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县域经济概述
本书所研究的县,是指中国行政区划中的县级行政区,包括县(自治县、旗)、县级市和城市下辖的县级区。截止到2005年底,中国共有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862个,其中,市辖区852个、县级市374个、县1464个、自治县117个、旗49个、自治旗3个、县级特区2个、林区1个。
全国县域内陆地国土面积874万多平方千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4统计),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94%。2005年,全国县域内人口达9.1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9.83%。全国县域经济GDP为10.3万亿元,占全国GDP的49.19%。从这个意义上讲,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关系到国家的繁荣与稳定,即“郡县治而天下安”。因此,对县域经济的研究也日益引起理论界和政府的重视,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正式提出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再次强调指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积极拓展农村就业空间,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十一五”规划也提出,要“扶持县域经济发展,注重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壮大县域经济”。
从古至今,县域始终是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系统中最基础的层次和最基本的单元。“县积而郡,郡积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民为邦之本,县乃国之基。安邦之难,难在固本;治国之难,难在强基。”中国历朝历代有作为的政治家都始终把县郡的发展与治理作为治国安邦最根本的工作。在当今社会,县域是目前中国城市和农村的结合点,是城乡联动的关节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县域经济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也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运行单元,是国家政策最直接的操作平台。只有县域经济充分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和加快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结合中国市场经济建立与发展完善的背景及经济转轨时期的阶段性特征,对县域经济进行系统研究,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发展模式的选择以及改革方案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已成为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的新课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