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正在爆发的互联网革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1282259
  • 作      者:
    西门柳上,马国良,刘清华著
  • 出 版 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30余位互联网大腕、100余家网站、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鼎力推荐
  全球网民正亲历SNS带来的巨大变革,只有洞悉先机,才能抓住革命的机遇,30余位互联网大腕、100余家网站和媒体一致推荐。
  SNS火起来是有道理的:互联网是技术网络,SNS是社会网络,信息革命从技术网络发展到社会网络是必然的趋势。SNS进化的方向是为人人服务,让人人开心。以人为本,是SNS的出发点和归宿。该书展开了一幅SNS时代的全景图,帮助SNS加速走向每个人,拨动每个人心中真实快乐的那根弦。
  ——姜奇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互联网周刊》名誉主编
  读完本书收获颇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网民绝不能只会上网聊天、看新闻、用搜索,他还应该熟知SNS社会化网络,这样才能把握第三次次互联网革命带来的机遇。
  ——曾明发 中国网民文化节组委会执行主任/中国互联网大会组委会副秘书长
  本书写得恰到好处。首先是时间恰到好处,中国互联网正需要这样一本书来系统阐释SNS的昨天、今天、明天,以及它的重要作用;其次是内容恰到好处,不仅深刻而全面地分析了SNS对全球网民的重大意义,而且还探讨了SNS对整个互联网经济形态的影响。本书既包含大量丰富生动的故事,又融入了作者颇有见地的思想。非常好,强烈推荐!
  ——庞升东 51.com CEO
  SNS这个已存在许久,但直至2008年才大规模爆发的互联网应用,是网民将生活映射到互联网的趋势的体现。一大批细分的、垂直的、富有特色和创新精神的SNS网站,正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精彩体验。中国的网民已达3.5亿之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UCenter Home站点能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它们将对整个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和繁荣写下浓重的、历史性的一笔。 本书能让所有互联网从业人士从中受益,郑重推荐!
  ——戴志康 康盛创想CEO
  互联网是终端的网络,SNS是网民的网络,互联网革命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火爆的SNS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本书既演绎了国内外SNS的发展历程,也从相关行业和领域多方位地诠释了由此带来的重大变革,堪称网络版“SNS那点事儿”, 是本难得的SNS通俗化读本。网民是有国籍的,但是SNS所带来的机遇是没有国界的,希望读者能从书中受益,敢做SNS时代的潮人。
  ——郑志昊 QQ空间产品中心总经理
  SNS是互联网从“机器与机器”、“人与机器”向“人与人”演进的关键标志,是“人的网络”的开端,也是互联网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重大变革。这场“正在爆发的互联网革命”将逐渐改变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娱乐的方式,也必将使电子商务发生巨变。
  ——梁春晓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本书讲述了大量真实、生动的案例和故事,深刻揭示了SNS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娱乐以及对整个互联网的影响,像我这样的所谓专业的互联网从业人士看完后也不禁赞叹不已,强烈推荐!
  ——邹岭 若邻网创始人兼CEO
  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给爱情公寓2000万白领用户阅读的好书
  ——张家铭 爱情公寓创始人兼CEO
  互联网出现的那一天,我们都不知道网络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但今天我们已经看到,所谓真实的生活和虚拟的网络其实已经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分别。SNS的兴起和发展,会将这场互联网的革命进行得更加彻底。
  ——横戈 博客大巴CEO
  SNS的本质就是人,关系中的人,商业中的人,社会中的人,以及所有这一切的数字化呈现。
  ——keso 5Gme.com创始人/著名IT博客作家
  心理的亲近正在迅速取代地理的接近而成为营造社区的关键驱动力。SNS掀起的新一轮互联网革命是人类心灵对地理的超越。
  ——胡泳 资深互联网专家/北京大学副教授/《数字化生存》译者
  本书让我们对SNS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更深刻的体会。我们更应该清晰地认识到:莫做观望者,要做实践家。正如书名点睛,SNS,对互联网来说,是一场巨变,是一个挑战,更是一种机遇。古人云“乱世出英雄”,英雄只有在乱世中才能不受约束,充分展示他的雄才谋略,勇于创新。现在,是SNS英雄出世的时代了。我们相信,诸如UCenter Home这样的SNS专业建站产品,如同锋利的宝剑,定会助英雄一臂之力!
