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商业模式的力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1285120
  • 作      者:
    彭志强, 刘捷, 胥英杰著
  • 出 版 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转型升级新模式,创业创新创财富,送给企业家的最佳礼物。商业模式的力量,10倍利润、10年增长!
  世界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今天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不是产品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全球金融危机孕育着一个彻底重新洗牌的时代!您的企业将何去何从?中国企业的“低成本时代”已经彻底终结。中国企业竞争将不可逆转地进入到“商业模式”的竞争!
  中国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众多制造业、外贸企业转战国内市场。广大中小企业经理人都迫切期待掌握“商业模式”创新的秘密:风险投资最为关注“团队+商业模式”,伴随着VC风险投资在中国的火热。“商业模式”日益受到关注,创业板的推出更使“商业模式”大受追捧!毫无疑问。“商业模式”将成为未来5年中国企业界经理人和创业者最热门的话题!
  转型、转行、转向之路。没有任何一家中国企业能够回避,但如何转型、转行、转向,贯穿始终、决定成败的核心即是“商业模式”!企业经营中反映出来的方方面面问题,如利润薄、库存积压、资金紧张、对上下游控制力差、风险高、品牌影响力低等等。归根结底,病根其实都是“商业模式”的问题。
  本书拨开重重迷雾,告诉你纷繁现象背后商业模式的本质与秘密,通过大量国内外的经典案例分析洞悉企业成功的秘诀,为经理人、创业者等提供商业模式策划与再造的方法。以帮助企业将全球与中国优秀商业模式借鉴、转化、应用到企业实践之中,启迪思维。传承智慧!
展开
作者简介
  彭志强,盛景网联培训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盛景商业研究院院长,华创盛景基金创始合伙人,知名上市公司清华紫光原副总裁,全程共同负责清华紫光股票上市工作,精通融资并购上市等资本经营战略与商业模式创新,中国管理培训界“资本运营 + 商业模式”实战培训咨询第一人!致力于通过“资本+管理”挖掘和提升企业价值,打造中国上市公司的摇篮与黄埔军校。
  刘捷,盛景商业研究院商业模式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具有多年跨国公司高级管理经验,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培训课程深受企业家欢迎。擅长商业模式方向的研究、培训与咨询。
  胥英杰,盛景商业研究院商业模式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先后在微软中国、思科中国、CNet中国等多家顶级跨国公司担任高级管理职务,曾任中国电子商务明星企业凡客诚品副总裁。2008年出版国内并购整合畅销书《智弈——没有输家的博弈》。
展开
内容介绍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呼啸而来,深刻地影响了全球经济格局,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发展,中国经济、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而商业模式创新则是中国经济、中国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商业模式的力量》通过分解、阐述商业模式的作用、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六式以及互联网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创新实践,对商业模式创新进行了全面介绍。《商业模式的力量》的特色在于紧密结合大量的商业模式创新实践,详细剖析成功企业的独特思路和极具创造性的切入点,这对广大的企业管理者、经理人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展开
精彩书评
  VC风险投资是以“百里挑一”的苛刻标准来选择投资项目的,几乎所有VC都是以“团队 + 商业模式”作为主要选择标准,所以,对于期望创造优秀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企业家来讲,《商业模式的力量》是一本必读书。
  ——汉能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 陈宏
  创业风潮正在席卷中国,然而,创业的风险相当大,失败率也很高。谋定而后 动,创业者最大的风险往往是准备不充分,其中,最大的风险就是商业模式的风险。 怎样降低创业的风险?《商业模式的力量》给中国所有创业者和梦想创业的人指明了一条清晰的道路,堪称创业者的创业圣经。
  ——惠普中国原资深副总裁、北大方正原总裁、和勤软件总裁 李汉生
  “方向比努力重要”,转型与升级的关键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和突破,本书为我们充分揭示展现了企业家、经理人转型升级的全新路径与切实方法。选对了路,就不怕路远;选对了路,路就不会远!
  ——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清华科技园总裁 徐井宏
  成功与失败企业的主要差距就是在商业模式及执行力方面,欣喜地看到《商业模式的力量》为经理人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为创业者指出了成功的路径,建议每一位企业家、经理人和创业者都来读一读《商业模式的力量》。
