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高技术产业发展较快。截至2007年,中部地区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8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36个。武汉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全国最大的光谷基地、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中心。目前,光电产业、生物医药工程、电动汽车、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卫星定位系统等研究水平均列全国前茅。高技术企业已从2000年的1291个,上升到2380个,高技术产值增加值也从2000年的222.5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927.5亿元,发展速度位居四大区域之首。
(5)主导产业正逐步形成。一般来说,区域经济的成长、成熟,或者说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优化,源于区域主导产业的变动,也由主导产业的方向所决定。经过50年的工业化发展,中部六省已经在原料工业、燃料动力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和高新技术领域形成了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体系和产品体系。比如,山西的煤、焦炭、铁、电,安徽的汽车工业,江西的矿产资源,河南的有色金属、煤炭、火电产业,湖北的汽车、石油化工、盐化工产业,湖南的烟草产业等在本地区都逐步形成主导产业。
5.3.2.2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发展面I临的主要问题
中部地区除有着自己的资源优势外,在产业结构发展方面还面临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比如:
(1)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两个方面:
1)工业化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劳动力结构背离。
2)企业规模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产值比重过大,小型工业、轻工业产值比重偏小,轻重工业比例失调,轻工业发展落后。
(2)人力资本不足。中部地区人均科技教育投入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人口中的教师、工程师和科研人员等的比重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体制改革滞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错位”和“缺位”现象十分普遍、十分严重。中部地区还存在民营企业经济环境不宽松、地位不平等、经营限制多以及社会保障措施不健全等诸多问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