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管理会计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234909
  • 作      者:
    李玉萍主编
  • 出 版 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管理会计学》吸收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管理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主要研究成果,系统阐明了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实用操作技术。全书共分为4篇11章,包括基础理论篇2章,作业成本计算篇2章,规划决策篇3章,控制与评价篇4章。其中,尤其是将从成本控制角度结合价值创造提出的作业成本法和从业绩评价角度结合战略管理提出的平衡计分卡融为全书的两条突出的主线,反映现代管理会计发展方向和创造价值的环境、能力和途径。
    《管理会计学》内容新颖,论述富有启发性,各章均附学习目标和情景案例,贴近现实,章末提供大量讨论题,所以《管理会计学》不仅适合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教学,还可以作为广大实务工作者自学、研究管理会计的重要参考书。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篇 总论
    第1章 导论:管理会计的作用、历史及发展方向
    1.3 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
    1.3.3 管理会计的停滞
    到1925年之前,现今运用的所有管理会计实践都已经发展起来了:人工、原材料和一般性管理费用的成本计量,现金、收入和资本预算,弹性预算,销售预测,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内部转移价格,部门绩效指标。这些实践曾经为了满足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的企业中管理者的信息和控制需要而发展。但到了1925年,这种发展似乎停滞了,也许是因为后半个世纪里出现的企业都是杜邦和通用汽车模式,管理会计方法失去了继续创新发展的动力。
    然而,尽管组织形式没有发生重大变化,1920年以后产品的多样性和生产过程的复杂性仍然在持续。因此,对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以及有效的过程控制的需要对公司的管理会计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管理会计系统无法与产品和过程技术的变革发展相适应,最终导致扭曲的产品成本、不及时且过分综合的过程控制信息、不能反映企业经济状况变好或变坏的短期绩效指标。
    管理会计停滞的一个原因是,20世纪经济危机之后,外部财务会计报表在企业中占据了统治地位。由于掌握公司有价证券的外部公众越来越多,资本市场会发生周期性的危机,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需求不断增长。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各个企业恪守规范化的会计程序和规则,此即“公认会计原则”制定和实施的主要原因。“公认会计原则”的形成和发展,标志着财务会计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代财务会计阶段。审计人员和法规制定者们的注意力放在如何对财务报表的使用者们负责上,因此更偏向那些基于客观、公正、已经确认的财务交易的保守财务政策。当审计人员评估销货成本和存货价值时。会坚持以公司分类账上记录的历史交易数据作为依据。而且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应当具有一致性,以过去的同一事项为依据编制。例如,存货账目下记录的总价值都是根据存货分类账的记录得来的,即使计算存货成本的程序扭曲了单位产品的成本或者造成了不同产品之间的交叉补贴,总的财务报表上也不会体现出来。因此,企业用一些简单的方法把直接成本和期间成本分配到产品上。
展开
目录
第1篇 总论
第1章 导论:管理会计的作用、历史及发展方向
1.1 管理会计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1.1.1 问题
1.1.2 挑战
1.1.3 机遇
1.2 管理实践与管理科学是管理会计发展的内在动因
1.2.1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古典管理理论
1.2.2 20世纪30年代的行为科学理论
1.2.3 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的现代管理理论
1.2.4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的战略管理理论
1.2.5 20世纪80年代的系统管理思想和权变管理思想
1.2.6 20世纪90年代的流程再造理论
1.2.7 20世纪90年代末的柔性管理理论
1.3 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
1.3.1 管理会计的形成
1.3.2 管理会计的发展
1.3.3 管理会计的停滞
1.3.4 管理会计系统的过时
1.3.5 管理会计的新动力
1.3.6 管理会计的展望
关键术语
讨论题
第2章 现代管理会计基本理论
2.1 管理会计的概念、内容与框架
2.1.1 管理会计的概念
2.1.2 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2.1.3 管理会计的框架
2.2 管理会计的目标
2.3 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
2.3.1 多层会计主体假设
2.3.2 持续经营假设
2.3.3 适度分期假设
2.3.4 多种计量假设
2.4 管理会计的对象
2.5 管理会计的职能
2.6 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2.6.1 相关性
2.6.2 效益性
2.6.3 时间价值
2.6.4 配比性
2.6.5 稳健性
2.7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2.7.1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2.7.2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2.8 管理会计师职业及其职业道德
2.8.1 管理会计师职业及其考试
2.8.2 管理会计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2.8.3 职业道德冲突的解决
关键术语
讨论题

第2篇 作业成本计算
第3章 作业及作业成本性态分析
3.1 作业成本法及作业成本性态分析基本理论
3.1.1 作业成本法必要性分析及形成与发展
3.1.2 成本性态分析的含义
3.1.3 成本性态分析的基本假设
3.1.4 成本性态分析的意义
3.2 作业能力、资源耗用及成本性态
3.2.1 作业能力
3.2.2 资源耗用
3.2.3 不同资源供应方式下的成本性态
3.3 作业成本性态分析
3.3.1 作业成本性态分析中的成本分类
3.3.2 作业成本性态分析的假设及意义
3.3.3 作业成本性态模型
3.4 混合成本及其分解方法
3.4.1 混合成本的分类
3.4.2 混合成本的历史成本分解法
3.4.3 混合成本分解的其他方法 
……
第4章 作业成本计算法与变动成本计算机法

第3篇 规划决策系统
第5章 本量利分析:管理计划的工具
第6章 短期经营决策
第7章 长期投资决策

第4篇 控制与评价系统
第8章 全面预算管理
第9章 成本控制制度
第10章 责任会计
第11章 平衡计分卡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