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挖掘潜力,创造价值
企业实力在经营中交替作用,硬实力出现危机,必须靠软实力来改善和提升。在全球危机的大背景下,资源紧张的矛盾更加凸显。环境代价加大、劳动力成本增加,造成企业固定成本绝对上升;市场萎缩,产品价格下跌,同质竞争日趋激烈,迫使企业成本相对上升;环境变数、不确定性越来越高,把握的难度越来越大,随时都在挑战企业,使企业的风险成本也越来越高。企业要化解高风险高成本,必须推进软实力行动,围绕资源增值,加大工艺改进、技术升级、管理变革、价值创新的力度。挖掘资源潜力,就是激活员工创造力,使资源在增值跑道上迅速集结。别让员工“休眠"
受金融危机影响,许多企业不得不减产、停产,给员工放长假,完全进入“冬闲”或“冬眠”。其实,我并不赞同企业这种无为的过冬,企业应该利用这个难得的契机好好反省、调整自己,谋划危机过后怎么办,再遇到类似困难怎么办。日子好过的时候,往往一俊遮百丑,企业看不出、不重视自己存在的问题;经济危机恰是一面镜子,使企业存在的诸多不适应性问题完全暴露出来。企业就要抓紧时间,变压力为动力,发动员工找差距、查问题、堵漏补缺,群策群力做好各项工作,而不应该一“闲”了之。一句话,生产可以停,但员工的智能发挥不能荒废。
资源能否增值,取决于员工是否有所作为。人在企业资源要素中居第一位,要最大限度地提升资源价值,首先必须激活人的潜在创造力。管理粗放、资源利用不合理、资源闲置、劳动效率不高、消耗居高不下、费用控制不住,这些往往是员工不作为造成的,而通过精细严格管理、内涵挖潜、优化工艺、改进流程、创新产品来控制成本,将各种损耗和消耗降到最低,从而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则体现了员工的责任心和创造力。
成本是企业竞争力的直接体现,属于硬实力;成本又是支撑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根本,是资源整合的量化指标,如何有效削减成本,实现成本价值最大化,则取决于企业的软实力,即对资源的整合力、创造力。成本是硬实力,削减成本是软实力,创新成本是削减成本的最高形态。
在企业中,很多资源的浪费和闲置是由于员工“懒”造成的,比如边角余料,无心的员工总是随意裁切,或怎么顺手就怎么切,肯定是大块的材料裁起来更遂自己的意,当然,这样的后果必然是留下大量的边角余料,造成材料浪费、成本上升。有心的员工会精心裁切每一块材料,尺寸大小、裁切方法都会想得周全,不仅边角余料少,而且还会将边角余料收集起来作别的用途。
从另一面看,资源“休眠”是由于没有用它造成的,资源价值是建立在有用之上的。如何盘活资源,最大限度地提升资源的利用价值,就需要每名员工开动脑筋,用自己的创造力来完成。正如“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雨和山是常见的资源,经过用心创意和整合,就变成具有新价值的浪和桥,这就是我说的软实力。
以提高劳动效率、节省各种支出等传统的“加减法”来削减成本,只是对粗放管理的一个约束,虽有潜力,但空间有限,“挤”出的收益也越来越少。成本是支撑价值的根本,而最根本的削减成本的方法是注人创意,尽管这是个难点,但只要有所突破,就会取得长期、显著的效果,赢得至少三到五年的发展机会。
一个企业不在于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能整合多少资源。你拥有资源再多,但不知道用创意来提升资源的价值,就是一种浪费。比如,有的企业短短几年间就实现了基础信息化建设,累积了海量的数据,这些都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如果不能有效利用,只会形成占用IT资源的信息垃圾。因此,我以为,没有“休眠”的资源,只有“休眠”的员工,资源的闲置、浪费甚至紧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员工不作为造成的。
成本是形成价值的根本。企业最大的成本不是支撑价值的那部分投入,而是在创造价值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形或无形浪费。经济寒冬来了,一切进入萧条状态,如何避免资源呆滞,关键要激活人。俗话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资源潜力来自人的潜能,人的价值提升资源的价值,人的价值在于创造力。
世界企业委员会原常务主席罗伯特·威沃尔在《企业的根本战略》一书中写道:“企业的战略研究,必须把创造力研究放在首位,这个企业才会有生命力。”美《财富》杂志载文说,公司要想名列前茅,除了要有良好的管理、产品质量和财务状况外,还需要有一种不可缺少的要素,即创造精神。创新属于企业核心软实力,创新不仅是一种行动,也是一种态度,即对新思想、变化、风险乃至失败都抱欢迎、容忍甚至是积极态度的企业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必须渗透于企业的上上下下,才能发挥作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