  ——李国德 康盛UCH创始人
  SNS浪潮的兴起,为中国的网络社区注入了新的活力。分享和互动成为关键,尤其是Social Game让用户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有效和轻松,但SNS绝不只是一个娱乐的平台,作为工具的属性,它还有更多的价值有待发现,而这本书正在帮我们发现,足以启人,因此我郑重推荐。
  ——韩笑 奇虎网络社区研究机构总经理
  当我们惊叹互联网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无所不能的时候,社会化网络已经在悄然深入到我们的人际关系中。现在,社会化网络已经与你和我息息相关。本书非常全面地介绍和展望了社会化网络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打开精彩的篇章,你将获益匪浅。
  ——曾登 CSDN副总经理
  人类从未面临如此纷繁绚丽的世界,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互联网给了我们一次又一次惊喜和震撼,它孕育了很多伟大的公司。接下来它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呢?当SNS和开放平台被广泛接受和认可后,是不是又到了下一场革命爆发的时候?本书对SNS时代的互联网做了全新的诠释,作者从资深从业者的角度为我们阐述和评点了昨天、今天、明天的互联网,非常值得品味。
  ——卢亮 淘宝网资深总监
  一口气读完本书,感慨颇深。作为一名互联网从业人士,更深刻地意识到了SNS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小到身边好友的情感互动、种菜偷菜、停车贴条,大到奥巴马的当选,SNS都发挥着其巨大的作用。QQ空间也希望能够把握住革命的机遇,伴随中国互联网一起成长。
  ——梁柱 腾讯创新中心资深总监
  对于SNS的认识和研究,最初是因为工作的需要,我从未看到有人像西门、马良和清华他们一样把SNS分析得如此透彻和完整。从过去和现在,再到未来,从人与人的关系到与传统互联网的结合,再到SNS与未来科技的融合,一切都是如此的详尽。透过这本书,我们将看到互联网传奇史中更加充满魔力的一页。
  ——Dalson 好耶广告全国区执行创意总监
  偷菜、抢车位、养鱼、逗宠物等应用为何能以病毒般的速度扩散至整个白领群体而成为时下最热门的网络游戏?这一切都是因为它的载体——SNS,它的意义比游戏本身更加深远。这是一本既专业又有趣的书,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SNS的本质以及它是如何改变大众网络生活的。
  ——蒲忠杰 雅虎口碑SNS产品总监
  作为一个互联网从业者,从门户时代到Web 2.0时代,再到如今的SNS时代,一路走来,我深刻深地领悟到人在各个阶段所扮演的不同角色。SNS的本质是真实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但是在中国它却成了娱乐的代名词。无论是互联网从业者还是普通网民,都能通过本书重新认识SNS——它能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SNS与摄影结合,当SNS与美食结合,这不正是众多网友聚集在POCO的原因吗?POCO上不再只有简单的网页游戏,它更多的是把我们的生活、兴趣、职业甚至收入结合在了一起。在不久的将来,SNS必定会成为每个网民生活中的一部分,通过阅读本书,我们会发现,每个人的网络生活甚至是现实生活都会因SNS而改变。
  ——姚鸿 POCO.CN CEO
  世界在不断的创变中验证很多东西,比如SNS的出现和迅猛发展就验证了这世上还有“一网打尽”这回事儿!中国的成语真的很奇妙,相信先人创作“一网打尽”这一词儿的时候,压根就没预见过什么数字时代,更别提将改变整个互联网的SNS,本书能让我们将一言难尽的SNS看个究竟,探个明白!强烈推荐!
