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天才团队:如何激发团队创造力:the creative power of collaboration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104133
  • 作      者:
    (美)凯斯?索耶(Keith Sawyer)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天才团队:如何激发团队创造力》特点为:为什么硅谷能聚集如此多的高科技企业?为什么Google Earth如此成功?为什么IDEO总能引导设计潮流?获选为1-800-CEO-READ网站的经理人必读创新书首选,获选为《美国图书馆杂志》管理学/领导学的最佳商业图书。
展开
作者简介
  凯斯·索耶,华盛顿大学教育与心理学副教授而且是研究创造力的全球顶级专家之一。索耶副教授著作颇丰,已经著书9本,发表50多篇科学文章,并广为引用。他将科学专才与个人很强的创造力实践背景结合在一起。他的研究得到了CNN、福克斯新闻、《时代》杂志和其他媒体的报道。他是一个很受欢迎的演讲者,为全球各地的企业、协会和大学做创造力和创新的报告。
  汤超颖,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教授。讲授组织行为学、团队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曾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和中国科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任摩托罗拉公司外聘培训师14年。近年从事创新团队研究,致力于设计与开发创新团队诊断工具。
  高鹏,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教授,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讲授创业管理课程。参与多项国家级与省部级课题,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几十篇,曾获中国科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奖励。近年研究主题包括科研组织的团队与人才管理。
展开
内容介绍
  未来的创新型公司需要哪类领导者?在创新型的组织中,领导者的基本任务是让员工和组织的创造潜力得到最好的发挥。不幸的是,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公司的创新取决于一些杰出的、有创造力的发明者和企业家。也就是说,管理者将雇佣最有创造力的员工,或者将一部分有天赋的员工培训成为最具创造力的人,如此而已。对于组织的其它人而言,不存在什么创造力,多数的员工只需要在重复的、非创新性任务上开展有效率的工作即可。
  本书中介绍了最新的研究,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种谬论。在创新型公司里,除了令人敬仰的少数天才外,每个人都参与创造。创新研究者发现创新从来都不是由一个独立的个体所带来的。相反,创造力依托于社会,最重要的创造性的灵感来自于合作性团队。成功创新的公司有能力将来自诸多团队的合作性创意转化为某个产品。成功创新的公司与客户、供应商和重要的业务伙伴建立了强有力的密切联系。在创新型的组织,领导者必须致力于提高每个人的创造力,他们的创造力必须加以交汇,带来组织整体的成功。
  然而,不是所有的团队都能成功地从事创造。团队的心智可能具有历史延续与偏好渐进创新、害怕突破性创造的倾向。在《天才团队:如何激发团队创造力》中,作者提及的一些研究已经证明了成功的、创新型团队的特点,以及哪类团队会简单地强化现有的秩序,更容易对创造力造成妨碍。例如,比之于大家开心、相处快乐的团队,有争议和异议的团队常常更富有创造力。如果团队中的成员过于关心一致性和团队中的和气,就很难有创造力。
  对于所有的组织,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组织,创造力管理的难点在于平衡真正的创新所需的个体贡献与团队合作。我希望通过本书传达这方面的研究:如何平衡个体主义与团队合作,使组织的创新最大化。欢迎你也与我们一起面对这一激动人心的挑战。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书是关于人类最奇妙经历的迷人评述。
  ——著名心理学家、“心流”理论创始人米哈伊·希斯赞特米哈伊
  在这本令人振奋的书中,凯斯·索耶颠覆了我们对创造力、创新和天才的看法。
  ——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多元智能理论创始人霍华德·加德纳
  《天才团队:如何激发团队创造力》是那些需要改进团队建设、需要将自己的组织带进更高阶段,或者要将所在城市或地区变得更有创造性和令人兴奋的人必须要阅读的。如果你想了解创意的产生过程或者想提供自己的创造性能力,那么这就是专门为你准备的一本书。
  ——世界领先的社会理论家、畅销书《创意经济》的作者理查德?弗罗里达
