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细节藏在更深处
大家都知道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尤其是服务的细节。但细节在哪里呢?细节往往不在事情的表层,而是藏在深处,只有往深处做,才会发现细节,做深才能做足细节。粗浅的行为谈不上是服务的本质,只做表面文章不是真正的服务。如果不知道如何做足细节,你就抱着一个坚定的想法:往深处做,细节自然精彩。
螃蟹点滴见精神
在日本历史上有一个关于石田将军的传说。据说石田未成名之前,在一个观音寺谋生。有一天,幕府将军丰臣秀吉口渴到寺中求茶,石田热情地接待了他。在倒茶时,石田奉上的第一杯茶是大碗的温茶;第二杯是中碗稍热的茶;当丰臣秀吉要第三杯时,他却奉上了一小碗热茶。
丰臣秀吉不解其意,“先生,你这是……”
石田解释说:“这第一杯大碗温茶是为解渴的,所以温度要适当,量也一定要大;第二杯用中碗的热茶,是因为已经不会太渴了,稍有品茗之意,所以温度要稍热,量也要小些;第三杯则纯粹是为了品茗,所以要奉上小碗的热茶。”
丰臣秀吉被石田的体贴入微深深打动,于是将他选为自己的幕僚。后来,石田成为一代名将。从因果关系来看,可以说是三杯茶铺就了他的将军之路。
在日本留学的大连小伙秦志刚,非常佩服日本人注重细节的精神。在服务上,日本人尤其细致入微,秦志刚第一次有这样的感受是在渔港海鲜市场买螃蟹。螃蟹又肥又大,但价格很便宜,折合人民币不到10元一斤,而国内的阳澄湖大闸蟹,据说要卖到一百多元一斤。
日本售货员先从水中将螃蟹捞出放入纸袋,递给顾客,由于买蟹的人多,要等候过秤。前面的人称完后,难免从纸袋中渗出一些水于称盘中,秤蟹人每次接过一袋蟹后,不仅把称盘中的水倒干净,而且不厌其烦地把纸袋打开,将其中的水抖出,然后再称螃蟹分量。即使纸袋中和秤盘中水再少,卖蟹人也绝不马虎,一定要倒净余水。就那么几滴水的细节,却赢得了顾客的信任。
宁死不屈的鱼眼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厨师做得一手好菜,他的绝活是烹活鱼。别的厨师烹的活鱼端上桌后鱼顶多动几下,而他烹的活鱼味道鲜美,吃得只剩骨头,用筷子敲敲鱼的鳃,竟然还能动。人们都很好奇,他到底是怎么做的呢?终于有一天,他透露了他的秘诀。原来,他做鱼的方法和书上写的、师傅教的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每次做鱼时他都要亲自去集市挑鱼。大家不解,问他:
“都是活鱼,你能看出什么不同吗?”
“表面上没有什么区别,但你蹲下去,多看看,就会发现,即使是活鱼,它们眼神是不同的,我要的鱼一定要有那种宁死不屈的眼神。这种鱼最有生命力。”厨师回答。
这真是一个聪明的厨师。他善于开动脑筋,全心投入,重视细节,所以他做的鱼与众不同,可以动到最后。
新加坡航空公司领班陈小姐感慨颇深,在与中国空中乘务员交流经验时说:同样的航班,为什么有的乘务员可以做得尽善尽美,有的却做得差强人意?同为一个学校毕业,一起经过乘务员职业训练,有的乘务员没多久便当上了服务明星,有的却屡屡遭到旅客的投诉。这其中是否也如同“烹活鱼”一般?会做不难,做出彩却不容易,凡是优秀的乘务员都像那位厨师一样,用心发现细节,用心对待细节。
那么,在飞机上的客舱服务中如何来体现细节呢,有人会说,不就是为看报的旅客打开阅读灯,为睡觉的旅客关上通风口、盖上毛毯,为小旅客送上小画书和玩具。不错,这些都是细节服务的一种体现。但还有一些细节不知你注意到没有,当旅客面前的餐食纹丝未动,旅客面带愁容,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用心的乘务员会问,是不是餐食不合口味?是不是身体不适?是不是有什么困难?当婴儿哭闹不止,年轻的父母手足无措,或当一个孕妇或一个病人出现在客舱,你会怎么做?用心的乘务员会及时送上关怀和问候,并在随后的工作中给予关注。
登机时,当旅客拥堵在舱门口,你又会怎么做?用心的乘务员不会只是简单地问好,她还会逗一逗母亲怀里婴儿,夸一夸背着小行囊的小朋友,称赞旅客买的土特产。
不要小看这些细节,一来缓解了旅客的焦虑,二来引开了旅客的注意力,三来营造了一种轻松的氛围。这些都需要乘务员既有敏锐的观察力,又有娴熟的服务技巧,既不省略服务程序又不落痕迹地提供温情的个性化的服务,让旅客感到贴心、满意。
