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br> 这一部分主要探讨目前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证研究结论,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因此,本章将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维度对现有的研究成果予以梳理。<br> 第一节 相关理论研究回顾<br> 人们已经认识到,企业之间的创新性竞争是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现实基础。从本质上来说,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个关于技术创新资源长期使用的战略决策过程(唐晓华等,2004)。本书所研究的中国上市公司研发(R&D)投资问题本质上就是公司R&D资源的配置问题,由于资源的稀缺性,这种资源配置必然受制于公司中的各种权力制衡和利益分配机制。因此,良好的权力制衡和利益分配机制将有助于优化公司R&D资源配置,促进公司核心能力的培植和竞争优势的提升,有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本节将从现代企业理论出发,阐述R&D投资的经济意义、现代公司经营中的代理问题对R&D投资倾向和R&D资源配置的影响及其相应的治理机制。<br> 一、企业的能力理论与R&D投资<br> (一)企业能力理论的渊源<br> 企业能力理论主要从管理学的角度研究企业问题。在管理学的发展历程中,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末期强调经验管理,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信奉科学管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20世纪60年代末推崇经营管理,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崇尚战略管理,到20世纪80年代初,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和企业竞争力理论成为管理学的主流理论,主要从企业的外部来探讨企业的竞争优势。针对波特竞争战略理论的局限性,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发展形成的企业能力理论分支,把企业看做一个知识与能力的集合体,进而从企业内部探讨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与企业的契约理论相比,企业能力理论更关注管理学的研究,围绕企业如何在动荡的环境中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企业动态能力理论以及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等都对企业作出了不尽相同的解释,形成了企业能力理论的演进框架。<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