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255594
  • 作      者:
    尹继东等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尹继东,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兼任江西省人大财经委经济专家、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江西省经济学会副会长、江西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等;长期从事工业化、区域经济发展、企业战略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出版《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等学术论著25部;发表“中部地区工业化的潜力与重点”、“中部六省工业化水平比较与发展对策”等学术论文15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省软科学项目、重要横向项目共27项;获省社科规划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第11、12届),二等奖7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竞争与合作并存。关于中部崛起的研究是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省域经济联动发展机制、地区产业互动和省域经济协调发展四个方面展开,对中部地区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重点案例进行研究,并由此对中部崛起战略的基本目标和中部崛起的重要条件、重要途径和战略基础进行分析。全书以重要数据作为支撑.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对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系统论述。《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适合从事区域竞争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相关研究者、政府部门相关管理者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区域竞争力的理论研究是竞争取胜的首要问题。自提出国际竞争力后,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从概念到理论,从评价内容到统计方法,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并在经济研究、国家政策制定和政府管理工作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已经有50多个国家参加到评估体系中来。我国也高度关注国际竞争力,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体制改革研究院20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追踪国际上出现的这一新动向。我国1993年参加世界转型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评价,1995年正式参加世界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此后,众多学者结合中国各个经济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国内关于竞争力的研究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大多过于注重经济数量的增长,即便是在我们更加强调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在各级政府的考核体系中,仍然过于单纯注重对GDP增长的考核。在2008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张大方就指出,“长期以来,对各级官员和干部的政绩考核指标内容不少,但实质上只有传统GDP才是唯一的硬指标。只要GDP上去了,政绩也就显现出来了”①。如果按照现有对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的竞争力大多排名靠前,然而,当我们面对源自广东的SARS,无锡的蓝藻,江苏、浙江的癌症高发期时,面对上海地面沉陷、温州城内千万条由美丽的江南河水变成的臭水沟时……这样的评价模型肯定需要修正。<br>    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后,在2007年10月15Et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并且首次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在温家宝总理的2008年政府报告中,同样再次强调了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我们要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统筹兼顾,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因而,在全国更加注重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的时代要求下,原有的关于竞争力研究的局限性也日渐显露出来。
展开
目录
前言<br>第一篇 提升竞争力:中部崛起的内在规定<br>第1章 区域竞争力研究综述<br>1.1 区域竞争力研究的必要性<br>1.2 国外区域竞争力研究综述<br>1.3 国内区域竞争力的研究<br>1.4 国内外有关发展观的综述<br>第2章 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br>2.1 指标与指标体系<br>2.2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br>2.3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设计指标体系<br>2.4 区域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方法<br>第3章 中部六省区域竞争力的评价<br>3.1 2005年中部六省区域竞争力评价实例分析<br>3.2 2006年中部六省区域竞争力评价实例分析<br>参考文献<br><br>第二篇 经济联动发展:中部崛起的内在机制<br>第4章 研究中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必要性<br>4.1 中部崛起必须加强内部合作以实现经济联动发展<br>4.2 研究中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br>第5章 区域经济联动的理论及典型案例<br>5.1 区域联动发展的相关理论<br>5.2 国内外典型案例及启示<br>第6章 中部地区经济联动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困境<br>6.1 中部六省经济发展能力的比较<br>6.2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可行性<br>6.3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困境<br>第7章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运行机制<br>7.1 中部地区区域分机制<br>7.2 中部地区区域合作机制<br>7.3 中部地区区域利益协调机制<br>第8章 中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战略措施<br>8.1 中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基本步骤<br>8.2 中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战略重点<br>8.3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主要措施<br>参考文献<br><br>第三篇 中东部产业互动:中部崛起的重要途径<br>第9章 经济区域间产业互动发展的理论基础<br>9.1 产业发展的社会分工协作理论<br>9.2 空间产业推移理论<br>9.3 产业集群理论<br>9.4 国内区域产业互动研究现状<br>第10章 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内涵与条件<br>10.1 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内涵<br>10.2 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条件<br>第11章 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方式与机制<br>11.1 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主要方式<br>11.2 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运行机制<br>11.3 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政策博弈分析<br>第12章 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制约因素<br>12.1 地方政府利益的冲突,产业互动发展缓慢<br>12.2 产业互动中的非合作博弈现象<br>12.3 中部地区内部协调程度低,产业互动发展缺乏稳定支撑<br>12.4 产业集群效应低,导致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区域黏性<br>12.5 中部地区产业层次低,制约中东部地区在更高层次上的经济合作<br>第13章 浙赣产业互动发展的实践<br>13.1 浙赣产业互动的发展现状<br>13.2 浙赣产业互动的环境和条件<br>13.3 浙赣产业互动的发展趋势<br>第14章 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趋势与推动策略<br>14.1 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趋势判断<br>14.2 促进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基本策略<br>14.3 对东部地区的策略建议<br>14.4 对中部地区的策略建议<br>参考文献<br><br>第四篇 省域经济研究之一:河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协调发展水平视角<br>第15章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本理论<br>15.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背景<br>15.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br>15.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基本类型<br>15.4 目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模型评述<br>第16章 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特征描述<br>16.1 地理概况与经济区域划分<br>16.2 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现状<br>16.3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地区差异呈扩大趋势<br>第17章 河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定量评价<br>17.1 河南省区域经济协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br>17.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评价模型建立<br>17.3 河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空间差异分析<br>17.4 河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时间序列分析<br>第18章 河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br>18.1 地理条件及区位因素<br>18.2 科技及人力资源因素<br>18.3 产业结构效率因素<br>18.4 区域经济政策因素<br>第19章 促进河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建议<br>19.1 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br>19.2 优化地区产业结构,构建圈层的产业分工体系<br>19.3 推动区域合作,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发展合力<br>19.4 在不损害市场效率的情况下,政府必须为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br>提供政策支持<br>19.5 实现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在区域经济协调中的作用<br>参考文献<br>附录A指标均值化数据表<br>附录B子系统主成分的特征向量<br><br>第五篇 省域经济研究之二:江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工业化进程视角<br>第20章 区域工业化差异的相关理论<br>20.1 工业化的基本含义与一般特征<br>20.2 区域工业化理论<br>20.3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br>第21章 区域工业化水平综合评价模型<br>21.1 传统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划分方法<br>21.2 区域工业化水平综合评价模型<br>第22章 江西各区域工业化水平差异的实证分析<br>22.1 江西各区域工业化水平的初步判断<br>22.2 江西各区域工业化水平差异的比较分析<br>22.3 小结<br>第23章 江西各区域工业化水平差异的成因分析<br>23.1 对江西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区域界定<br>23.2 江西各区域工业化水平差异的客观性成因分析<br>23.3 江西各区域工业化水平差异的主观性成因分析<br>第24章 江西各区域工业化协调推进的思路与对策<br>24.1 江西各区域工业化协调推进的整体思路<br>24.2 江西各区域工业化协调推进的具体对策建议<br>参考文献<br>附录 江西省和各地区工业化指标的评测值和综合指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