  创造力是可以被计划的。凯斯·索耶花费了数年研究爵士乐队和即兴戏剧表演,发现了创造力的这个共同原则。他在本书中与大家分享了所有你想了解的与创造力有关的秘密,而又那么的有意思、深刻兼具实际指导意义。
  ——奇普·希斯和丹·希斯,畅销书《让创意更有粘性》的作者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部分:合作型团队
  第1章 合作的威力
  1903年12月17日,凛冽的寒风吹打着北卡罗来纳州的海岸,奥维尔?莱特(Orville Wright)驾驶着手工制作的飞行器以时速27英里迎风起飞,当时海岸沙滩救生站的五位救生员目睹了这一过程。12马力的引擎支撑飞行器飞行了12秒,之后降落在离起飞点100英尺的地方。接着,奥威尔和他的哥哥威尔伯(Wilbur)又轮流试飞了三次,最长的一次持续了59秒,行程825英尺。当时没有新闻界人士在场,奥威尔把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让一位救生员帮忙拍照。照片中,飞行器刚脱离跑道2英尺高,威尔伯站在离机翼不远的地方,身体后倾,仿佛被这一壮举震呆了。这张照片成为历史上有关创新最著名的照片。
  这两名来自俄亥俄州代顿市(Dayton)的自行车技师是如何超越拥有充裕资金的顶级科学家们,制造出第一架飞行器的呢?莱特兄弟充分利用了合作的力量:他们频繁地沟通交流,并肩作战,促使了创新的出现。后来威尔伯还透露:小时候,哥哥和我就一起休息,一起玩耍,一起工作,甚至一起思考,商讨想法和灵感。这意味着几乎所有的创意都是来自共同交谈、商议和讨论。
  莱特兄弟的日记详细记载了他们的合作历程,也显示莱特兄弟不是依靠单打独斗获得成功的;相反,合作带来接连不断的创意,而且前一个创意点燃了后一个创意。他们花了四年时间,仔细研读了所有记载鸟类飞行和滑翔机设计的文献,并于1900年首次踏上去基蒂霍克村(Kitty Hawk)的旅程。每次试飞后,他们都对飞行器做出改进。到了那年的第一季度末,他们终于能安全飞行了,其中好几次飞行高度都超过了300英尺。
  在1901年第二次去北卡罗来纳州的旅途中,他们发现机翼的升力不足以满足飞机在整个航程的需要。冬季回到代顿市后,他们制作了一个6英尺长的风洞,还安装了一个与汽油发动机相连的大功率风扇。这期间,他们总共测试过设计的200种机翼。
  1902年,当他们第三次去基蒂霍克村时,对飞行已经驾轻就熟了,每天能飞行50次甚至更多。但他们也发现了一个意外的问题,即众所周知的“逆偏航”  adverse yaw):当翘起的机翼左转或右转时,飞行器便失去控制而过度倾斜,致使机翼的顶端径直俯冲向地面(莱特兄弟称之为“挖井”)。要安全飞行,必须得解决这个问题。为此,他们增设了一个垂直的机尾,这起了一定作用,但有时仍难免会横冲直撞。一天,奥威尔告诉威尔伯一个新创意:改造垂直的机尾,由一个控制器来驱动它。威尔伯建议把控制机尾的新电缆绑在机翼扭曲操纵装置上,这样控制器就能够同时驱动两个调节装置。这种由合作引发的顿悟是解开谜团的最关键一步:通过添加机翼扭曲操作和一个可移动的机尾,他们掌握了控制滑翔机的方法。到此为止,他们已经为动力飞行做好了准备。
  1903年,他们设计了自己的汽油发动机和螺旋桨,并扩大飞行器的规模以支撑增加了的机重。为更好地控制,他们又添加了一个垂直尾舵,进一步改善了飞行器的设计。九月份他们第四次抵达北卡罗来纳州,并花了10月和11月份整整两个月的时间来解决一些不断出现的小问题。最终,在12月末那个寒冷的冬天,他们进行了首次持续的、有动力的可操控飞行。
  无形的合作
  莱特兄弟身边的人目睹了他们两人形影不离,花费数天时间讨论的过程,而且莱特兄弟日记的每一页也记述了这种合作,但很多创造性的合作几乎是无形的。然而,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些无形的和没有书面证据的合作揭示着团队创造力的秘密。
  山地车的发明是“无形合作”最典型的案例。没有人确切知道这项发明起源于何时何地,、可能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加利福尼亚州马林郡(Marin County)。在那个年代,公路自行车竞赛在美国重新得以流行,而马林郡则是自行车竞赛的圣地。比赛淡季,一些自行车手为了找乐子,会骑车穿越在台姆帕斯(Tamalpais)山的泥泞小路,当地人称这座山为台姆山(MountTam),它比旧金山湾高2571英尺。由于崎岖山路上的树根和岩石极易毁坏这种价格不菲的自行车,车手们不得不到修车厂寻找被废弃的三四十年代生产的自行车轮胎,因为这种富有弹力的厚实的轮胎能够应付崎岖的山路。自行车手们发现当他们从一条两边布满橡树和红杉的小路上飞驰而下时,向下的冲力一时很难控制,自行车会以非常危险的速度垂直下降1300英尺。
  当时,老式的思汶(Schwinn)结构自行车并不是为崎岖不平的山路设计的。当自行车撞击到大的岩石时,大多数会散架变形。当地一位车手文迪蒂(Vendetti)曾一头撞到路旁的树干上,这棵树因此被戏称为“文迪蒂的脸”。当然,还有一些问题,老式自行车的刹车闸因频繁使用而摩擦生热,上面的润滑油会很快挥发,车驶过的地方就留下一串烟雾。每次在山上骑一趟下来后,车手们不得不重新装满润滑剂(这条路也因此而被称作“重整之路”)。而且,旧式自行车没有变速器或传动装置,因此骑车上山几乎是不可能的。