  ——陶为民 安瑞索思ECD
  SNS为何会风靡全球互联网?为何它具有改变整个世界的能量?国内外知名SNS网站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秘诀是什么?SNS在互联网中的地位为何如此重要?SNS对于全球网民的重大意义何在……这一切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刘勇 国内第一波SNS网站亿友网创始人/SNS APP服务商热酷创始人
  不了解SNS,就没法理解这个时代的互联网,而这本书里有你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关于SNS的一切。
  ——姬十三 科学作家/科学松鼠会创始人
  SNS的流行绝非偶然。当论坛、博客让我们沉浸于结交更多素昧平生的新朋友的新奇时,SNS让我们重温了与多时未见的老友、老同学天天见面时的喜悦。SNS的流行代表了互联网进化的趋势和方向。网名背后的虚假与不安,最终将回归实名下的真实与信赖。本书对这种流行与趋势进行了总结、分析和展望,融入了作者的经验、智慧、以及作为资深网络从业者的敏锐与远见。我接触过很多互联网从业人士,也阅读了很多相关的著作,强烈推荐这本书。
  ——陆贤清 上汽乘用车媒介与互动营销高级经理
  SNS的出现绝对是互联网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还在逐渐改变传统互联网的经济形态。本书对SNS进行了全方位的阐释,无论你是普通网民还是资深的互联网从业者,都应该认真阅读本书,它必定能让你有所启发和收获。
  ——图王 中国最有声望的个人站长之一
  “今天,你开心了吗?”似乎成了很多人见面时的问候语。虽然开心网等SNS社区现在异常火热,但SNS巨头Facebook在经过刚创立时的新鲜感后,已经开始遭遇网民的口诛笔伐。国内大量“克隆”Facebook的本土化SNS网站如何度过信任危机?在一场更加激烈的SNS混战中能否找到自己的未来?本书的出版适逢其时,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李琦 《IT时代周刊》/编委北京新闻中心主任
  似乎,我们还未完全意识到SNS即将风靡整个网络时,已顺势置身这股浪潮中。难得的,乐此不疲的“随波逐流”。SNS,人人也好,开心也罢,习惯了在这个社会中疾步奔走的人们,是需要这样一个地方,养花种草颐养性情,争车位偷果实展颜一笑,会偶尔在这里遇到公事上打磨熟悉的面孔,在SNS这个用“欢腾”二字不足为过的环境里,你、我或他,没有公事公办的正襟危坐,爱玲那句话怎讲?原来你也在这里!
  这是一本极有趣的书,有悟空也有搁浅的鲸,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在SNS上逗猫、遛狗、偷灵芝之余,我们不妨把此书也当作SNS的衍生服务,细品国内外知名SNS网站的前世今生,岂非美事一桩,且必有所得。
  ——张连会 《计世资讯》营销总监
  古希腊戴尔菲神庙的入口有句名言:了解你自己。一个人需要广场也需要客厅,需要严肃也需要娱乐,需要虚拟也需要真实,需要归属也需要自由。SNS第一次把个体作为社区聚合的中心,是多种诉求的平衡载体,它让生活更梦幻,让自我更真实。如果你想了解未来的社会和人生,就到SNS的入口来看看吧,带着这本书。
  ——张静 《互联网周刊》专题组主任
  当人们把大量的时间分配给SNS网站后,它就有了不可估量的营销价值。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告诉你SNS网络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以及“如何让百万消费者主动成为你的促销员”的奥秘。
  ——王文正 《销售与市场》
  对于我这样一个很少接触SNS社区的读者,本书激发了我强烈的兴趣,让我看到了SNS所带来的学习、工作、娱乐变革。身处互联网大潮,每一个人都应该了解SNS来应对这次互联网革命。
  ——李峥嵘 《北京晚报》
  透过互联网看到整个世界,透过《正在爆发的互联网革命》看清互联网。
  ——马光 《沈阳晚报》
  
展开
作者简介
  西门柳上,真名韩隐博,“新势力文丛”策划人,现就职于知名SNS网络公司,混迹多个圈子,出版传媒、广告、互联网等,对跨界(Crossover)一往 情深,对新媒体、网络口碑等有较深入研究。主编有国内首本博客杂志书《up势力》,个人著作有《我就是火影忍者》、《摩羯座说明书》等。
  马国良,淘宝花名“马梁”,淘江湖及阿里旺旺产品运营经理;简介:不安份的低调者;擅长:IM及SNS产品研究、新营销研究;业内网发起人,运营营销群体博客“营者为王”创办者。
  刘清华,网名迈克.唐僧。早年怀揣梦想进入广告领域,从互动营销到影视广告都有整合性策略思维和丰富的实战经验。现专注于互动整合营销及新媒体商业包装,曾编撰《一网打尽》互联网营销实战教程。
展开
内容介绍
