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有效地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民就业的增加
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对农产品品种和质量、农村区域布局和产后加工转化进行全面调整的过程。当前,中国农产品质量普遍低下,各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特征比较趋同,农林牧渔比例不适。建立有效的农产品流通体系能够有效地协调农产品生产地域性和消费普遍性的问题,特别对一些季节性农产品,通过农产品流通起到调剂余缺的作用。把分散的农户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纳人流通供应链系统中,经市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农产品流通起到关键的连接作用。
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原来制约国民经济的产业部门,如交通、通信、能源建设等部门都得到了量和质的改观,原来的产业结构均衡被打破,面临着新的制度安排和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要面向国内,而且要适应国际经济结构的分工,农业自然不能例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结构的变化,区域分工和产品专业化生产水平的提高,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国际市场优胜劣汰的游戏规则不仅会强制性地改变中国农业的产品结构,而且会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使农业及农业的相关产业适应国民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需要。在目前形势下,农村第三产业,包括相对落后的流通业是制约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这不仅体现为农村乡镇级流通基础建设的相对落后,而且也体现为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的加工销售等的落后,这些都很难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构建农产品流通供应链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产品流通,能够很好地解决农产品季节性、地域性问题,有利于整合农产品加工业资源,创造加工附加值,大大扩展农民的增收空间,可以吸纳很大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可以增加农民就业和提高农民收人,而且可以减少大量农民进城带来的负面影响。把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纳入整个供应链过程,有利于农村新的社会分工的形成,促进更多的人参与到农产品加工、包装、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中来,有利于开辟新的就业门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3.多层次、全方位提高农产品价值,提升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农产品流通供应链模式的构建,将促进新兴的生鲜超市、农产品连锁店、绿色食品专卖店的发展,这种变革对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整条链条产生着深刻影响,要求大型“农”字号企业以及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经销公司积极开发和应用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一体化技术,不断进行农产品交易方式的创新,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和技术含量,高效率地向市场供应各种果蔬以及净菜、切割菜,满足社会日益多样化、高度化需求。
目前,中国农产品流通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为主,没有形成连贯成型的冷链物流,存在着不合理的包装、运输、储存现象,致使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失很大。据统计,在中国果蔬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为25%。30%,也就是说,多于1/4的农产品在流通环节中被消耗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