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制度转型与传统农区工业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09320
  • 作      者:
    王理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王理,1969年出生,河南汝南人,毕业于河南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现为广东金融学院经贸系讲师,广东《资本论》研究会理事。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欠发达平原农业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工业化发展模式研究”和省级课题“中原崛起与传统农区工业化”等项目的研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制度变迁与我国资源性区域可持续发展》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摘。
展开
内容介绍
    《制度转型与传统农区工业化》讲述了面对传统平原农业区各种相对落后的经济指标,我们不得不产生这样的疑惑:既然中国各区域的市场发育都是在同一个制度变迁的大环境中发生的,为什么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却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差距这么大?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就是同一国家的不同区域在同一的社会转型中经济绩效为什么会有差异?《制度转型与传统农区工业化》以非正式制度为切入点来研究既无资源优势又无区位优势的传统平原农业区的制度转型,不仅有利于从本质上认识该区域在我国转型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根源,全面、完整地理解该区域的制度转型,更有利于寻找该区域进行工业化、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路径。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转轨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我国的平原农业区具有水、热、光同季的优越自然条件,适合多种作物种植,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地区,1997—2000年,黄淮海平原的小麦面积接近全国的60%,而东北和河北、山东、河南等平原地区的玉米面积约占全国的55%(刘彦随、陆大道,2003),可见平原农业区作为国家的重点商品粮基地,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我国目前制度转型(即由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转变、由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的重大历史时期,这些平原农业区的大部分县、市,由于农村经济发展大都比较缓慢,始终没有跳出“粮食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怪圈,逐步成为我国的欠发达地区。
    本书所要研究的传统平原农业区,是指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五个省所包括的平原地区县、市。这些地区的共同特征是:地处我国中部,受海外和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辐射比较弱。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逻辑结构
第四节 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五节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传统平原农业区的界定及其工业化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传统平原农业区的界定
第二节 传统平原农业区的主要经济特征
第三节 传统平原农业区工业化的现实意义

第三章 传统平原农业区工业化的制度变迁分析框架
第一节 诺斯制度变迁理论发展的两个阶段
第二节 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新进展——基于共享心智模型基础上的制度变迁理论
第三节 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
第四节 制度演化理论对传统平原农业区工业化的有益启示
第五节 非正式制度变迁与传统平原农业区的工业化

第四章 非正式制度变迁驱动的传统平原农业区工业化路径
第一节 缺乏非正式制度改变的制度变迁是不完整的制度变迁
第二节 农耕文化是传统平原农业区非正式制度的集中体现
第三节 传统平原农业区非正式制度变迁驱动的工业化路径

第五章 传统平原农业区工业化进程中的制度变迁实施机制
第一节 传统平原农业区的正式制度变迁
第二节 传统平原农业区制度变迁实施机制的建立

第六章 制度转型与工业化路径——固始经验研究
第一节 固始县具备传统平原农业区的典型特征
第二节 固始县劳务经济发展的过程
第三节 劳务经济与固始县工业化进程的启动
第四节 固始县地方政府在工业化进程中的推动作用
第五节 固始经验的启示

第七章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