  《正在爆发的互联网革命》注定是一本将影响中国35亿网民的经典著作。30余位互联网大腕、100余家网站、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鼎力推荐。为何偷菜、抢车位这样的无聊小游戏能让无数智商正常的人痴迷?除了偷菜我们还能干什么?为何全球互联网都为SNS而疯狂?SNS掀起的第三次互联网革命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机遇?你想知道奥巴马是如何利用SNS问鼎美国总统宝座的吗?为何商界领袖李嘉诚、孙正义为SNS投下数亿美金巨资?你想知道MySpace、Facebook、Twitter、校内网、开心网、51等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秘诀吗?为何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去世不到一小时,噩耗就传遍了全世界?为何“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能在几天时间内红遍整个网络?为何有人能利用SNS免费环游世界?你还在为无法与失去联系多年的老朋友和老同学联系上而苦恼吗?为何好莱坞的大导演们热衷于以Facebook和Twitter为题材的电影?你还在通过报纸和门户网站等传统渠道获取每天的新闻消息?为了找工作,你还去人山人海的招聘会现场排队?还去51job或智联招聘海发简历?想让工作主动发现你的优势吗?什么是“微弱关系”?为何它很多时候都能胜过多年的“老交情”?你会管理自己的社交网络吗?你懂得如何利用SNS积累人脉吗?你知道SNS在个人品牌建设方面能发挥的重大作用吗?你知道“张小盒”是如何利用社会化网络成功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的吗?大堡礁以170万美元的广告投入获得了1.1亿美元的广告效应,你还在为推广你的产品砸下巨额的广告费吗?
  这一切都与SNS有关,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短短20年里,互联网经历了门户网站和Web 20时代的重大变革,如今已经迈入社会化网络时代。新一轮的互联网革命即将爆发,而其影响已经开始……
  本书详细介绍了SNS(社会化网络)的起源和理论模型、SNS发展的三波浪潮,以及Facebook、Twitter、校内网、开心网和51等国内外各大主流SNS网站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秘诀;全面阐述了SNS将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方式产生的颠覆性影响;透彻地分析了SNS与各种传统互联网经营模式相结合后会带来的变革和机遇,以及SNS开放平台的“长尾效应”和它对整个互联网产业的影响和重大意义;最后,对SNS在3G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前景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同时对SNS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描绘了一幅美好的SNS时代全景图。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社会化网络理论变奏曲
  第1节 社会化网络——未来的新入口
  能够发挥互联网全部潜力的候选人,将会在下一届总统大选中脱颖而出。
  ——埃里克·施密特Google CEO(2006)
  社会化网络圆了奥巴马的总统梦
  似乎比预言界的传奇人物诺查·丹玛斯还要神奇。
  因为正如大家都知道的那样,施密特言中了。时隔三年,2009年奥巴马便因为对互联网的“运用之妙”赢得了美国总统大选,并被冠以“互联网总统”的头衔,为全世界的传媒所津津乐道。奥巴马之于互联网,就像1929年的美国总统胡佛之于电话,1933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之于电台,1961年的美国总统肯尼迪之于电视。
  电话、电台、电视、互联网……无一不是人类历史上重大的发明创新。
  回顾这将近百年的历史,一切看似简单而必然,但若将它们置于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加以考量,却蕴含着变革的伟大力量。
  传播学之父威尔伯·施拉姆有这样一个著名的“最后7分钟”比喻:
  “如果人类的历史共有100万年,假设这等于一天。
  1天=100万年;1小时=41666.67年;1秒钟=11.57年
  那么这一天中,人类文明的进展如下:
  晚上9点33分,出现了原始语言(10万年前)
  晚上11点,出现了正式语言(4万年前)
  晚上11点53分,出现了文字(3500年前)
  午夜前46秒,古登堡发明了西方活字印刷术(1450年)
