开始实行面粉计划供应,印发的面粉购买证成为北京城镇居民使用的最早的粮票。1953年12月,上海县等地区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对城镇居民口粮和工商行业及事业单位用粮,采取民主评议协商,核定粮数,凭证购粮。又如浙江定额粮票是一般居民使用的口粮粮票,由省粮食厅于1953年12月开始印发。<br>    第二年,即1954年3月,我国开始实行食油定量制度。<br>    1954年9月,各省市正式发放布票,即“棉布购买票”。<br>    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下达《关于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同年9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的名义印制的1955年版的全国通用粮票开始在全国各地发行使用,同时印发油票;1957年7月开始印发肉票;等等。 <br>    从20世纪50年代直到90年代初,我国城镇一直实行配给制,基本生活用品如每人每月20-30斤粮食(粗粮和少量细粮)、半斤或几两油、一斤或半斤肉、每年几尺布等,都凭户口供应本分栏记录,发给票证,配给到每户人家。<br>    一直到1993年5月,北京市才最后取消粮票、油票、肉票、蛋票等票证及购粮本、副食本。此后虽然有局部的余波洄流,但是票证时代一去不复返了!<br>    票证时代,居民的钱包里还必须装有粮票。地方粮票仅仅限于当地专用,不能越境;出远门需出具证明兑换全国粮票或省级粮票(限于本省境内)。所以,全国(通用)粮票是人们出门在外的通行证,没有它寸步难行。<br>  粮食定量与城镇户口挂钩<br>    实行凭城镇户口、按人定量供应粮食的办法,粮食关系与户口紧密挂钩,这是计划经济体制采取的配套手段。<br>    公安户籍部门,把国家供应粮油的城镇居民划为“非农业户口”。在那个年代,城镇居民称粮票为“第二人民币”,没有它就要饿肚子,若要出门更是寸步难行。<br>    粮票的发放,凭派出所户籍办公室管理的户口登记簿,到居民委员会申办粮食供应本,按月(或按季度)在户口所在的粮店领取。<br>    1954年,城镇居民口粮依据职业工种、年龄、性别及不同地区的粮食消费习惯,确定9个等级的供应标准:每月定粮的数量、粗粮和细大米和面粉的比例。上海地区的等级为:特殊重体力劳动者45-53斤、重体力劳动者35—44斤、轻体力劳动者26—34斤、脑力劳动者24-29斤、大中学生26—35斤、一般居民和10岁以上少年儿童25斤、6—10岁者20斤、3—6岁者13斤,不满3岁者7斤。<br>    又一种说法,城镇粮食定量为:居民23斤左右(少年儿童相应减少)、干部26-30斤、中学生32斤(凭入学通知),女性比男性略少些;特殊工种(如炼钢工人、搬运工人)基本口粮加工种粮定量可达45斤,煤矿工人最高定量57斤。<br>    特别要说明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人民的饮食习惯是一日三餐以主食(北方人爱吃面食及杂粮、南方人爱吃大米)为主、菜食为辅(所以叫做“副食”);而副食又主要为植物性的菜肴,较少吃肉食。因此,“粮”在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中最为重要,通常说:一顿饭量吃了“几两”(面食、米饭、饼或粥)。这种习惯到90年代有所改变。<br>    在居委会组织管理下的各家各户,必须凭购粮本和粮票到指定的粮店买粮。<br>  卷面、切面、米粉、年糕等粮食制品凭粮票购买。<br>  1960年起,进饭馆吃饭都必须交纳当地粮票。1961年夏天,吴宓准备从四川到广州探访陈寅恪先生,陈先生就写信函告诉吴宓:“兄带米票每日七两似可供两餐用。”(见《国学大师陈寅恪》1996年版)<br>    在严密的户籍制度基础上,官营商业体系凭借对资源的独占,通过票证发放几乎能把所有社会成员牢牢控制住,谁也离不开它们。据说“文革”中期的1971年9月,一位公社干部得知林彪叛逃的消息后,直嚷道:“龟孙子,不发给你全国粮票,看你能跑到哪里去!”这虽是戏言,但也可显示粮票在整个社会的垄断地位。<br>    1967年到1974年发放的粮票也充满政治色彩,票面以革命圣地、工农兵形象、毛主席语录(“必须把粮食抓紧”等)为装饰图案的主要内容。有人说,如果说毛主席像章是人们佩在胸前的革命牌牌,那么各种票证则是藏在家里最重要的活命牌牌。<br>    但是几十年间农民种粮却分不到正式的粮票,只能在交购公粮以后吃剩下的余粮,种啥吃啥。