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流通改革:理论回顾与评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112145
  • 作      者:
    王晓东,吴中宝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流通改革:理论回顾与评述》力图从理论层面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流通理论研究的一系列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概括的描述和系统的分析,把围绕某一问题的主流看法和权威观点,按时间发展的脉络采用叙述加评论的方式加以归纳和总结,以期对我国30年来的流通理论发展做一个总体性的梳理和展示,当然,能否达到这样的效果还有待读者的评判。不过,我总记得我的导师纪宝成校长的一句治学格言“不求令人信服,但求引人思考”,倘若能对我国流通理论的发展起到一种铺垫作用,那也应该算是《中国流通改革:理论回顾与评述》的一个贡献。
展开
精彩书摘
    问题之一是现行制度安排使得现实中的代理制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代理制,因为代理者与被代理者并不是独立承担风险的市场主体。在改革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仍实行了外贸经营权的审批制,因为生产企业无法直接与国外进口企业签订进出口合同,外贸公司在形式上是代理行为,不买断出口产品,但实际上是合同权利与义务的直接承担者,也是市场风险的直接承担者,从而造成生产企业与外贸公司面临市场风险的不对称局面。与此同时,许多获得外贸经营权的企业是国有外贸企业,产权主体仍是国家,市场的高风险并不由企业独立承担。这一问题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对外贸易法》的颁布而有所改观。尤其是新法规全面取消了审批权,改审批制为登记制。登记制使得中小民营企业和个人也将有权取得对外贸易经营主体的合法资格,国有外贸主体的垄断局面被打破了,原来的外贸公司作为代理商,其主要角色是提供一种服务型的代理,通过自身的网络优势为被代理人提供服务。
    问题之二是代理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及过高的监管成本影响了代理制效益的发挥。在市场环境不成熟、监督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代理方的侵权行为和投机行为很可能得不到应有的处罚,其违约收益甚至可能大于履约收益,导致商业信用的缺失,由此出现了由代理制引发的商业道德问题和市场秩序混乱现象。
    问题之三是代理制的实行需要一定的技术、制度条件作为支持,但目前这些支撑条件还没有建立起来。内贸领域国内统一市场的建立、外贸领域汇率制度的改革将影响到代理制的施行。此外,有效的激励机制、合理的结算制度和物流、信息流的支持作用,也是商业代理制长期稳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目前这些制度规范和技术手段还在建立和完善过程中,仍在一定程度上妨碍着代理制安排效果的发挥。为防止代理问题的发生,必须制定防范代理人道德风险问题的对策。三、总结与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随着商业代理制先后在我国外贸、内贸领域的推行,理论界对代理制这种商业制度的认识也在逐渐深化。应该说,代理制在促进生产企业关注市场需求、了解顾客需要、承担竞争风险等方面,其积极意义还是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的,其有效性在实践中也逐步得到了发挥。但代理制在推行过程中也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市场环境和改革进程中的相关制度设计有一定的关系,随着整体环境的改善和体制机制的完善,这些问题也将不断得到缓解和解决。
    在承认代理制积极意义的同时,不少学者也认为,代理制的适用领域应该是有选择的,不应无限夸大其作用的范围。商业活动的本质是“为卖而买”,既然肯定中间商的地位,商业资本职能作用的发挥就应受到重视。商品流通可以通过代销和经销两种形式来完成,两种形式各有优点,不能相互取代。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流通基础理论研究回顾
第一节 流通的含义与本质
一、流通一般与流通特殊
二、狭义流通与广义流通
三、传统流通与现代流通
第二节 流通的地位与作用
一、先导产业论
二、基础产业论
三、战略产业论
第三节 流通相关概念与流通基本规律
一、流通相关概念的研究
二、流通领域基本规律

第二章 流通体制变革评述
第一节 流通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问题
一、流通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探讨
二、企业产权改革与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探讨
第二节 价格体制改革问题
一、价格体制改革的初始阶段(1979—1984年)
二、价格体制改革的展开阶段(1984—1988年)
三、治理整顿时期的价格改革(1988—1992年)
四、价格体制改革的深化阶段(1992—1997年)
五、价格体制改革的完善阶段(1998—2002年)
第三节 商业代理制问题
一、商业代理的含义
二、商业代理的作用
三、总结与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第四节 统一市场问题
一、统一市场的内涵、特征和基本框架
二、统一市场的形成条件、途径和制约因素
三、我国统一市场发展趋势研究

第三章 流通运行理论回顾
第一节 流通渠道理论
一、流通渠道的概念发展
二、流通渠道结构研究
三、流通渠道行为研究
四、供应链与流通渠道整合
第二节 连锁经营理论
一、连锁经营的概念
二、连锁经营的类型及特点
三、连锁经营经济性分析
四、连锁经营的发展与制约因素
第三节 电子商务运行理论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
二、电子商务的经济学分析
三、电子商务模式与发展
第四节 物流问题研究
一、物流的概念及其引入
二、物流学说
三、物流系统与集成化理论
四、第三方物流理论
五、物流管理
六、物流产业发展前景评述
第五节 流通费用与绩效问题
一、商品流通费用研究
二、商业经济效益研究
三、流通产业绩效研究

第四章 流通组织理论回顾
第一节 流通组织创新与优化
一、流通组织概念的发展历程
二、流通组织创新和优化的动因
三、流通组织创新和优化的目标
第二节 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问题
一、对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的认识
二、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与产业绩效
三、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的计量指标和缺陷
四、对流通组织规模边界问题的探讨
第三节 流通组织与生产厂商的竞争合作关系研究
一、工商关系演变历程
二、工商冲突的原因和本质
三、销售方式对工商关系的影响
四、流通组织与生产厂商竞争合作行为研究
第四节 行业协会问题
一、行业协会的界定和分类
二、行业协会主体地位的探讨
三、行业协会的形成途径
四、行业协会职能问题
五、行业协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

第五章 流通发展和创新评述
第一节 流通领域对外开放问题
一、流通开放发展历程
二、流通产业开放程度的讨论
三、零售企业国际化动因的探讨
四、市场选择和进入模式研究
五、我国流通企业“走出去”战略研究
第二节 流通安全与储备问题
一、 流通安全基本理论研究
二、重要商品和物资的流通与储备
三、市场预警机制问题
四、流通应急机制问题
第三节 流通技术问题
一、流通技术与流通发展的关系
二、流通技术分类及应用
三、流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
四、流通产业技术政策
第四节 流通现代化问题
一、流通现代化研究范畴的发展历程
二、流通现代化的内涵研究
三、流通现代化的内容研究
四、流通现代化的评价标准问题

第六章 重点流通专题研究评述
第一节 农产品流通问题
一、理论研究视角的转变和拓展
二、农产品流通改革评述
第二节 内外贸一体化问题
一、内外贸一体化的含义与理论支持
二、内外贸一体化的推进历程
三、内外贸一体化的实施障碍分析
四、内外贸一体化的实现途径
第三节 流通业与城市化发展问题
一、以流通业为先导的中心城市建设问题
二、城市化进程中的流通业发展问题
三、流通业与城市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第四节 市场秩序问题
一、市场秩序的含义
二、市场秩序相关理论
三、市场秩序建设的探讨
四、市场混乱问题分析
第五节 绿色流通问题
一、绿色流通的含义
二、绿色流通的理论基础
三、绿色流通研究内容
四、绿色流通发展展望
第六节 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问题
一、流通经济学学科建设回顾
二、流通经济学的学科融合与发展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