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民族地区财政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5886063
  • 作      者:
    朱红琼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朱红琼,女,1974年2月出生,贵州安顺人。1998年7月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税务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4年5月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财政学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8年6月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财政学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贵州财经学院财政与税收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财政理论与政策、财政史、地方财政。2004年3月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学习,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由中组部选派在中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做“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几十篇,出版专著《区域财政研究》、《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及其变迁史》。
展开
内容介绍
    我国是统一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十六大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是要更好地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需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就是我们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问题”。各民族和谐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但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东中部地区。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利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资源,平稳健康地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同时,为综合解决民族地区与全国的协调发展问题,中央政府也应运用各种手段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进步,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实现全国协调发展。<br>    财政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经过多次的实地调研和几易其稿,本书试图在民族地方财政方面进行探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br>    第三节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br>    一、生产要素<br>    产量与生产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生产函数的表达式:F=F(K,L×E)。其中,F()为生产函数,K为资本,L为劳动力,E为劳动效率,E反映了社会对生产方法的了解程度,随着可获得的技术改进,劳动效率提高,当劳动力的健康、教育或技能得到改善时,劳动效率也提高了。F与K、L、E是正相关的关系。根据索洛增长模型,在一个经济中,资本存量的增长、劳动力的增长以及技术进步之间相互作用,影响着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物品与劳务的总产出。<br>    (一)资本因素<br>    从索洛增长模型可以知道,如果经济中有大量的资本存量,则就会有高产出水平,如果资本存量较低,则产出水平就会受到限制。对于资本所有者而言,追逐较高的投资回报是其投资与否的重要判断标准。对于民族地区而言,由于受地理因素、政策因素等限制,不仅吸引不到充足的外资以发展本地经济,还经常出现本地资本流出等现象,从源头上抑制了经济的发展。<br>    (二)劳动力因素<br>    对于民族地区而言,教育的落后和人才的短缺是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民族地区地处西部,本身教育就落后,而由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劳动报酬较低,既不能留住本地的人才,也不能吸引外地的人才进入。随着人才的流出,民族地区出现了人才、技术、资金共同流失的状况。虽然国家对西部大开发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倾斜,但政策、资金必须通过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展开
目录
绪论<br>第一章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br>第一节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情况<br>第二节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br>第三节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br>第四节  民族地区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础<br>第二章  民族地区财政的特殊性<br>第一节  财政的基本特性<br>第二节  民族地区财政的特殊性<br>第三章  民族地区财政支出结构分析<br>第一节  财政支出理论概述<br>第二节  民族地区财政支出结构及比较<br>第三节  优化民族地区财政支出结构改革的途径<br>第四章  民族地区财政收入研究<br>第一节  民族地区财政收入概述<br>第二节  民族地区财政收入的规模分析<br>第三节  民族地区财政收入结构的实证分析<br>第四节  影响民族地区财政收入的因素<br>第五节  增加民族地区财政收入的对策和建议<br>第五章  民族地区财政风险<br>第一节  地区财政风险概述<br>第二节  民族地区财政风险<br>第三节  民族地区财政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br>第六章  分税制对民族地区财政经济的影响<br>第一节  财政体制对民族地区经济的影响<br>第二节  财政体制变迁历程及对民族地区财政政策的变化<br>第三节  分税制改革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br>第四节  分税制对民族地区财政经济的影响<br>第七章  政府问转移支付制度对民族地区财政的影响<br>第一节  转移支付的效应分析<br>第二节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br>第三节  现行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制度<br>附录  1950~1987年中央对贵州省财政转移支付情况<br>第八章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研究<br>第一节  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br>第二节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的必要性与重要性<br>第三节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br>第九章  促进民族地区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br>第一节  影响民族地区协调发展的财税因素<br>第二节  财税政策在协调民族地区协调发展中的失衡表现<br>第三节  促进民族地区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