城镇人(非农业户口)发给油票;农村人要用油炒菜,只能靠在田边地头、房前屋后种蓖麻子、黄豆、芝麻换油吃。<br>    1993年宣布废除购货本、票证以后,城镇户籍制度仍然存在。长期以来,“农转非”(将自己从农业户转成非农业户口)成了广大农民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只有靠两个途径:(1)读完高中,考上大学,寒窗十七年大学毕业后,当上干部,力争在城镇分配工作;(2)参军几年后争取入党提干,然后力争成为转业军人。农民要想离开农村变成城镇户口,真是难于上青天。<br>  第一套面粉购买证<br>    史载:“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下达《关于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1955年11月正式在全国使用粮票。”但有第一手证据表明在这以前,各地已经开始使用地方粮票。<br>   我见到票证收藏家的藏品里面,有一种“北京1953年12月面粉购买证2斤”,这说明至少在1953年,首都北京已实行粮食计划凭证供应了。<br>   这张北京市人民政府粮食局发放的面粉购买证号码为“3298424”,可见当时发放的数量很多,遍及全市。又竖印四行字:“当月有效,过期作废,凭证购买,遗失不补。”可见当时按月发放,凭票证到粮店购买。这已经具备了正式票证的全部特点。<br>   据我调查的详情如下:<br>   1953年6月,北京市区由于小麦未能按计划调入,而当时北京市面粉价格又明显低于邻区,致使面粉外流严重、库存锐减,一度仅存8万多担,连维持本市三天的销量都不够。为了稳定首都市场,中央政府从西安紧急调拨一部分原计划供应抗美援朝的面粉进北京。<br>    第三季度的局势更加严峻,这3个月内小麦销量已达粮食部原计划供应全年总数的44%,为此,北京市委于1953年10月12日向中央和华北局上报了《关于实行面粉计划供应的初步意见》的请示文,10月31日经中央批准,颁布了《北京市面粉计划供应实施办法》。<br>    这项办法规定,北京市居民每人每月一律暂供应面粉8市斤,国家机关及企事业职工每人每月12市斤,铁路职工及部分重体力劳动者每人每月16市斤等(其余购买小米、玉米面等杂粮解决)。于是便诞生了第一套面粉购买证,这就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政府颁发的第一套粮票。此后面粉票称为“细粮票”,其他称为“粗粮票”。<br>    这套面粉票共计四枚一套,竖版,面额分别为2市斤、4市斤、8市斤和10市斤。<br>  ……
展开
目录
票证和人民币的故事(代序)<br>粮票的故事<br>粮票概述<br>粮食定量与城镇户口挂钩<br>第一套面粉购买证<br>计划供应的全国粮票<br>粮票的地区差别和种类<br>粮票的版面<br>管理票证的专门工作<br>农村的口粮怎么办?<br>粮票——命根子<br>“骄傲的全国粮票”<br>上海市最早发给票证的回忆<br>配给定量的波动起伏<br>农村口粮安排<br>农村非产粮区的粮食供应<br>粮票实在是命根子<br>难忘师生情<br>没有粮票就没有奶水<br>1959年:形势一片大好,肚子咕咕叫<br>1960年:中共中央指示压低口粮标准<br>揣着粮票游长江<br>灾害饥荒时期的粮食<br>童年时记忆最深的是挨饿!<br>一斤粮票的悲喜剧<br>大家都吃不饱<br>穷困的见证<br>黑市粮票:痛心的记忆<br>支援老家的全国粮票<br>农林学院的伙食<br>大学同学的无奈<br>糕点票、就餐券<br>1961年:高价糕点、糖果、饮食<br>斤斤计较着粮票<br>1962年:没有上海粮票就别想在饭店吃肉<br>一顿饭9分钱外加4两粮票<br>1965年:春节特供票<br>周恩来家宴:各人自带粮票<br>1964年:最大的心愿是“积攒粮票”<br>1965年:40斤粮票一条人命<br>农民向城镇换取粮票<br>插队知青的粮票<br>农村青年和粮票<br>油票、肉票的故事<br>多少年油水不足<br>农村用油少得可怜!