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影响力:北京高技术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792788
  • 作      者:
    吴永林等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具有互推互动效应,对经济增长具有支撑和贡献效应,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带动和促进效应,对整个社会产业结构质量的提升具有引领和协调效应。
  这些多重效应的外部化,就是我们所关心的高技术产业影响力问题。
展开
作者简介
  吴永林,经济学博士,现任北方工业大学教授,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首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组织与战略及企业竞争理论。现为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市高技术企业发展问题学术创新团队的学术带头人,北方工业大学学术委员,兼任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企业数量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循环经济促进会常务理事,国家水利部特聘项目论证专家;主持并完成国家及部委级科研项目20项,曾获得部委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和管理成果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论著7部,编撰并出版教材及文集3部。
展开
内容介绍
  《影响力:北京高技术产业发展问题研究》研究的核心命题是北京高技术产业影响力,试图通过评价来客观反映影响力的规律和强度。研究的内容结构有七部分,基于这样一种逻辑:(1)北京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这是我们研究影响力的基础和出发点;(2)高技术产业影响力的机理,提供影响力的理论芰撑,剖析影响力的规律;(3)高技术产业影响力的分析工具和方法,梳理已有的计量方法,寻求测度影响力的有效工具;(4)高技术企业的经济运行,作为研究高技术产业影响力的微观基础,给出高技术企业经济运行质量的状况,从产业构成的基本单元开始着手分析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问题;(5)影响力的实证分析,从两个指标体系分别对北京高技术产业影响力进行分析,系统阐释影响力的范围和大小;(6)政策措施建议,回答如何提升北京高技术产业影响力。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北京高技术产业基本状况
  一、高技术产业的基本范畴
  高技术一般是指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和最新的工艺技术基础上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能够为当代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技术。它具有高效益、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和高势能的特点。从高技术的定义和特点出发,高技术产业则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根据产业研究开发密集度对高技术做出的定义,即凡是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例超过7.1%的产业称为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是指通过技术创新扩散而出现的高技术创新成果如新产品工艺等实现商业化并形成规模化生产,发挥回顾效应、前瞻作用和旁侧作用等,通过集群现象形成高技术产业,经过高技术产品的流通扩散不断提高高技术产业经济规模和经济技术水平,实现其对经济中的产业机构高度化和传统产业改造等带动作用的过程。我国目前界定的高技术产业涉及制造业中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五类行业。
展开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北京高技术产业基本状况/1
一、高技术产业的基本范畴/3
(一)高技术及其特点/4
(二)高技术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8
(三)高技术产业竞争力/9
(四)高技术产业集群及创新/11
(五)高技术产业市场绩效/13
二、北京高技术产业的基本状况/14
(一)总投资状况/14
(二)社会总效益状况/15
(三)企业效益状况/17
(四)创新能力状况/18
(五)科技投入与产出状况/18
三、北京高技术分行业发展状况/20
(一)电子及通信制造业/23
(二)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26
(三)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29
(四)医药制造业/32
(五)航空航天制造业/35
(六)软件业/38
四、北京高技术产业经济运行特征/40
(一)企业平均规模小,从业人数少,具有“小而精”的特点/41
(二)电子及通信制造行业是北京高技术产业的支柱,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和医药是展开的双翼/44
(三)产业集聚度很高,中关村园区成为高技术企业的摇篮/45
(四)外资企业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体/46
(五)企业整体科技基础实力强,在国内高技术产业内分工中位居上游/48
(六)经济效益好,劳动生产率高,行业效益出现分化/49

第二章 高技术产业影响力的机理/51
一、产业影响力的现实基础/53
(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53
(二)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影响/55
(三)高技术产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58
二、产业影响力的理论基础/61
(一)产业结构理论/61
(二)产业升级与结构转化理论/62
(三)产业关联理论/63
(四)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理论/64
三、产业影响力的经济学诠释/64
(一)产业影响力的经济学一般解释/64
(二)高技术产业影响力的概念性讨论/66
四、高技术产业影响力机理/71
(一)一般性描述/71
(二)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73
(三)高技术产业对就业的影响机理/75
(四)高技术产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77
(五)高技术产业对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的影响机理/80
五、高技术产业影响力测度的理论基础/83
(一)以西方经济学和国民经济核算为理论基础/83
(二)以投入产出为理论基础/84
(三)以运筹学为理论基础/85
(四)以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多元统计分析为基础/85

第三章 高技术产业影响力的分析工具和方法/89
一、高技术产业发展评价指标的相关研究/91
(一)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9l
(二)高技术产业发展相关指标/93
(三)高技术产业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问题/96
二、多指标简易综合评价方法/99
(一)综合指数法/99
(二)功效系数法/100
(三)TOPSIS法/10l
三、运筹学及其他数学方法/102
(一)层次分析法/102
(二)模糊综合评价法/105
(三)数据包络分析法/106
四、灰色综合评价法/109
(一)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和步骤/1ll
(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应用步骤/113
五、熵值法/114
(一)熵与熵值函数/114
(二)基本原理/115
六、主成分分析法/117
(一)基本原理/117
(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步骤/118
七、其他方法/119
(一)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119
(二)统计分析方法/122
(三)组合评价方法/124
(四)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的新方向/124
(五)对评价方法的简单评述/126

第四章 企业经济运行:产业影响力的微观基础/127
一、指标及指标体系的建立/129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129
(二)评价指标/130
(三)确定评价指标权重/142
(四)指标体系/144
二、评价方法及评价模型/145
(一)评价方法的比较/145
(二)评价模型/148
三、北京高技术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实证分析/15
(一)样本及数据选取/151
(二)评价指标的预处理/152
(三)实证分析/156
(四)对实证评价结果的综合分析/160
(五)对实证评价结果的局部分析/161
四、本章结论/170

第五章 影响力实证分析1:基于模糊优选综合评价法/173
一、指标体系设计/175
(一)高技术产业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175
(二)评价指标体系设计/176
(三)指标设置的说明/177
……
第六章 影响力实证分析2:基于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法
第七章 北京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