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战前中国经济的增长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8067379
  • 作      者:
    (美)托马斯?罗斯基(Thomas G. Rawski)著
  • 出 版 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托马斯·罗斯基(Thomas G.Rawski)是美国匹兹堡人学经济学和历史学教授,著名中国问题专家。他师从德怀特·铂金斯教授,于1972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多年来致力于中国经济和历史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他为世界银行撰写的《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EconomicGrowth and Employment in China),是世界银行第一份关于中国经济的研究报告,被翻泽成了多国文字广为传播。他在《政治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过数十篇论文,有多部有关中国研究的专著问世,并曾担任世界比较经济学会主席等职务。
展开
内容介绍
  长期以来,大多数的学者都认为:由于外国入侵、战乱频发等原因,近代中国的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然而作者通过考察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问中国在制造业、农业、金融业、交通通讯,以及固定投资等方面的状况,并研究了私有部门和公共部门、生产和消费、货币和存款等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之后,有力地反驳了这个被普遍认同的观点。作者认为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的数十年间,尽管中国的经济发展稍落后于当时的日本,但也获得了不可忽视的巨大的进步。
展开
精彩书摘
  本书研究的是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以下简称战前)半个世纪的经济增长,主要关注近代部门的发展。近代部门是指经济活动建立在从国外引进产品、原材料、技术及制度安排基础之上的部门。棉纺织厂、铁路及轮船运输、西式商业银行,将作为研究近代部门运作的典型例子在本书中予以考察。战前中国经济的增长,在政治与经济极度不稳定的情况下取得了很大成果,其规模和影响与同时期其他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如日本十分相似。
  此时中国经济变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近代银行和工厂聚集的城市。新旧企业间的有力互补,意味着近代部门的发展有助于中国经济中已长期存在的传统部门。主要发生在中国沿海城市的近代部门变革给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带来了显著的提高,以至于全国人均实行产出与消费水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1937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数十年间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与提高。本书旨在分析中国战前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化的程度与范围,考察近代部门与传统部门之间的关系,并揭示战前经济发展对战后中国经济格局的影响。
  近代中国经济增长的开端可追溯至19世纪90年代。当时三种主要的新型经济形式——火车及轮船运输业、工厂工业和商业银行业,首先得到显著发展。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战前中国经济:概览
一、本国和外国经济力量
二、私有部门和公共部门
三、军阀主义和中国经济
四、中国的市场结构
五、战前中国经济的本质

第二章 制造业
一、工业企业家的来源
二、战前工业化的规模
三、空间分布、部门结构及企业所有权
四、棉纺织业
五、火柴工业
六、战前中国工业化进程

第三章 银行业与货币系统
一、货币、金融与经济
二、晚清中国货币系统
三、主要银行机构
四、金融变迁与经济
五、结论

第四章 交通与通讯
一、交通通讯条件改善的经济影响
二、水上运输
三、铁路
四、其他交通通讯方式
五、战前中国经济运输强度
六、交通、通讯与经济发展
七、新旧两类运输方式间的互补性
八、总结

第五章 投资
一、近代化的固定资本投瓷
二、非近代化固定投资:推断性估计
三、战前中国经济的投资与存款:总体效果
四、结论

第六章 战前中国经济的增长
一、1914/1918-1931/1936年非农部门产m增长
二、非农部门产m增长估计修正对总产m增长的影响
三、1914/1918-1931/1936年的农业产出增长趋势:对证据考察
四、现有主要农作物产出统计的不足
五、1914/1918-193l/1936年农业产出趋势:间接证据考察
六、1914/1918-193l/1936年间农业产出增长的新估计
七、总产出和人均产出的增长趋势:修正的观点
八、总消费与人均个人消费趋势
九、总结

第七章 结论
附录A 1912-1936年中国制造业产出增长
附录B 1933年中国制造业产出部门构成
附录C 1910-1936年中国货币供应量估计
一、金属货币
二、纸币
三、银行存款
四、1910-1936年中国货币供应量的估计
五、估计的局限性
附录D 战前中国货物运输量
一、轮船运输
二、帆船运输
三、非机械化陆路运输
参考文献
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