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项导向审计模式时代的审计环境使得注册会计师可以花费适当的时间对被审计单位的账簿记录进行详细审查,它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的时期内可以实现查错揭弊的审计目标。但以现代审计理论和方法的视角来看,账项导向审计模式不对内部控制及其有效性进行了解和测试,只是围绕会计账表进行详细审查,既费时费力,又无法验证账项、交易的完整性,注册会计师很难据以得出可靠的审计意见,审计结论存在很大隐患。随着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对被审计单位会计账目进行详细审查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变化了的审计环境客观上要求对账项导向审计模式进行改进。注册会计师审计开始转向以财务报表为基础进行抽查,审计方式由顺查法改为逆查法,即先通过审查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再有针对性地抽取凭证进行检查。在此阶段,抽查的数量很大,但由于采取判断抽样为主,注册会计师仍难以有效地揭示企业财务报表中可能存在的重大错弊。
(二)内控导向审计模式
20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所有权与经营权进一步分离,经济业务的性质日益复杂,数量急剧增加,会计账目越来越多。为了适应管理的需要,企业开始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财务报表的外部使用者越来越关注企业的获利能力。与此相适应,审计关注的焦点是获利能力,审计目标也逐渐从查错揭弊发展到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账项导向审计模式在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面前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过多的人工成本降低了注册会计师的边际收益率。1938年,美国发生了麦克森·罗宾斯公司破产案件,对该公司进行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受到牵连。该事件不仅削弱了公众对审计的信任,也暴露出审计方法和程序方面存在的弊端。为了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必须寻找更可靠的、更有效的审计模式。
经过长期的审计实践,注册会计师发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会计数据产生的原因,会计数据则是内部控制制度运行的结果。如果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财务报表发生错报的可能性就小,从而实质性程序的范围就可以相应缩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