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次的贷款出现坏账之后,某银行学会了吃一堑长一智。如果没有坏账风险的分析评估,各地分行不允许批出贷款用于投资酒店、办公楼、工厂、住宅。对于今后贷款的标准,银行也作出了明确规定,贷款人不仅要提供自己的收入和资产情况证明,还要提供直系亲属的资产情况。贷款的投资项目必须得到专业评定,预计将来的收入。
其实,每一项的贷款标准都是合理的,但是这么多项同时运用,对于贷款业务造成了两个非常糟糕的影响,其一,准备申请贷款所需的全部资料,不仅要花数月时间,还有将近5位数的费用。这一点令银行的客户非常不满。另外,银行的经理们因为每天要处理诸多资料审批的公务,有一种大材小用的感觉,渐渐对于企业管理工作失去了兴趣。虽然他们仍然例行公事般地管理银行的账户存款,但除此之外,他们更愿意代表银行出席各项活动,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把精力放在创办新项目上。现在看来,这家银行并没有吃一堑长一智,而是因为失败过一次,变得太过谨慎了。
这家银行的业务也每况愈下。他们分析了竞争对手的成功因素,认为灵活的利息计算方式、新型的产品和主动出击的市场营销方式是制胜的关键,而且每一点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这家银行的业务始终不好,全都是因为它们极端的过分监督。
“监督过度”的例子数不胜数,因为现在资讯发达,所有信息都有阅读的价值。由于充斥着大量信息,企业家很难在搞活业务和合理风险控制之间找到平衡点。而许多企业家便成了“搁置家”,在他们看来,即便成功了也没有任何回报,相反,失败却是别人不能容忍的。
在经历了20世纪两次通货膨胀之后,保护债权人理所当然要比企业风险更加重要。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德国有关公司治理准则的讨论中,要将保护股票持有人利益划分为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展开
——沃尔夫冈?赖茨勒德国林德公司(Linde AG)董事会主席
“赫伯特?亨茨勒有机会从内部观察无数企业的运作。他知道哪些做法对管理一个公司有效,哪些做法没用。这本书是他的个人回颐,是他实践经验的总结。”
——洛塔尔?施佩特 德国耶拿光学集团(Jenoptik)监事会主席
“作为高级顾问,亨茨勒帮助无数的企业走向成功。他自己也是顶尖的企业家。本书中,他告诉我们。他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
——海因里希?冯?皮埃尔 西门子公司监事会主席
“面对风险的勇气、绝对的意志力、乐于决策的性格,以及认识到所有成功都不过是一个阶段的成功——这一切都让赫伯特?亨茨勒作为个人和企业家显得极具说服力。”
——布尔达传媒集团《Hubert Bur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