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网络组织合作创新中知识共享及协调机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788033
  • 作      者:
    胡平波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胡平波,男,1969年12月生,江西星子人,数量经济学硕士,产业经济学博士,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网络组织,知识共享等方面的研究。近三年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一项,主持江西省各类省级课题四项。在《中国工业经济》《财贸经济》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网络组织合作创新中知识共享及协调机制》在导论部分对国内外的网络组织理论、合作创新理论和知识共享理论进行了文献综述,给出了《网络组织合作创新中知识共享及协调机制》的逻辑框架、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在接下来的五章内容中,《网络组织合作创新中知识共享及协调机制》采用了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网络组织合作创新中知识共享的系列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1.知识共享与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关系<br>    1.1 网络组织合作创新及其形式<br>    1.1.1 网络组织的概念与性质<br>    1.1.1.1 网络组织的概念<br>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已经进入后工业化与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全球化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使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且变化速度大大超过了传统企业组织的跟踪与调整能力。为了适应环境变化,企业在相互竞争的同时也在寻找广泛的合作,进而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创新组织形式——“企业外部网络”(也称为“企业间网络组织”或简称“网络组织”)。网络组织是指一群在某种技术基础上形成协作的公司集合,是相对于整体化公司而言的一种分散化的组织结构,包括联盟、企业集群、虚拟组织等多种形式。网络组织成员企业问都是独立的,它们只是受各自的利益驱动才走上互联之路的。<br>    ……
展开
目录
0. 导论<br>0.1 本书的目的和意义<br>0.1.1 本书的目的<br>0.1.2 本书的意义<br>0.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br>0.2.1 国内外网络组织研究现状<br>0.2.2 国内外合作创新理论研究现状<br>0.2.3 国内外知识共享理论研究现状<br>0.3 本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br>0.3.1 研究思路<br>0.3.2 研究方法<br>0.3.3 研究的技术路线<br>0.4 本书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br>0.4.1 主要内容<br>0.4.2 创新之处<br>1. 知识共享与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关系<br>1.1 网络组织合作创新及其形式<br>1.1.1 网络组织的概念与性质<br>1.1.2 合作创新的概念与特征<br>1.1.3 合作创新形式<br>1.2 知识与知识共享<br>1.2.1 知识与知识特性<br>1.2.2 知识共享的內涵与特征<br>1.3 知识共享与网络组织合作创新过程<br>1.3.1 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过程<br>1.3.2 知识共享对网络组织合作创新过程的影响<br>1.4 网络组织合作创新中知识共享的优势与劣势<br>1.4.1 网络组织合作创新中知识共享的优势<br>1.4.2 网络组织合作创新中知识共享的劣势<br>1.5 网络组织合作创新中知识共享的意义<br>1.6 本章小结<br>2. 网络组织合作创新中知识共享过程<br>2.1 网络组织合作创新中知识共享过程模型<br>2.2 合作创新中网络组织成员的选择<br>2.3 成员间私有知识的选择与学习<br>2.3.1 私有知识的筛选<br>2.3.2 共享知识的学习与吸收<br>2.4 共有知识的创造<br>2.4.1 网络组织内部知识创造环境。<br>2.4.2 知识创造的过程<br>2.5 共有知识的吸收与应用<br>2.5.1 共有知识的吸收<br>2.5.2 共有知识的应用<br>2.6 知识共享的合作伙伴选择——FuZZy-AHP模型分析<br>2.6.1 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br>2.6.2 用模糊综合法评价潜在合作伙伴的等级<br>2.7 本章小结<br>3. 网络组织合作创新中知识共享效率及其评价<br>3.1 网络组织合作创新中知识共享效率的概念<br>3.2 网络组织合作创新中知识共享效率的影响因素<br>3.2.1 成员间差异的影响因素<br>3.2.2 环境影响因素<br>3.2.3 机会主义行为影响因素<br>3.2.4 协调行为影响因素<br>3.3 网络组织合作创新中知识共享效率评价<br>3.3.1 网络组织合作创新中知识共享效率评价的含义<br>3.3.2 网络组织合作创新中知识共享效率评价的原则<br>3.3.3 网络组织合作创新中知识共享效率评价指标体系<br>3.4 基于BP网络模型的网络组织知识共享效率评价<br>3.4.1 BP神经网络算法原理<br>3.4.2 知识共享效率评价实证分析<br>3.5 本章小结<br>4. 网络组织合作创新中知识共享协调机制<br>4.1 网络组织合作创新中知识共享的双重激励约束分析<br>4.1.1 网络组织成员间行政性激励与约束缺失原因<br>4.1.2 网络组织成员与知识员工之间的激励与约束分析——基于成员机会主义行为背景下的分析<br>4.1.3 知识共享成员之间参与激励与约束条件——基于成员机会主义行为背景下的分析<br>4.2 以利益协调为核心,网络组织知识共享协调机制的逻辑关系<br>4.2.1 网络组织合作创新中知识共享稳定性的意义<br>4.2.2 利益协调是网络组织合作创新中知识共享稳定的基础<br>4.2.3 网络组织合作创新中知识共享协调机制的逻辑关系<br>4.3 网络租金与知识共享利益协调机制<br>4.3.1 网络租金的形成<br>4.3.2 网络租金的分配<br>4.4 网络组织合作创新中知识共享的法律协调机制<br>4.4.1 法律协调机制的特点与作用<br>4.4.2 合同设计的主要内容<br>……<br>5.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br>附录1:奇瑞与AVL合作的知识共享案例分析<br>附录2:企业间(网络组织)知识共享效率情况问卷调查<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