  午夜前5秒,电视首次公开展出(1926年)
  午夜前3秒,电子计算机、晶体管、人造卫星问世(分别为1946、1947、1957年)”
  因此,施拉姆说:“这一天的前23个小时,人类传播史上几乎全部是空白,一切重大的发展都集中在这一天的最后7分钟。”正是这最后7分钟谱写了人类历史的黄金时期,而午夜前的最后3秒却翻开了人类迈进信息化社会的新篇章。
  从电话到互联网,从胡佛到奥巴马,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信息化时代短短数十年内,传播方式从有线电波到通信卫星,从通信卫星到互联网的不断革新,并迅速而深刻地改变着世界,而且还看到了人类社会组成更大更复杂的相互连接的架构的倾向。正如麦克内尔父子在《人际网络:鸟瞰世界历史》一书中所指出的,这些大而复杂的架构最终会压倒更小的、更孤立的人类连接模式,因为它们有助于加强财富的积累和发明创新。
  然而,互联网并不是从奥巴马竞选总统才开始的。小沈阳问: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克林顿、老布什、小布什都没能有幸获得“互联网总统”的头衔呢?我们不妨再次回顾一下Google CEO埃里克.施密特的预言:“能够发挥互联网全部潜力的候选人,将会在下一届总统大选中脱颖而出。”
  对,他在说“发挥互联网全部潜力”,那么如何才能发挥互联网的全部潜力呢?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这里“能够发挥互联网全部潜力”的金刚钻就是我们所要探讨的SNS——社会化网络服务。而令奥巴马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社会化网络的前世今生
  孙悟空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大闹了玉皇大帝的天空。SNS同样大闹了互联网的天空,那么SNS也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吗?SNS从哪里来呢?
  通常人们说起SNS,会言必称“六度”,奉为圭皋。不过这里的“六度”并非佛经里的“六度”,这里的六度即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人们一般认为它来自于196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尔格伦(Stanley Milgram)的一次有趣的连锁信实验。
  不过世事难料,那时米尔格伦肯定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这次著名实验会与若干年后的SNS产生关系。1964年,Thomas E.Kurtz和JohnKemeny才发布Basic语言的第一个版本;1966年,英格兰国家物理实验室的计算机科学部主任唐纳德·戴维斯(Donald Davies)在这一年向研究人员们展示了信息分组交换技术,该技术奠定了互联网的基础,具有里程碑意义;1989年3月,伯纳斯·李发明的超级链接才正式促成了今天的万维网(World WideWeb)的诞生。
  六度分隔理论与150定律
  回到1967年,米尔格伦精心准备了 160封信发送给居住在堪萨斯州的卫奇塔和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的160个人,信中写了一个波士顿股票经纪“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Facebook、 You Tube、My Space、Twitter等社会化网络性质的网站正是在2006年前后迅速发展起来的。
  什么是社会化网络
  “社会化网络”是“社会化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SNS)的简称,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化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我们往往也以此来指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社会化网络,但是这个词并不能完全涵盖那些社会化网站(SNS网站)的功能。
  然而,这种高度概念性的定义,我们可以不必去理会,因为它看似有些陌生,但实际上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我们接触过的许多网站都属于SNS网站,如即时通信(QQ、MSN)、交友、博客、播客、网络社区、音乐共享、RSS等。
