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最初的写作计划是比较庞大的,现在呈献出来的书稿只是作者最初按历史断代设计的四个部分中的第一部分。因此,本书在某种程度上说只是一件“半成品”,后续的三个部分将会成为作者继续努力的方向。令作者感到高兴的是,后续部分的写作计划已经在2008年获得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磅究规划基金”的资助,因此,这件“半成品”也可以算作前期的阶段性成果。尽管目前呈现给读者的这个成果还比较“青涩”,但它实实在在地凝结了作者多年的心血,而且必然是今后更为成熟的果实的基础。<br> 本书总体的框架结构是一目了然的。作者首先将社会生产力水平、土地制度、商品市场和人口增长等外生变量综合在一起,作为原始工业化过程的社会经济大背景;然后将明清时期原始工业化内在的各个方面划分为生产发展水平、生产组织形式和政府政策三个层次,以此构成全书的主体结构;最后将传统与现代链接起来,论证原始工业化的历史积淀对后世现代乡村工业化的影响,并力图描绘中国工业化特殊道路的历史趋势和未来图景。全书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以中国工业化的历史源头为切入点,通过对明清时期原始工业化进程的历史考察,探索传统积淀与现代发展之间的关系。<br> 本书在写作中坚持材料与观点并重,史实与评论结合,既对史实做了较为充分的描述,也阐明了作者本人的观点。尤其对于学术界一些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作者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考证,尽可能地给出了更具有说服力的解释。当然,个人的认知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尽管作者只是将研究的范围严格限定在工业化早期位于乡村的原始工业化方面,但所涉及的史料选择工作可谓是“浩瀚”的,为此作者也下了一番功夫。由于各方面条件所限,作者所能接触到的史料均为第二手的,书中诸多的问题苦于找不到充分的史料,因而难尽人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