  1974年12月1日,三位来自库帕提诺市(Cupertino)(距马林南部75英里)的车手,到马林郡参加一场越野车比赛,他们自称是“翌日污垢俱乐部(Morrow Dirt Club)”。他们骑着旧式的低压轮胎自行车,但做了一些不同的改进:在自行车上安装了变速器和复合齿轮,手把也被改造成更具控制力的类似于牛角的形状,目前这一手把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这样的改进是马林郡的自行车手们从未见过的,很快他们竟相效仿。几乎与此同时,在科罗拉多州出现了厚实轮胎的自行车。科罗拉多州美景众多、山路崎岖,是骑自行车的理想去处,特别是从科罗拉多州到阿斯彭(Aspen)的“珍珠通道(Pearl Pass Road)”。几年后,五位来自马林郡的车手骑着改进后的自行车参加“珍珠通道”的比赛,他们的成绩让当地的车手们望尘莫及,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带来了新创意。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些喜欢机械的车手开始以组装定制山地车为生,并且因为口碑不错,生意兴隆。1979年,加里?费希尔(Gary Fisher)和查理?凯利(Charlie Kelly)开设了第一家山地车公司,他们手工制作的自行车卖到了1 400美元。尽管价格昂贵,购买者却蜂拥而至。仅仅几年间,大型自行车公司就竞相从事这项业务。到1986年,山地车的销售量已经超过了公路自行车。十年前,只有区区几百人听说过山地车;十年后,也就是到了1996年,山地车已经成为一项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项目。
  加利福尼亚州和科罗拉多州的早期自行车手们并没有对自行车进行不断改进的计划,更别说组建一个新产业了,他们的活动仅仅是为了兴趣。但是,初始创新之后发生了一系列意外的事情。“翌日污垢俱乐部”的车手们设计了变速器和新式车把,马林郡的车手发明了不怕热的车闸,还有一些车手独立设计了抵抗巨大撞击的结构。这之后,另外一些人开发了大规模的生产制造技术和市场策略,并不断改进山地车以吸引美国的主流消费者群体。很快,包括顾客、自行车手和通勤者在内的人都竞相购买山地车,至此,许多人共同完成了山地车从设计到销售的整个过程。山地车起源于马林郡,然后在科罗拉多州得以发展,它是众多无形的长期合作所促成的产物。
  莱特兄弟的贡献有目共睹,今天的航空业依然是通过无形合作才得以蓬勃发展。莱特兄弟最重要的创意是机翼弯曲装置和可移动的垂直机尾控制飞机,很快其他飞行家又有了新的创新,也就是副翼(副翼是位于机翼后缘上具有回转上升和下降功能的分离翼面)。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初,莱特兄弟的大部分创意已经被更好的技术创新取代了。
  我们痴迷于凭借个人聪明才智改造世界的传奇故事,但是依靠个人天赋只是一种神话,事实上是天才团队带来了突破性的创新。当我们联合起来时,创造力才会散发勃勃生机,进发出智慧的火花。总之,集体力量比个体力量之和更强大。
  合作推动创新,因为创新常常源自一系列的智慧火花,而不是一时突发奇想。莱特兄弟提出了许多小创意,每一个创意对于第一架动力飞机的成功都至关重要;只有当众多独特的创意整合到一起时,山地车在商业上才是可行的。这两个故事显示了团队合作是如何打磨和完善原始创意的。
  爵士弗雷迪
  20世纪50年代,当科学家们首次关注创造力时,焦点是那些孤独的创造性人才。尽管这些研究给了我们一些重要的启示——具有较高创造力人才的智商要略高于一般人,但未必都是天才,未必更善于提出创意。然而20世纪90年代早期,继续采用这种方法研究创造力不可能再有任何突破。我们逐渐认识到。即使最出色的创造力测试,也无法预测哪个孩子长大后能成为最有创造力的人;甚至最为丰富的小学课程似乎也不能对一个孩子若干年后的创造能力产生深刻的影响。我和同事们意识到需要新的研究方法来解释如何产生创造力,如何开发个人的创新潜能。
  心理学家在接受专业教育时,被要求关注个体创造力,因为我们的文化认为个体是创造力的源泉。然而令人吃惊的是,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研究结论恰恰相反。我们逐渐发现曾经认为源于个体天才的创造力,事实上产生于无形的合作,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创新都来自这种合作。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合作型团队
第1章 合作的威力
每个创意火花都来自某个个体吗?
第2章 即兴创新
成功的合作应该是什么形式的呢?最具创造力的想法源于何处?
第3章 团队心流
我们如何才能创造条件推进团队创造力呢?什么样的环境会有利于团队创造力?
第4章 从群体思维到团队创造力
团队也有它消极的一面,如何确定一个团队是天才团队?

第二部分:合作型心智
第5章 灵感火花
创造性顿悟和团队创造之间令人吃惊的联系。
第6章 长期合作
日常合作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有多大?如何利用团队创造力将你的顿悟转化为有意义的创新呢?
第7章 交谈与心智
对话是如何促进团队创造的?

第三部分 合作型组织
第8章 即兴型组织
什么样的组织适于创新的产生呢?
第9章 合作型网络
跨公司的外部合作型网络有什么特征?如何挖掘合作网的潜力呢?
第10章 顾客合作型网络
eBay和Google Earth何以如此成功?
第11章 创建合作型经济
如何更好地促进合作网的发展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