  正是因为这些SNS网站的异军突起,互联网正向着组成人类社会更大更复杂的相互连接架构的方向义无反顾地前行。而也正是因为这样,SNS网站完全有可能成为未来互联网甚至是未来的新人口。它是光,它是电,它是许多人心中的Superstar!加拿大皇家银行(RBC)分析师罗斯·桑德勒(Ross Sandier)在一份投资报告中称,按照现在的增长速度计算,SNS网站中最具代表性的Facebook将于2011年或2012年超过无所不能的 Google。
  SNS的迅速发展不可避免地迫使人们去重新了解自以为不陌生的互联网,正如当今最伟大的社会思想家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中
  所说的那样:“新知识的浪潮已迫使我们走入日渐细分的专业领域。驱使我们以更快的速度重新修正现实在我们头脑中的形象。”
  这一切也使得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计划在2010年开设SNS社交媒体研究生课程班,授予硕士学位,向学生讲授诸如Facebook、Twitte,和 Bebo之类的社交网站,并且已利用视频形式在该校官网上做了广告宣传。该课程班负责人乔恩-赫克曼(Jon Hickman)对此声称:“它非常具有关联性和学术性,虽然是一门新课程,但它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为,SNS社交媒体对于市场和传播领域的工作十分重要,它是其他类工作所需的一门基本技能,它本身也是一个产业。”
  尽管SNS的成长速度惊人,但却不能阻止互联网专家史蒂夫·哈蒙(Steve Harmon)这样认为:SNS社会化网络不过是刚从“受精卵阶段”发展至“婴儿阶段”罢了。是的,婴儿,不过正如尼采著名的“精神三变”比喻中的“婴儿”——这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一个最初的运动,一个神圣的肯定。
  SNS的一切才刚刚开始,而我们正站在互联网更为精彩的未来的人口之上。
  第2节 六度之内,玩转世界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人的名字,信中要求每个收信人将这套信寄给自己认为是比较接近那个股票经纪人的朋友,朋友收信后以此类推如法炮制。
  结果,在完成的42封信中,米尔格伦发现尽管有的信需要经过12个中间人到达那位股票经纪人,但是平均每封信却只需要经过5.5个中间人便可到达目标人物,经过四舍五入,“六度分隔”(Six Degrees)现象横空出世。简单地说就是:“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最多通过6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而其噱头就是,如果你想认识奥巴马、李嘉诚或者孙正义,最多只要通过6个人就可以实现了。
  根据“150定律”,我们可以维持的稳定的社交关系的人数的最大值约为150。我们稍微计算一下可以发现,通过6个人的人际关系网络人数便是150的6次方,即11390625000000。这个数字远超过人类历史上所有人数之和,因此通过6个人可以与世界上任意一个人建立联系也就不难理解了。
  不过有意思的是,一位研究米尔格伦超过15年的学者托马斯·布拉斯(ThomasB1ass)却指出米尔格伦从来没有提出“六度分隔”的说法,“六度分隔”是约翰·格尔(John Guare)在1991年的同名戏剧《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中首次使用的。尽管无须就此争论不休,但剧中人物维萨(Quisa)倒是有一段著名的台词将“六度”的魔力描述得淋漓尽致:
  “在这个星球上,我们和其他每个人之间只隔着6个人,即六度分隔。
  美国总统、威尼斯的船夫……不仅仅是大人物,所有的人都算在内也包括雨林里的土著人、火地岛的居民和爱斯基摩人。只需要6个人,我就能和这个星球上的任何人扯上关系。这个想法真了不起……每个人都是开向另外世界的窗户。”(转引自《小小世界》)
  更有意思的是,六度分隔理论的雏形却出自1929年匈牙利出版的一本短篇小说集《万物有别》。在其中一篇名为《链条》的小说中,作者凯伦斯这样写道: “为了证明当今世界上的人关系紧密,这伙人中的一个成员建议搞一个试验,他下了赌注,如果从世界上的几十亿人当中随便挑一个人,并且最多只要说出5个相互认识的人,就能和随便挑的那个人拉上关系。”当然,在他的描述下,笔下的人物都做到了,这也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六度分隔理论的最早表述,可能是由于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让当时的人觉得不靠谱,所以这本书非常不知名,更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不过,这并不妨碍有关“六度分隔”的故事投胎转世。《时代周刊》的一个版本是帮法兰克福的一位土耳其烤肉店老板找到他和他最喜欢的影星马龙·白兰度的关联。结果经过几个月的寻找发现,这两个人只经过不超过六个人的私交,就建立了联系。