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企业集群共生治理的模式及演进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5880979
  • 作      者:
    王海光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王海光,1969年12月出生于辽宁绥中。2006年毕业于辽宁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美国特洛伊大学访问学者。现为辽宁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工商管理系主任。辽宁大学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辽宁省行为科学学会理事,沈阳市中小企业专家委员会委员。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研究课题多项。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企业集群、公司治理。
展开
内容介绍
    《企业集群共生治理的模式及演进研究》拟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一般理论分析方法:《企业集群共生治理的模式及演进研究》对经济学、社会学、生物学的相关理论做了细致的介绍和分析,以便为以后的论述奠定理论基础。在第四章和第五章较多地使用了此方法。(2)模型分析方法:《企业集群共生治理的模式及演进研究》在第七章和第八章以生物学中的罗杰斯蒂模型作为分析工具,研究集群共生治理的模式及治理模式稳定性的条件。(3)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对集群企业实地调研,运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出集群环境下企业的成长因子和创新影响因子,这种定量分析在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较多采用。(4)典型案例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企业集群共生治理的模式及演进研究》在第四章和第五章中分别以日本企业集群的下包制、嵊州领带企业集群作为典型案例,辅助说明集群内企业的关系协调及运行机制。<br>    《企业集群共生治理的模式及演进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br>    (1)研究的视角新颖。《企业集群共生治理的模式及演进研究》将共生理论置于企业集群治理的概念、范畴之下进行研究,进一步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做到对集群研究的多学科的融合。<br>    (2)《企业集群共生治理的模式及演进研究》在国内的理论界较少涉及集群内部治理的背景下,提出共生治理的概念,共生治理的模式模型,并做出了全面的理论和实证解释。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组织间关系及其演进<br>    第一节  集群内组织间关系述评<br>    任何组织都不是孤立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每个组织都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在不同的环境和时代背景之下,各个组织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关于组织间的关系,顾名思义,有两个关键词需要理解和分析:即组织和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应该清楚地界定组织的概念以及组织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提到组织,我们会联想起很多不同类型的组织,大到一个国家,中到一个企业,小到一个家庭,广义上来说都属于组织。本章所说的组织是从狭义的角度,主要是围绕企业组织展开的,尝试探究企业同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br>    一、组织与环境<br>    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的出现,人们从成本角度比较清楚地明晰了企业边界的存在,因此客观上划清了企业同市场上其他组织之间的界限。但是这种界限的确定并不意味着企业同其他组织之问没有任何关系,相反地,企业高层管理者应当把本企业同其他相关组织之间的关系放在一个重要的战略位置上,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影响,组织间关系的重要性也会越来越明显。<br>    人是现代社会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而组织又是社会的中间元素,是人们在社会中生活和工作的载体。这个组织载体的形式多样,并且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从而使人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变化。在日本很多的企业组织中,人们对组织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有时候比以亲情和血缘为纽带的家庭更为强烈。关于组织的概念,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切斯特?巴纳德的解释,他认为组织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并积极主动地协调其活动和权力的系统。
展开
目录
导论<br>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br>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br>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br>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br>第一章 组织间关系及其演进<br>第一节 集群内组织问关系述评<br>第二节 组织间关系的类型<br>第三节 组织间关系演进维度<br><br>第二章 跨组织大规模协作的制度安排与运行机制<br>第一节 跨组织大规模协作的内涵<br>第二节 产业链纵向关系及其治理<br>第三节 产业链分工制度安排<br>第四节 跨组织大规模协作的运行机制<br><br>第三章 伙伴关系的选择与整合<br>第一节 伙伴关系理论评述<br>第二节 伙伴关系的建立——基于博弈的视角<br>第三节 伙伴关系的评价与筛选<br>第四节 伙伴关系的整合<br><br>第四章 企业集群共生治理的理论基础<br>第一节 中间性组织理论<br>第二节 共生理论<br>第三节 嵌入性与关系合同理论<br>第四节 超市场契约理论<br><br>第五章 企业集群共生治理的内涵<br>第一节 制度安排对企业集群发展的意义<br>第二节 共生治理的概念<br>第三节 企业集群共生治理的属性与特征<br>第四节 企业集群共生治理的实现机制<br><br>第六章 企业集群共生治理模式<br>第一节 共生治理的要素与系统<br>第二节 共生治理模式的基本逻辑与分析框架<br>第三节 共生治理模式的类型<br><br>第七章 中心-卫星式企业集群共生治理的模式及稳定性分析<br>第一节 共生治理的主体——焦点式企业<br>第二节 中心-卫星式企业集群共生治理的模式<br>第三节 中心-卫星式企业集群共生治理模式的评价<br>第四节 中心-卫星式企业集群共生治理的应用研究<br><br>第八章 网状式企业集群的共生治理模式及评价<br>第一节 共生治理的主体——联赛式企业<br>第二节 网状式企业集群共生治理模式<br>第三节 网状式企业集群治理模式的评价<br>第四节 网状式企业集群治理模式的应用——以浙江省嵊州领带企业集群为例<br><br>第九章 共生治理模式的演进与路径依赖<br>第一节 共生治理模式的经济演化论解释<br>第二节 企业集群共生治理模式的演进机理<br>第三节 企业集群共生治理的演进路径<br>第四节 企业集群共生治理的路径依赖<br><br>第十章 民间商会的权威共生治理研究<br>第一节 企业集群第三方制度稀缺与保障问题<br>第二节 民间商会的组织特征<br>第三节 民间商会的权威共生治理结构<br>第四节 权威共生的机理<br>第五节 民间商会的权威共生治理的实践——中关村的协会与俱乐部<br><br>第十一章 产业集群下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以大连软件园为例<br>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br>第二节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机理<br>第三节 产业集群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机制分析<br>第四节 实证分析:大连软件园内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br>第五节 实证结果讨论<br><br>第十二章 沈阳浑南开发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机制研究<br>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br>第二节 基于集群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及企业创新相关概念的界定<br>第三节 企业集群创新的优势及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分析<br>第四节 集群创新优势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br>第五节 沈阳浑南新区企业集群中小企业创新机制<br>实证研究<br>结论及建议<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