  ——世界四大咨询集团德勤中国客户及市场主管合伙人 颜漏有
  商业模式远大于并包容了“赢利模式”,商业模式是“战略的战略”,创新了商业模式,企业就可能获得10倍利润、获得10年持续发展,更能对接风险投资,通过登陆资本市场获得30倍的企业资本增值。这就是商业模式的力量,这是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路径。
  ——盛景网联培训集团董事长、盛景商业研究院院长 彭志强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商业模式的力量
  一个企业采用传统经营模式,其利润可能是100万,1000万,甚至1个亿,商业模式的力量就是要让我们企业的利润可以获得10倍的增长,同时它的时间可以持续10年。
  在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中,伴随着企业做强做大,企业就完全有机会登陆资本市场了,2009年创业板的开启又将成长型企业上市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了。一旦成功上市,企业就具备了放大后的资本市场价值,按照现在深圳中小企业板的规律,企业资本市场价值往往就是企业年利润的25~50倍,见表1-1。
  金融危机的呼啸迩来给中国众多企业带来了重大影响,但“危机”意味着“危险”与“机遇”并存。“机遇”众多,其中企业成长最大的两个机遇就是商业模式创新与对接资本市场,而且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
  到底什么是商业模式?商业模式与资本运营是什么关系?中国企业如何利用商业模式实现转型升级?我们将在本章帮助读者揭开商业模式的神秘面纱。
  金融危机与商业模式概述
  金融危机倒逼“商业模式创新”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本质是国际经济循环的失衡。形象地打一个比喻,在金融危机当中,美国经济得了病,中国经济也得了病,那么,美国经济得什么病呢?美国经济的疾病就是“只消费、不生产、不储蓄”,中国经济的病正好是另外一个极端,中国经济的疾病就是“只生产、只储蓄、不消费”。那么,这两个疾病哪一个病更重呢?哪一个病更难治呢?
  我们再来打一个时髦的比喻,美国经济好比就是得了“猪流感”,而中国的经济可能就是“非典型肺炎”,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经济问题其实比美国经济问题还要严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猪流感相对而言还算好治的,治疗猪流感的方法主要就是休息、喝水,最多打打“达菲”就可以了。其实,这恰恰也正是美国经济救治、缓解的方法。对于美国来讲,“过度消费”是其主要病症,只要它减少消费的过度程度,加大储蓄力度,那么美国经济就会逐步走出困境并走向平衡。
  我们再来看中国的经济,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就好比是“非典型肺炎”,中国经济当前最为严重的病症就是“产能过剩”,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中国经济长期的发展。中国人“只生产、只储蓄、不消费”,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面,中国积累了大量过剩的产能,而这些过剩的产能通过休息、休养生息是无法解决的,我们非常难以走出产能过剩的困境。同时,非常关键的一点,在这次针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过程当中,中国在治疗以美国金融危机为代表的“猪流感”的过程当中,从某种意义上加大了中国经济未来患上“非典型肺炎”的可能性。
  中国经济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当中,4万亿的投资计划,上半年7.3 万亿,全年预计10万亿新增银行贷款,这些巨大的投资拉动都将进一步放大中国的产能,而这些产能的进一步放大,将加快中国产能过剩的被动局面。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在这次治疗美国“猪流感”的过程当中,某种意义上已经加大了中国经济未来几年出现“非典型肺炎”的可能性,即产能严重过剩的集中爆发,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警惕。当然我们这里讲的是经济领域,不是说日常的生活健康。中国日益加重的产能过剩的严峻挑战,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家,都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产能过剩非常难以解决,因为它所涉及的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问题。我们投资一个产能,实际上并不仅仅是设备投入,在产能总体投资中设备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有了设备就需要有土地去承载,有厂房去遮盖,有原材料库存去维持它的运转,要有管理团队和工人去进行设备管控。所以,如果我们在设备上投入1000万,那么在整个前前后后的产能整体投入将达到5000万。如果企业停产、限产,就是说我们也像美国治“猪流感”一样,我们也休息,那么企业的投资就都浪费了,所以企业没法休息也不应该歇着,休息就意味着投资沉没了,但如果企业加足马力生产,就会发现生产得越多可能亏损就越多。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这种状况导致中国经济产能过剩的难题化解起来颇为艰难。