原来烤肉店老板是伊拉克移民,有个朋友住在加州,刚好这个朋友的同事是电影《这个男人有点色》的制作人的女儿在女生联谊会的结拜姐妹的男朋友,而马龙·白兰度主演了这部片子。凯文·贝肯的例子则更为著名,虽然凯文·贝肯本身并非著名演员,尽管他演过很多影片,如《阿波罗13》、《透明人》等,但是你可能无法把他的名字和他的脸联系起来。然而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却把贝肯称作是电影界的中心人物,因为任何国籍的演员都能与贝肯发生联系,并且通过最多不超过8个人。比如黄秋生只通过1个人便能与贝肯发生联系,那就是布兰登·费雪,因为黄秋生与布兰登·费雪合作过《盗墓迷城3》,而布兰登·费雪又与凯文贝肯在韩裔美国人李志浩进军好莱坞的首部作品《我呼吸的空气》中合作过,而你会发现马龙·白兰度、猫王只需要通过两个人,甚至卓别林也只需要三个人便能与贝肯发生联系。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社会化网络理论变奏曲
第1节 社会化网络——未来的新入口
社会化网络圆了奥巴马的总统梦
什么是社会化网络
第2节 六度之内,玩转世界
社会化网络的前世今生
六度分隔理论与150定律
第3节 以人为本——社会化网络建立真实的社交文化
第4节 全球互联网为社会化网络而疯狂
第2章 社会化网络的三波浪潮
第1节 第一波浪潮:鼻祖Friendster和国内的追随者们
第2节 第二波浪潮:MySpace旋风与中国SNS风暴
第3节 第三波浪潮:Facebook神话与校内网的传奇
第4节 第三浪后续:开心网的盛行与国内互联网巨头们的窥探
第3章 社会化网络狂飙实录
第1节 Facebook猛进史——六年创奇迹
你方唱罢我登场——MySpace的失势和Facebook的得意
Facebook的名字的由来
同学录背后的社交蓝海
Facebook的创业历程
Facebook缘何成为资本的宠儿
Facebook的收购风波
第2节 开心网的崛起——创造中国互联网发展史话
揭秘开心网的发展历程
SocialGame——开心网不走寻常路
开心网的未来在哪里
“真假”开心网
第3节 Twitter——简单、开放改变世界
失败鲸
140个字符创造的奇迹
Twitter的发家史
Twitter成功的奥秘
Twitter成功背后的社会学意义、营销学意义和开放平台的意义
第4章 社会化网络改变我们的生活
第1节 社会化网络改变我们的生活
免费环游世界
“大鲨鱼”奥尼尔与Twitter的故事
寻人记
“助产士”的故事
第2节 要Happy,要SocialGame
第3节 SNS式美丽新世界
第4节 SNS达人的小众生活圈
第5章 社会化网络让求职变得更容易
第1节 社会化网络时代的求职新途径
求职新利器
虚拟世界里的真实招聘
社会化网络颠覆传统的招聘方式
第2节 弱链接、人脉与社会资本
“微弱关系”
网络社交人脉演进史
第3节 找工作,你准备好了吗
让工作主动发现你的优势
学会管理你的社交网络
打造职场的双赢通道
第6章 社会化网络营销——网络营销新时代
第1节 社会化媒体——网络营销新力量
什么是社会化媒体
传统网络营销的变革
社会化网络营销时代来临
第2节 社会化网络营销
娱乐的才是互动的
娱乐与社会化网络营销的完美结合
不能只有娱乐,而没有营销
第3节 创意驱动了你的眼球,也驱动了你的态度
第4节 超越社会化网络
第7章 蚂蚁有了扩音器——社会化网络与个人品牌建设
第1节 网络时代——草根也能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
第2节 博客——打造个人品牌的利器
第3节 即时聊天——个人品牌如影随形
第4节 Twitter——创造个人品牌的新力量
第5节 社交网站——发现并建立你的个人品牌
第6节 播客/视频——每个人都可以当15分钟名人
第7节 张小盒,用社会化网络打造的品牌149
第8章 社会化网络代言人——奥巴马
第1节 没有社会化网络,就没有奥巴马
第2节 奥巴马的社会化网络营销启示录
网络视频传播——视频新媒体力量的运用
关键词购买——搜索引擎广告精准营销
游戏内置广告——新颖的互联网广告思路
网络口碑营销的最高境界——激发邮件病毒营销的传染力
博客营销——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媒体
第9章 社会化网络与长尾的开放平台
第1节 什么是开放平台
第2节 开放与繁荣
Google——将开放进行到底
Twitter——开放成就的社会化网络巨头
亚马逊——在开放中从容应对全球经济危机
淘宝——开放,与合作伙伴共建商业生态系统
腾讯——何时能走向开放
Facebook——开放平台,网聚开发者的力量
第3节 平台决定舞台
第4节 开放平台的长尾现象
第5节 开放平台标准之争
第10章 数字化生存与社会化网络的未来
第1节 数字化生存
第2节 拥抱3G,拥抱移动互联网的未来
第3节 社会化网络的神奇新变数
第4节 社会化网络的未来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