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区际产业转移与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77574
  • 作      者:
    马子红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区际产业转移与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以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借鉴国内外有关产业转移的最新研究成果,针对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区际产业转移的空间属性、形成机理、基本模式和主要特征等理论问题,并在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做出具体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地区地方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方面的政策选择。
展开
作者简介
    马子红,男,回族,1976年5月生,云南寻甸人,经济学博士。曾在政府机关任职,现供职于云南大学经济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先后在《经济学动态》、《财贸经济》、《生产力研究》、《经济问题探索》等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十余篇;参编专著、教材3部;参与数项国家级、省级课题项目的研究工作。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区际产业转移与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概括并阐述了七种区际产业转移模式:成本导向型转移、市场开拓型转移、多元化经营型转移、竞争跟进型转移、供应链衔接型转移、追求规模经济型转移和政策导向型转移模式。基于中国区际产业转移发展趋势的实证研究,《中国区际产业转移与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针对不同地区的地方政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中国区际产业转移,实际上是生产要素的转移和聚集过程,一般表现为产业从低要素报酬率地区向高要素报酬率地区转移、从低市场容量地区向高市场容量地区转移、从高成本地区向低成本地区转移。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区际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
    第一节  国外对区际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
    关于产业转移问题的相关研究,西方学者主要从国家层面、区域层面、企业层面等不同的角度对产业转移机制进行了分析,其中,国家层面、区域层面的产业转移,主要从产业发展的宏观层面来研究产业转移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趋势,该类区际产业转移理论常常和国际贸易及分工理论、区域比较优势理论、产业结构调整理论等有较多的联系;企业层面的产业转移则从产业发展的微观机理来进行研究,包括产业区位理论、跨国公司理论的研究、国际企业研究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虽然有关产业区域转移的宏观层面的研究比较集中,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转移理论与国际经济学及经营理论的联系日趋紧密,其向微观领域发展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可以说,将宏观分析与和微观研究相结合,为产业转移理论寻求微观基础,已成为研究区际产业转移理论的必然趋势。
    一、国际产业转移理论
    较早涉及产业转移理论的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Akamatsu Kaname)。1932年,赤松要在其《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原理》一文中提出了“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主要用于说明当时日本的工业成长模式,反映了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作用。他认为,先行国(地区)与后起国(地区)之间存在着一种梯度的产业传递和吸纳的动态过程,由此形成了先行国(地区)和后起国(地区)一定时期内的产业循环和连锁型变化机制,促进了后起国(地区)产业结构向着更高层次转换。因此,他论证后进国可以通过产业转移学习先进国的经验,并吸收其资本和技术,以建立现代工业。上述过程可用图1-1描述:
    在图1-1中,后起国的进口、国内生产、出口三个阶段如三只大雁结成雁群在空中飞翔,故上述模式被形象地称为“雁行模式”。“雁行模式”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产业梯度转移和传递过程,反映了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巨大推动作用。由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在产业层次上的水平差异以及技术转移的可能性,因而为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梯度提升提供了可能。但是,这种模式是以不同地区产业的垂直分工为前提的,而且产业传递的层次和顺序在一定程度上是被“锁定”的。这既否定了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忽视了地区差距以及比较优势的发挥。这种建立在追赶和模仿基础之上的理论,就决定了后进国在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过程中对先进国家的依赖性十分严重。
    20世纪70年代,小岛清(Kiyoshi Kojima)对赤松要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进行了拓展,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论”。他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可称为边际产业——(这也是对方国家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依次进行”,而且,“‘边际产业’的概念可以扩大,更一般地称之为‘边际性生产’,包括‘边际性产业’、‘边际性企业’、‘边际性部门’”。他主张“对发展中国家工业的投资要按照比较成本及其变动依次进行,并从技术差距小、容易转移的技术开始,按次序地进行转移”。小岛清引进了“产业移植的比较优势”的概念,建议在投资国与接受国之间从“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依次进行移植”,同时“由技术差距较小的投资国的中小企业作这种移植的担当者”。可以看出,小岛清所说的“产业移植”实际上就是产业转移,他所提出的按“技术差距”依次进行产业移植,真正触及了产业梯度转移的实质所在,重点描绘了以海外直接投资为表现形式的产业转移的轨迹,以及由此在产业转移和被转移形成的先后继起的产业发展形态。
    上述两种理论,都是从后发工业国的角度来研究产业转移机制,并未从发达国家的角度来研究产业转移。这一不足,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Raymond Vernon,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说”进行了弥补。弗农以要素禀赋差异的存在为前提,利用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来解释产业国际转移现象:产品生命周期可分为新产品、成熟产品和标准化产品三个时期,不同时期产品的特性存在很大差别;随着产品由新产品时期向成熟产品时期和标准化产品时期的转换,产品的特性会发生变化,将由知识技术密集型向资本或劳动密集型转换;相应地,在该产品生产的不同阶段,对不同生产要素的重视程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该产品的生产在要素丰裕程度不一的国家之间转移。因此,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路径是“生产-出口-进口”。虽然弗农并没有使用“产业转移”这一概念,但从企业生产从发达国家到不发达国家的转移过程来看,这种“产业生命周期说”的实质就是产业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梯度转移。谭志翔(Tan,z.,2002)在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进一步使之动态化和系统化。他将产品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并将对应的市场结构分为“直接出口”、“中间产品出口和当地组装”、“当地生产”三种。对于高档产品而言,对应的市场结构以直接出口为主,以中间产品出口和当地组装为辅;中档产品则以中间产品出口和当地组装及当地生产为主,辅之以直接出口;低档产品则以当地生产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述框架基本保持不变,唯一变化的是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演化,高、中、低档产品系列中所包含的产品内容的变化。