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农户原料奶生产经济效率分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9138995
  • 作      者:
    曹暕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曹晾,生于1977年,辽宁沈阳人,农业经济管理学博士,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市场与政策及畜牧经济,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合著《中国奶业经济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农户原料奶生产经济效率分析》提出了五点政策建议:采取不同地区间的协调发展政策;引导和鼓励奶农进行专业化生产和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规范乳品企业与奶农之间的关系;建立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尤其是技术推广以及培训;加强饲养管理方面的研究力度。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取决于生产要素使用效率和技术的提高(也就是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提高我国原料奶生产可以依靠技术上的提高,也可以通过提升经济效率来达到目的。《中国农户原料奶生产经济效率分析》从分析原料奶生产经济效率入手进行研究,旨在以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原料奶生产行为为基础,测算基于此行为的农户原料奶生产经济效率(技术效率和分配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发展原料奶生产、提高效率、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奶牛饲养规模由48万头增至1363.2万头,原料奶产量上涨了36.16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3.17%,但是,与人均消费量年均增长11%以上,以及乳制品加工业每年高达20%的增速相比,这种原料奶的增长速度并不能维持我国奶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因此,原料奶生产制约乳品加工和消费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奶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奶源的竞争也成为乳品企业竞争的焦点之一。<br>    <br>    现阶段,我国原料奶生产者的主要成分是以兼业农户(饲养1~4头)和专业农户(饲养5~19头)为主,从生产者的结构上看,两者占生产者总数的97.9%;从原料奶产量上看,两者占总原料奶产量的64.9%。本研究利用笔者对黑龙江、山西、内蒙古、四川、天津、北京6个省(市、自治区)702户奶牛养殖户的调查数据,采用随机边界函数方法,分析了农户原料奶生产的技术效率、配置效率及其各自的影响因素。估计结果表明:样本农户平均技术效率为73.18%,平均配置效率达到84.04%。在各种影响技术效率、配置效率的因素中:扩大饲养规模可以提高农户奶牛生产的技术效率以及配置效率,养牛时间越久,对技术效率、配置效率提高越有利;在奶牛饲喂中适当增加青粗饲料投入、调整精粗饲料配比,以及对农户进行相关培训可以提高技术效率;而受教育程度仅对配置效率产生正向影响。估计结果还表明,城市郊区的养牛农户的技术效率、配置效率均明显低于其他地区的农户;黑龙江农户技术效率在1%水平上明显高于其他省(市、自治区)农户;四川养牛农户技术效率在10%水平下高于其他地区农户;而山西农户不仅技术效率在1%水平上明显低于样本中其他地区农户,而且配置效率在5%显著水平上也低于样本中其他地区农户。<br>    对专业户、国营农场两种生产方式原料奶生产而言,专业户饲养奶牛的成本远远低于国营农场奶牛的饲养成本,成本收益率高于国营农场生产,而国营农场要素投入冗余度则大于专业户的要素投入冗余度。1998-2003年专业户表现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而国营农场则在下降。此外,专业户不仅采用的技术在进步,而且其纯技术效率也在提高;国营农场则在纯技术效率下降的同时还伴随着技术退步。因此,在这几年中专业户的表现好于国营农场。
展开
目录
序言<br>摘要<br>Abstract<br>第一章 导论<br>1.1 研究背景<br>1.2 研究意义<br>1.3 国内外研究状况<br>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br>1.5 研究方法<br>1.6 研究创新和一些问题说明<br><br>第二章 原料奶生产基本状况<br>2.1 世界原料奶生产状况<br>2.2 中国原料奶生产特征<br>2.3 乳制品消费、加工现状及其对原料奶生产的影响<br>2.4 本章小结<br><br>第三章 原料奶生产投入、产出分析<br>3.1 投入产出变化状况<br>3.2 投入产出情况国际比较<br>3.3 各区域投入产出分析<br>3.4 本章小结<br><br>第四章 农户原料奶生产成本收益分析<br>4.1 调查设计<br>4.2 农户奶牛饲养规模<br>4.3 农户奶牛生产性能分析<br>4.4 农户奶牛饲养成本收益分析<br>4.5 农户原料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br>4.6 本章小结<br><br>第五章 农户原料奶生产技术效率分析<br>5.1 分析理论与方法<br>5.2 分析方法及模型<br>5.3 技术效率测定<br>5.4 影响技术效率的因素<br>5.5 本章小结<br><br>第六章 农户原料奶生产配置效率分析<br>6.1 分析方法<br>6.2 配置效率测定<br>6.3 影响配置效率的因素<br>6.4 影响技术效率、配置效率的因素比较<br>6.5 本章小结<br><br>第七章 农户、国营农场原料奶生产经济效率比较<br>7.1 两种生产方式的成本比较<br>7.2 两种生产方式的技术效率比较<br>7.3 两种生产方式的TFP指数分析<br>7.4 本章小结<br><br>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br>8.1 主要结论<br>8.2 几点建议<br>参考文献<br>附录<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