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化ERP系统功能越来越强大的同时,系统的复杂度也日益增加。通常地,功能强大的商品化ERP软件提供数千个可配置的参数,通过对这些参数的配置及调整,使ERP系统获得了较广泛的行业适应性,ERP系统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允许实施ERP的企业针对企业内外部各种可能的变化做出及时的响应。某些:ERP软件供应商(如BAAN)通过提供动态建模工具,基于企业参考模型和(或)可复用的业务组件,通过对企业组织架构、业务功能、业务处理流程、业务规则等的建模,以渐进的方式得到能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的可运行的ERP系统实例,当业务需求变化时,通过进一步对企业相关模型的调整,使信息系统能继续对变化后的业务提供支持。另外,绝大多数的ERP厂商都提供了对系统二次开发的平台工具,方便实施ERP系统的企业根据实际需求对系统进行客户化定制。然而,众多企业的ERP实施经验表明,功能强大的可灵活配置的ERP产品一旦实施完毕,其中的业务流程、业务规则、信息联系就被固化下来,在运行维护阶段很难做出持续调整,不适应企业业务流程持续改进的客观需要。
我们在过去多年来的企业信息化实践中切实地体会到: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独特的管理需求特点,不同行业之间管理需求的差异性更大,这种差异性体现在物料特性、制造流程、产品分销直至客户管理的各个方面,物料自身的物理、化学特性的差异又可能对生产过程、采购管理等业务领域带来直接影响。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到今天,行业细分需求特点日益明显。制造业企业客户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财务管理、进销存管理,更要求对生产制造过程进行现代化管理,以提高核心竞争力。而这方面的需求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同样是制造业,机械、电子、医药、冶金、化工、纺织、汽车等对ERP软件的要求是不同的。即使同为汽车行业,总装厂、零部件厂、毛坯厂对软件功能的要求也各有不同;同为纺织行业,棉纺织厂、印染厂、针织厂和服装厂之间差异也很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