新的产品不断充实到高档产品系列中,与此同时,高、中档产品系列中的一部分降级并充实到中、低档产品系列中去。与上述模型相对应,就国际产业转移而言,外国直接投资者将高档产品的生产主要放在本国进行,辅之以中间产品出口和国外组装;就中档产品而言,产品在国外组装的同时生产也逐步向国外转移;低档产品的生产则完全转移至国外进行。谭志翔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拓展,实际上是从产品系列的角度来解释产业内的国际转移现象(见表1-2)。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出现的产业转移,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方面,为此要把二者加以结合。刘易斯(Arthur Lewis,1984)在《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一书中,从劳动力成本的角度分析了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他认为,引起20世纪60年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因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人口的增长几乎为零,而工业的增长速度又前所未有地引致非熟练劳动力的不足。刘易斯的观点,实际上是建立在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基础之上,由于当时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发生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因而影响转移的因素主要是上述两类不同国家间在非熟练劳动力丰裕程度方面的差别。劳尔·普雷维什(Raul Prebisch,1990)以发展中国家的视角来考察产业转移现象,从依附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中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外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他认为,由于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低而工业制成品的需求弹性高,导致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和巨额贸易逆差,发展中国家出于发展的压力而被迫实行的用国内工业化替代大量进口工业品的进口替代战略,是产业转移发生的根源。他的观点,借鉴了李斯特等人的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突出了国家行为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
    二、区位产业布局与产业区域转移理论
    韦伯(A.Weber,1909)较早地研究了工业的区域布局问题,并提出了工业区位论。他认为,理想的工业区位应考虑三个主要因素,即运费、工资和集聚因素。其中,运费是对工业布局起决定性作用的因子,对工业的基本定向起最重要的作用,工资影响可引起运费定向区位产生第一次“偏离”,集聚作用又可使运费、工资定向区位产生第二次“偏离”,因此,最佳工业区位在于运费、工资和集聚三者作用下的最佳。当企业属于生产成本导向型企业时,体积与价值比率较低,运费就不重要,如芯片制造业;当企业属于运输成本导向型企业时,体积与价值比率很高,运费就非常重要,如钢铁厂。
    马歇尔(A.Marshall,1920)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分析了专门工业为何集中于特定地方。地方需求的扩大和需求的不同特点导致了产业的集中,“聚集在宫廷的那些富人,需要特别高级品质的货物,这就吸引了熟练的工人从远道而来,而且培养了当地的工人”,“……以上我们从生产经济的观点研究了地区分布问题,但是对于顾客的便利也要加以考虑。顾客为了购买零碎东西会到最近的商店;但要购买重要的东西,他就会不怕麻烦,到他所认为对他的目的特别好的商店去。因此,经营高价和上等物品的商店,就会集中在一起;而供应日常家庭必需品的商店则不如此”。从供给方面来看,空间集聚会导致外部规模经济。布瑞斯(E.S.Brezis)、克鲁格曼(P.R.Knugman)和D.Tsiddon(1993)指出,马歇尔关于产业区位怎样导致产业更好发展的描述至今仍是最好的一个描述。马歇尔认为,“当一种工业已这样选择了自己的地方时,它会长久设在那里的:因此,从事同样的需要技能的行业的人,互相从邻近的地方所得到的利益是很大的。行业的秘密不再成为秘密;而似乎是公开了,……优良的工作受到正确的赏识,机械上以及制造方法和企业的一般组织上的发明和改良之成绩,得到迅速的研究:如果一个人有了一种新思想,就为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因此,它就成为更新的思想之源泉”。
    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1933)在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心地理论。他认为,一个具有经济活动的区域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核心,这些核心由若干大小不同的城镇所组成。之后,勒施(A.Losch,1940)将中心地理论应用于工业区位研究,提出了市场区位理论。他认为,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把企业安排在利润最大的区位,同时还要考虑到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结构等方面的问题。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区际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
第一节 国外对区际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
第二节 国内对区际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

第二章 区际产业转移的机理和经济效应
第一节 区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二节 区际产业转移的机理
第三节 区际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

第三章 区际产业转移的特征和主要模式
第一节 区际产业转移的特征及类型
第二节 区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模式

第四章 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历史和现状
第一节 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现状、趋势和问题

第五章 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
第一节 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外部环境
第二节 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内部条件

第六章 中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与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
第一节 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现状
第二节 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趋势
第三节 东部地方政府加快产业转移的政策选择

第七章 中国中部地区产业转移与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
第一节 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第二节 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趋势
第三节 中部地方政府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选择

第八章 中国西部地区产业转移与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
第一节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第二节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趋势
第三节 西部地方政府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选择

第九章 国家对区际产业转移的宏观调控
第一节 国家对产业转移进行宏观调控的依据
第二节 实行鼓励区际产业转移的政策
第三节 提高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能力
第四节 提高欠发达地区的承接产业转移能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