在这个竞争的年代,细节决定成败,做好细节服务,就是从小事做起,就是对“简单”的重复,并持之以恒。而做什么事情如果只会做“规定动作”,只满足于和别人做得一样好,没有竭尽全力超越别人,争创一流做到极致的意念和行动,就难以从如林的强手中胜出,在激烈的角逐中夺魁。
希尔顿的小题大做
海归人士朱艳艳在美国留学时,曾在希尔顿打过工,给朱艳艳留下印象最深的有两个细节。谈起这段经历她总是感慨不已。
第一天上班,每个同事来上班时都显得精神抖擞,大家面带着真诚的微笑,人人都相互道声“早上好”。这使你情不自禁地觉得:生活充满着生机与希望。朱艳艳在更衣室里惊讶地发现,衣架上竞挂着几套袖口烫印着她名字的工作服——好感动啊!这不是一般的印染,而是更近了一步:用烫印的工艺做成的,显得很高档,很有分量。希尔顿酒店对员工的体贴入微可见一斑。第二个细节是“白袜子事件”——一位刚从南美移民的女同事,因没有按照酒店着装规定穿白色的袜子,而是按自己的习惯喜好穿白底红花袜子,当天就被炒了鱿鱼。很快这件事登上了《纽约时报》,被称为“希尔顿的白袜子事件”。似乎这有点小题大做,但管理层说,希尔顿酒店正是用服务细节打动了每一位客人的心,谁忽略了细节就等于给这块金字招牌抹黑。
其实,酒店在经营上没有使什么高招、怪招,他们绝不在规定的服务水准面前停滞不前,而是进一步挖掘,抓住大量别人不在意的、不起眼的细节,坚持不懈地把服务延伸到方方面面,落实到点点滴滴,不遗余力地推向极致。由此可见,他们靠比别人更胜一筹的服务,赢得了顾客的心,酒店创造的奇迹也就不奇怪了。
航天员的“女替身”
在神七任务中,科研训练装备多、训练内容多、操作复杂且有一定危险性。于是,训练中心选拔出一支模拟航天员队伍,主要由教员、试训员和科技人员组成。先要考核装备,之后才是试训教员,在相关装备得到充分检验、教员试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程序和方法后,才开始进行航天员训练。这是一支特殊的航天服务队伍,他们的专业名称叫“飞船工程师”,飞船工程师在美国、俄罗斯被称为“随船工程师”,在中国给飞船工程师起了个很生动的绰号:航天员“替身”。
神舟七号有一位航天员女“替身”,女工程师名叫俞进。俞进已经有14年从业经历,由于长相年轻,有人羡慕地说:“刚毕业就担任这么重要的工作,太幸运了。”当俞进进入工作状态时,大家立即意识到,这是位专家。
每次进入飞船舱前,俞进都要穿上橘黄色的工作服,把一头长发盘起来,戴上专用的帽子,取下包括戒指在内的身上所有金属物品,还要给眼镜系个束缚带。
“我必须十分小心,稍不慎就会碰坏设备,即使是不经意掉了一滴汗珠在船上,都可能引起意想不到的故障。”
进舱的第一件事是加电、开灯,仪表依次亮起来后,就按测试模式一步步做。短则两小时,长则4个小时以上。
俞进说自己的工作就是为航天员服务的,这种特殊的服务,不允许有一点差错,所以,每一次出舱后她都会提出一些细节性的改进建议,上级根据飞船工程师的意见,在神舟七号飞船内也做了一系列改进:原来金属色的座椅变成了浅灰色,原本裸露的庞杂线路和设备已经用新型阻燃材料遮挡起来,舱壁的颜色也用浅咖啡色和深咖啡色区分出“天”“地”的感觉。
为了验证神七任务中航天员出舱程序,一项水下出舱程序验证试验在水下展开。航天员进行的所有训练,教员都率先体验,将操作的动作规范化并形成教材,再教给航天员。遇到有危险的训练时,教员更是亲力亲为,先行示范,在确保动作安全可靠后才教给航天员,哪怕冒着生命危险也在所不惜。该项训练复杂性高、难度大,接口关系多、现场人员多,必须处处时时细心谨慎。每一次训练前几天都要认真进行“双想”,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动作都要思考斟酌再三,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任何一个细节失误,都可能是灾难性的。美国挑战者号飞船的失事,主要原因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垫圈烧毁而导致的。
俞进每一次都叮嘱自己: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正是每一个细节百分之百的正确,才使得我们的航天工程每一次都完美成功。……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