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特色与范围
1.7 研究方法
1.8 本书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问题
第2章 国外贫困理论的发展与中国农村贫困研究述评
2.1 国外贫困理论的发展
2.2 国内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第3章 慢性贫困:一般理论、动态特征与本书的基本界定
3.1 慢性贫困的一般理论
3.2 贫困动态:非贫困、暂时贫困与慢性贫困
3.3 慢性贫困一般理论与贫困动态的简要评论
3.4 本书对我国慢性贫困的界定
第4章 生态脆弱地区慢性贫困:分布与形成
4.1 生态脆弱界定与生态脆弱地区划分
4.2 慢性贫困的空间分布
4.3 生态脆弱地区慢性贫困分布的特点
4.4 环境与贫困及慢性贫困的相互关系
4.5 生态脆弱地区慢性贫困的发生机制
第5章 生态脆弱地区贫困动态:非贫困、暂时贫困与慢性贫困
5.1 生态脆弱地区贫困动态描述:暂时贫困
5.2 生态脆弱地区贫困动态的对比
5.3 生态脆弱地区贫困动态的实证分析
第6章 异质人口能力缺失下的慢性贫困
6.1 可行能力集的扩展
6.2 能力缺失与贫困及慢性贫困之间的双向循环关系
6.3 贫困的自然发生率
6.4 异质人口能力缺失下的贫困问题
6.5 构建培育贫困人口基本能力的保障机制
第7章 农村扶贫制度转轨:从开发式扶贫转向保障式扶贫
7.1 中国农村开发式扶贫的制度演进
7.2 中国农村开发式扶贫制度评价
7.3 农村扶贫制度转轨:从开发式扶贫转向保障式扶贫
第8章 新型农村扶贫制度构建:基本框架与政策保障
8.1 新型农村扶贫制度安排的基本原则
8.2 新型农村扶贫制度的基本构架
8.3 政府转型:新型农村扶贫制度的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