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劳动经济蓝皮书.2009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580795
  • 作      者:
    杨河清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首先,这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外在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劳动者的劳动社会环境受到了来自国际化、一体化趋势的深刻影响。一方面,知识经济化、信息化、社会高龄化等正改变着各国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环境,引发了许多诸如劳动条件下降、失业增加、劳动文化冲突、劳动力市场歧视、人才的不平衡流动、弱势劳动者被排斥等新的劳动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强调通过劳动来实现劳动者的自我价值和不断提高其工作生活质量的理念也正在逐步被世人所接受,即如何使劳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优化组合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如何妥善解决上述劳动社会问题将直接关系到国家、政府和公众的切身利益。这就要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加强对劳动经济各个分支领域的系统性和综合性研究,以应对日趋复杂的劳动社会问题。<br>    其次,这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变革。市场竞争机制在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劳动者的劳动社会条件,出现了许多新的劳动社会问题。比如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解决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如何建立健全劳动法律体系,保持良好的劳资关系;如何通过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减少贫富差距;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如何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如何保障弱势群体的劳动权益等。这些都涉及了国家和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是我国目前和今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而这些问题恰好又是劳动经济学及其他劳动相关学科所要研究的核心和重点问题。上述问题并非是单独和孤立的,只有采用综合的、系统的方法,集合各方面的研究硕果和宝贵经验,才能更为有效地解决,因而重视开展针对劳动经济有关问题的综合性研究十分必要和迫切。<br>    最后,这有助于奠定国家持续健康发展的民生基础。对劳动力市场供求问题、劳动力流动、就业、劳动者保障、工资与收入分配、劳动关系、培训与开发几个主题的关注,表达出我们如下的愿望,即对我国劳动经济问题的思索和研究应更切合现实的需要,更符合我国的国情,更易于真正揭示问题的本质属性。在世界各国普遍开始重视劳动经济有关问题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趋势下,我国有必要顺应形势积极借鉴,在大力发展经济、推进自足创新建设的同时,夯实国家持续发展的民生根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蓄积动力和能量。<br>    撰写《中国劳动经济蓝皮书》,对我们而言,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较之其他相关书籍,我们希望《中国劳动经济蓝皮书(2009)》能在内容深度、覆盖广度、信息时效、思想高度等方面有所平衡和见长,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普适于大众读者和专业读者。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是理论创新的根本源泉,也是劳动经济的理论研究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巨大动力。《中国劳动经济蓝皮书(2009)》就是我国劳动经济领域理论界与实务界同仁紧密合作的产物。作为编者,我们深知自身承担的使命和责任,我们将保持热忱,为更好地履行职责而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
展开
精彩书摘
    同时,我国各个区域的劳动力供求状况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劳动力供给在大城市压力比较大,然而在我国西部地区却呈现出某类劳动力紧缺的现象。这种区域之间的劳动力供给失衡一部分原因是受劳动力自身的观念影响,另一部分原因是由区域之间的制度分割因素造成的,主要表现在城乡劳动力流动上。<br>    3.劳动者之间劳动工时供给失衡<br>    由劳动力的工时供给情况的分析表明,我国大部分的劳动力周工作时间远远超过周平均40小时的水平。近来媒体关于“过劳死”现象的报道也日益增多,这些都表明我国有一部分人群处于过度劳动状态下,这种状态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据杨河清(2008)等人对北京地区员工过度劳动状况的调查表明,26.3%的调查对象处于过度劳动的“红灯”危险期,35.3%的调查对象处于“红灯”预报期,38.4%的调查对象处于“黄灯”警告期,逾65.1%的调查对象表示工作状态紧张(含非常紧张和紧张两项内容)。过度劳动不仅影响劳动者自身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谐。比如,过度劳动对就业产生挤出效应,王艾青(2007)指出,由于我国很多行业的小时工资水平太低,导致众多劳动者只能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来达到一定的收入水平。这种结果的表面现象是虚假的较高日工资水平,在高工资水平下会造成就业的挤占;而程连升(2005)等人通过调研分析发现,由于超时加班,我国经济因此减少了7 800万个标准就业岗位,就业弹性系数平均降低8.5个百分点。另外,过度劳动除了对就业产生极大的挤出效应,也会对消费、经济产生负面效应。过度劳动、加班影响了人们闲暇的时间,从而影响人们消费,最后影响一国经济,甚至有可能产生恶性循环,导致失业。<br>    五、未来我国劳动力供给的趋势预测<br>    前面我们系统回顾了劳动力供给的历史与现实状况,剖析了影响劳动力供给的诸多影响因素。由于劳动力供给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弄清我国未来劳动力供给趋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基础,也是认识国民经济运行中许多重大问题的前提,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对未来我国劳动力供给的趋势作一简要分析。<br>    劳动力供给预测是根据现有人口状况以及影响现有人口发展的各种因素,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未来形成劳动力供给所作的预测。通常来说劳动力供给主要包括3个步骤:一是对劳动力资源的预测,.即对劳动适龄人口的估算。对未来劳动力资源的预测,主要采用的是人口预测的方法,如以区域人口发展模型以及以某一年的人口数据为基础,利用死亡率,扣除劳动适龄人口中非就业人数,加上非劳动适龄人口中的参与劳动人口数求得。二是对劳动参与率的估计。对劳动参与率的估计,主要是从影响劳动参与率的各种因素出发,考虑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影响劳动参与率的各种因素发展趋势,对各个年龄组的劳动参与率的未来发展情况作出主观判断。由于劳动力供给是由劳动力资源与劳动参与率共同决定,因此,当估算出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参与率后,最终我们能预测未来劳动力供给状况,即劳动力供给量一劳动力资源×劳动参与率。