  为什么中国经济过去10年GDP高速增长,但民营企业的利润却没有快速增长,其实就源自一个核心困境,就是产能过剩。中国企业的利润微薄,金融危机后出现了批量企业亏损现象,甚至有部分地方出现批量企业倒闭的状况,这些都是产能过剩的恶果。
  中国过剩的产能实际上在过去5年里就已经非常严重了,那么,为什么中国的产能过剩没有明显发作呢?原因就是在过去的5年里美国人寅吃卯粮,拼命提前消费,美国人的过度消费实际上缓解了中国的产能过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是美国人拼命消费延缓了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发作!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国人开始节省起来,开始储蓄、不再湖吃海喝,从长期来讲有利于国际经济秩序恢复平衡,但是从短期来讲,对中国的出口制造业将形成巨大的负面冲击。所以截至2009年上半年,中国的出口制造业依然是非常大比例的负增长。
  那么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政府通过4万亿的投资,通过10万亿新增银行贷款,来拉动了我们的消费。这又一次延缓了中国产能过剩爆发的时间点,但是如果有一天,中国政府的投入也遇到瓶颈,因为国家的钱也不是无休止的钱,那么这个时候,中国的产能过剩就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所以说,总结起来讲,对于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在2009年数据上全面回暖我们没有任何担忧,因为我们国家的投入、银行的新增贷款都上升到了历史高点,但是这个历史的高点,进一步放大了中国本已过剩的产能,所以我们要关注这一巨大的潜在风险。两三年以后,美国消费者如果进行储蓄、合理消费,中国政府的投资增速趋于平缓,而这3年里产能又被进一步放大,那么届时中国的产能过剩可能将面临进一步爆发的严峻挑战。我们的企业界、政府都要对此有清醒的前瞻性认识。
  企业上马新的设备,上马新的产能,一定要特别警觉。因为一旦上了新的产能,你可能就会把过去挣的钱吐回去,其实做企业挣钱并不难,或者说做企业短期之内挣钱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持续赚钱。那么做企业最艰苦的一点,或者说最困难的一点,就是持续赚钱,因为你完全有可能后面几年没做好,就把前几年辛苦赚的钱全部吐回去了。而最容易让我们把钱吐回去的方式就是上马产能,因为它是一个固定投资,往往是一个沉没的投资。
  所以,提醒各位企业家,对于企业家来讲,控制成本并不是最重要的,并不是最关键的,控制固定成本才是最重要的,甚至为了降低固定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我们的总成本。如果企业的成本构成是“低固定成本、高变动成本”,企业的经营风险就会大大降低,企业系统性地抗击重大风险的能力就会得到大大提高。所以企业家要注意,我们听过很多的培训课程都在讲,要控制成本,但是其实更重要的是控制和降低企业的固定成本(沉没成本),这才是最重要、最有价值的经营理念。这样一来,企业抗风险能力、战略灵活性、创新弹性就会大大提高。这也就是现在风险投资非常关注“轻资产”、“轻公司”项目的原因,因为这样的投资能够灵活地应对经济紧缩期的风险,无论今天经济是紧缩,还是很景气,它的抗风险能力都比较强。
  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对中国经济是雪上加霜。想必大家都非常赞同这个观点,但是我想强调的侧重与各位读者可能完全不一样。我想强调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金融危机只是“霜”,中国宏观经济自身的问题才是“雪”,企业自身的问题才是“雪”。套用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的话就是,“内因才是主要的原因,外因是次要的原因,是辅助的因素。”
  如果我们的企业在金融危机来临以后遇到了困难,资金周转困难了,利润下降了,销售额下降了,不要把这一切都简单地归结于金融危机,我们要清醒地知道企业自身出了问题才是真正主要的病根,中国宏观经济环境自身出了问题是主要的病根,而发源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只是一个导火索,只是一个外因,一个次要的、一个辅助的因素。我们千万不要认为“金融危机是个筐,凡事都往里头装”;企业不好了,宏观经济出问题,都是金融危机惹的祸,这种意识必然阻碍或延误对各类事务的正确判断,影响我们找到真正正确的解决方案。所以说,每一个人都要清醒地认识到,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经济、对中国的企业的影响都只是“雪上加霜”而已,我们自身的问题才是主要的问题,我们应该从自身进行改变和创新。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1章 商业模式的力量
金融危机与商业模式概述
商业模式三大经典案例

第2章 商业模式创新
突破与推翻“假设与前提”
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

第3章 商业模式六式
客户价值与需求创新
收入突破模式
成本革命性降低
可复制性与可扩张性
控制力与定价权
产业布局能力
系统解析商业模式六式

第4章 商业模式的类型
平台模式
网模式
资源衍生模式
产品的开门模式
产品金字塔模式
免费模式

第5章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
以互联网为核心支撑的商业模式
电子商务浪潮风起云涌

第6章 商业模式无处不在
商业模式的魔方
商业模式就在你的身边
后记
附录企业商业模式评估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