<br>城镇油票定量不断减少<br>上海人心目中的油票<br>食用油限量供应<br>天津油票附麻酱票<br>油票的最小面额<br>一滴泪珠似的素油<br>猪肉计划供应<br>最早的肉票<br>年夜饭吃肉<br>猪肉佬、弥勒佛<br>有肉票也买不到肉<br>团圆饭<br>农村奖售肉票和奖励票证<br>北京人的肉票<br>上世纪70年代上海肉票供应<br>肉票的反复<br>布票的故事<br>布票概述<br>起初布票还不算困难<br>打折布票的危机<br>上世纪60年代布票严重紧缺<br>布票的种类<br>布票定量减半又减半<br>全家人的布票<br>抹不掉的记忆<br>唯一的新衣舍不得穿<br>模范标兵邢燕子结婚的布票<br>借布票结婚<br>对农村的奖励布票<br>棉花票<br>1厘米布票、手帕券<br>补丁盖补丁<br>假领与脖套<br>梦中的人遣棉衬衣<br>一件学生服<br>裤子的窘困<br>旧货店“翻行头”<br>布票比钱重要<br>工业券的故事<br>又增加日用工业品购货券<br>中山装,要10张工业券<br>上海市发放工业券的情况<br>鞋类凭工业券限量供应<br>70年代——工业券的全盛时期<br>结婚专用票证<br>买自行车用工业券<br>买辆“大金鹿”用50张工业券<br>买缝纫机用工业券<br>买名牌手表要60张工业券<br>照相机、收音机<br>电唱机也凭工业券<br>购货本的故事<br>购货本的雏形:供给转移证<br>购货本跟城镇户口配套<br>项目不断增加的购货本<br>票和本儿的异同<br>1959年票证增加到12种<br>香烟限量供应<br>火柴限量供应<br>食糖限量供应<br>蔬菜限量供应<br>豆制品、粉制品限量供应<br>肥皂限量供应<br>1960年购货本,凭票证供应商品30种以上<br>就餐券<br>糕点券<br>1961年凭票、本供应副食品50种、商品156种<br>梁晓声回忆购货本<br>依靠购货本“找对象”<br>高档糖果<br>天津1962年的工业品购货证<br>1963年购货本和春节菜单<br>上海市的春节特供<br>1964年北京春节购货本<br>丢了购货本就如同丢了性命<br>通货膨胀、商品紧缺的难关<br>生活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不断上涨<br>严重的通货膨胀<br>对于国家干部和高知的照顾<br>1960-1965年的高价商品出台<br>高价商品的扩大<br>高价商品略微降价<br>高价政策的历史作用<br>“文革”期间的票证<br>哪堪回首百种票券<br>人均贫困线降到7元<br>粮食价格继续上涨<br>“文革”中的粮票<br>一般市民对粮票的珍惜<br>街上的饭店和单位里的食堂<br>上世纪70年代:攒了粮票娶媳妇<br>粮票的力量<br>窝头票、大粪票<br>布票上的标语口号<br>“不爱红装爱武装”<br>市场畸形,充满政治色彩<br>寒冬的棉裤<br>一件红花格子衣服<br>上海的“文革”服装<br>劳保手套编成线衣<br>北国寒冬说布票<br>旧事重提7尺布票<br>因为布票打成“反革命”<br>不要布票的自制裤<br>农民的布<br>“文革”中的购贷本和“号号票”<br>每家必须珍藏购货本<br>“文革”后期的大户、小户<br>知青供应券<br>购货本上的白糖<br>春节的稀罕物——瓜子儿<br>油盐酱醋都要写本儿<br>“文化大革命就是好!九十号!<br>“号号票”<br>票证歌<br>难以挽回的巨额损失<br>侨汇券的故事<br>什么是侨汇券?<br>国务院关于贯彻保护华侨政策的命令<br>制定侨汇物资供应政策<br>华侨商店和凭侨汇证供应物资<br>早期“中国银行外汇兑换券”<br>侨汇物资供应票(证、券)<br>“文革”前福建省的侨汇券<br>“文革”前广州市的华侨商店和侨汇券<br>“文革”大字报猛批侨汇券<br>1978年恢复侨汇物资供应办法<br>关于做好侨汇工作扭转侨汇下降的通知<br>广东佛山的侨汇券<br>“文革”后广东华侨商店复业<br>“文革”后收取侨汇券的标准<br>瞻家侨汇商品的优待价格<br>北京华侨商店再三优惠<br>上海的华侨商店<br>倒卖侨汇券的故事<br>侨汇券藏名酒<br>山东省的侨汇业务<br>山西省的侨汇业务<br>侨汇券善后工作<br>票证的社会影响<br>票证制度下的社会心态<br>统购统销与票证制度的怪圈<br>商业厅干部的苦恼<br>市场一大奇观——排队<br>年关的突击抢购<br>烟民们牢骚满腹<br>闻风排队抢购棉布<br>票证成了代价券<br>买卖布票的历史记录<br>“票证时代”的街头交易<br>倒卖票证的专业户<br>自由市场收粮票<br>票贩子——票证的倒爷发了财<br>工业品票证更值钱<br>对于回国长期工作的科技专家的票证照顾<br>65种票证全方位地支配生活<br>广东率先打破僵局<br>首次免收布票、棉絮票<br>80年代中期仍然使用票证<br>1993年:票证退出历史舞台<br>局部的余波微澜<br>人民币和外汇的故事<br>老人民币时期<br>新人民币时期<br>新中国的外汇和外汇券<br>进入小康社会<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