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边境地区军镇与卫所的广泛设立以及与各民族的频繁交往,在加强防御的同时,形成了稠密的道路交通网络;为加强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羁縻,明政府采取各种方法,或调用军队,或动员当地土族,开辟了通往四川、云南、贵州、两广及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驿路,加强了明朝政府对这些地区的管辖,同时也使这些地区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经过明初的努力,驿路体系在明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形成了以南北二京为中心的密集的道路交通网络,驿路干线辐射到四面八方。<br> 永乐年间迁都北京,为克服交通运输中的困难,永乐九年,宋礼开通了元代开凿的会通河,于宁阳修筑堽城坝,引汶水济运,又修复了祥符至中滦一带的黄河故道。陈瑣疏凿清江浦,引水由管家湖入鸭陈口,与淮河相接,并疏浚仪真、瓜洲二处港口,修治吕梁二洪,开通泰州白塔河,增修高邮湖堤,疏浚邗沟等。经过明初陈瑣与宋礼等人的努力,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真正实现7全线通航,“自是挽漕京师,大为便利,遂罢海运,而法日益详”。此后,为保障漕运,明政府又投入巨资整治黄河水患、开凿南阳新河、开通洳河运道、开凿通济新河等等,使运河一线直至明末基本畅通无阻,每年大约400万石的漕粮及大批军事、商业物资,都通过运河一线输入京师地区,内河漕运成为维系明王朝统治的经济命脉,运河成为明代商业贸易南北交通的大动脉。<br> 因水路运输运费低廉的优势,明代除运河以外的国内长、短途距离的水路交通也得到了显著发展。尤其是河道纵横的江南水乡,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上交通网络,为各地的商贸发展与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