展开
目录
第一章劳动力供给<br>一、相关理论回顾与评述<br>(一)国外文献的回顾与评述<br>(二)国内文献的回顾与评述<br>二、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br>(一)人口规模与结构<br>(二)劳动者的工作偏好<br>(三)经济发展水平<br>(四)经济结构<br>(五)经济周期<br>(六)市场失业率<br>(七)制度<br>(八)人口迁移流动<br>三、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历史变动情况<br>(一)劳动力资源的总量变动<br>(二)劳动参与率的变动<br>(三)劳动力的工时数量情况<br>(四)劳动力资源结构的变动情况<br>(五)劳动力资源的素质情况<br>(六)劳动力的城乡迁移情况<br>(七)城镇劳动力供给情况<br>四、金融危机下我国劳动力供给的现状和问题<br>(一)金融危机下劳动力供给的现状<br>(二)存在的问题<br>五、未来我国劳动力供给的趋势预测<br>(一)未来我国劳动力资源预测<br>(二)未来我国劳动参与率预测<br>(三)未来我国劳动力供给预测<br>(四)总结<br>参考文献<br>第二章劳动力需求<br>一、劳动力需求的相关理论<br>(一)经济增长与劳动力需求<br>(二)行业类型与劳动力需求<br>(三)消费与劳动力需求<br>(四)进出口与劳动力需求<br>二、我国劳动力需求状况的实证分析<br>(一)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简要回顾<br>(二)我国经济增长与劳动力需求的实证分析<br>(三)我国行业类型与劳动力需求的实证分析<br>(四)我国消费状况与劳动力需求的实证分析<br>(五)我国进出口状况与劳动力需求的实证分析<br>(六)我国民营经济发展与扩大劳动力需求<br>三、金融危机对我国劳动力需求的影响<br>(一)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的就业形势<br>(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的劳动力需求<br>四、扩大劳动力需求的主要对策<br>(一)国外扩大劳动力需求的主要对策<br>(二)我国扩大劳动力需求的对策建议<br>参考文献<br>第三章劳动力流动<br>一、劳动力流动问题的文献回顾<br>(一)国外劳动力流动的相关理论<br>(二)国内劳动力流动的文献回顾<br>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劳动力流动的阶段与政策演变<br>(一)第一个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初期)<br>(二)第二个阶段(改革开放之后的劳动力流动)<br>三、我国劳动力流动的规模变动与现状特征<br>(一)我国劳动力流动的规模变动<br>(二)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现状与特征<br>四、我国劳动力流动的未来趋势<br>(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br>(二)城镇地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br>(三)其他因素的可能影响<br>五、劳动力流动的中外比较<br>(一)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及劳动力流动的转移过程<br>(二)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流动和城市化<br>(三)转型国家的劳动力流动<br>(四)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特殊性<br>参考文献<br>第四章工资与收入分配<br>一、工资与收入分配理论概述<br>(一)国外工资与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发展<br>(二)国内工资与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发展<br>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发展<br>(一)1949—1956年,新中国初期的收入分配政策<br>(二)1956—1978年,实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制度<br>(三)1978年至今,进入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阶段<br>三、我国工资与收入分配的状况<br>(一)改革开放以来的工资与收入分配状况<br>(二)2008年我国工资与收入分配现状<br>(三)完善我国工资与收入分配政策的几点建议<br>四、我国工资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问题<br>(一)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br>(二)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br>(三)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br>(四)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br>五、金融危机对我国工资与收入分配的影响<br>(一)金融危机对一国收入分配的影响机理<br>(二)金融危机给我国工资与收入分配领域带来的突出问题<br>(三)金融危机下我国工资与收入分配的政策选择<br>六、未来我国工资与收入分配的发展趋势<br>(一)参考因素<br>(二)收入分配预测<br>参考文献<br>第五章劳动者保障<br>一、劳动者保障的理论渊源与流派<br>(一)劳动者保障的理论渊源<br>(二)劳动者保障的理论流派<br>二、劳动者保障制度的变迁与评估<br>(一)劳动者保障制度的变迁<br>(二)劳动者保障制度的评估<br>三、劳动者保障的现状<br>(一)健康保障的现状<br>(二)养老保障的现状<br>(三)就业保障的现状<br>(四)安全保障的现状<br>四、劳动者保障的问题与难点<br>(一)健康保障的问题与难点<br>(二)养老保障的问题与难点<br>(三)就业保障的问题与难点<br>(四)安全保障的问题与难点<br>五、劳动者保障的最新进展<br>(一)金融危机下的就业保障政策变化<br>(二)《社会保险法(草案)》的热议<br>(三)新“医改”征求意见方案的反馈<br>(四)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争论<br>(五)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br>(六)安全保障政策法规的完善<br>(七)相关理论研究<br>六、劳动者保障发展的趋势分析<br>(一)健康保障发展的趋势分析<br>(二)养老保障发展的趋势分析<br>(三)就业保障发展的趋势分析<br>(四)安全保障发展的趋势分析<br>参考文献<br>第六章劳动关系<br>一、劳动关系的发展历史与理论阐述<br>(一)劳动关系的发展历史<br>(二)劳动关系的理论阐述<br>二、我国劳动关系的历史沿革与相关问题研究<br>(一)我国劳动关系的历史沿革<br>(二)我国劳动关系相关问题研究<br>三、我国劳动立法回顾与主要政策法规阐述<br>(一)1949—2008年劳动立法回顾<br>(二)主要劳动法规阐述<br>四、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现状与实证分析<br>(一)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的主要特征<br>(二)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的实证分析<br>第七章就业与失业<br>第八章公共就业培训<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