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篇
第1章 房地产企业运作三要素
土地
商场如战场,不进则退。发展才是公司存续的主题。透过房地产公司拿地与土地储备的情况,可以考查未来发展空间。预付账款与存货通常是归集房地产公司开发楼宇与土地的报表项目,所以,我们计算这两项合计数占总资产的比重(下称“存货资产比”),来考查23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于项目及土地上的资源配置情况。
2008年6月末,23家上市房地产公司存货资产比平均为64.82%,比1季度末的65.03%略有降低;该比率2007年末为63.22%,2006年末为62.52%,可见,近两年呈逐渐上升趋势。具体到公司方面,保利地产的存货资产比较高,为90.77%:滨江集团稍逊,为83.41%;万科A、金地集团、首开股份与北辰实业分别是78.29%,72.67%、59.05%与58.84%(见图表1-1)。
就趋势而言,万科A的预付账款与存货占总资产的比重是逐渐提高的,2006年末、2007年末与2008年1季度末分别是73.08%、74.69%与77.64%;保利地产亦基本是同样趋势,2006年末、2007年末与2008年1季度末该项比率分别是85.86%、84.30%与91.49%。金地集团的该项比率则有降低的趋势。可见,在项目与土地配置方面,主流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水平不同,趋势变化亦有差异。
房地产公司的货币资金与存货可视为硬币的两面,前者反映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但持币过多会导致资金使用效率的低下;后者蕴含了公司的盈利能力,是未来公司利润的源泉,但是在存货上大量占用资金会影响流动性,进而导致资金紧张。于是,公司需要在二者之间进行权衡,进行合理配置。
其实,房地产公司在存货上的配置类似于炒股中的仓位控制。存货占总资产比重多,意味着在看多未来的判断之下持重仓。不过,二者的商业模式不同,炒股具有短期性,股价天天在变,可以天天操作;而房地产项目的运作具有中长期的特点,这使房地产公司们被动地成为“中长期投资者”。
从这种角度上看,万科A与保利地产在土地与项目上的资产配置比率呈增加的趋势,即其逐渐“加仓”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其依然中长期看好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尽管短期内会面临一些调整。具体的例证是,在房地产市场调整初期,一些房地产公司仍未放慢扩张的步伐,如保利地产近期通过挂牌方式取得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招贤镇地块,该地块面积164.77万平方米,容积率不大于0.6,用地性质为住宅、商业、办公和文化娱乐用地,成交价为5.93亿元。
如果置于房地产公司整体运作的视角下考查,土地与项目不仅仅会产生未来的业绩,同时也与“市值管理”关系密切。这不仅涉及到股东财富的增长,也与融资运作相关,比如IPO融资以及大股东的股权质押融资等。
展开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汤谷良
盘点市场高涨时的业绩喜宴,探索拐点来临时的应时之作,历数浮华表象背后的利益得失,展示业界众生的喜怒哀乐,挖掘未知世界的坦道正途。本书以资本市场为依托,从专业视角解析房地产运作的经典案例,底蕴深厚,独树一帜。特荐于投资者、分析师、监管层、房企从业者、财会专业人士及相关学者等。
——《证券市场周刊》常务副社长、主编 于颖
中国房地产运作感性偏多,理性偏少;阴谋居多,阳谋居少。对中国房地产的分析亦然,要么“棒杀”,要么“捧杀”,持中之论如凤毛麟角。返观今日行业难局困境,除却金融海啸等外因,大抵根源于此。本书地产阳谋论,以资本的视角,生动的案例,既对企业成败因由施以庖丁之手,又指出“做好人也能赚钱”的阳关道。激赏之下,荐为从业者案头之卷。
——《新地产》杂志主编 张文豪
本书透过财务数据分析行业本质,通过分析若干代表性地产公司的财技运作,揭示背后可能存在的财务陷阱,同时也揭示了优质地产公司的竞争优势,对于投资者从财务视角理解地产公司价值有极大帮助。
——财务专家、知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揭露先锋 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