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争论与改革走势
2006年有一个很凸现的现象就是争论。从2005年开始,先是郎咸平对国企改革的质疑,然后延伸到医疗、教育、住房等领域,持续不断。到了2006年,话题更多的落在房地产行业,我们就从这个行业说起。
我们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已经进行了两三年,但是效果好像不太理想,价格也没有降下来,很多地区的房价还在上涨。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讨论,我觉得讨论的水平在迅速提高,现在已经基本接近答案,或者说,已经有了相对明确的答案。中国正处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过程中,特别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工业化里有相当一部分是和出口相联系的,城市化在国内经济中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投资的高涨是与城市化相联系的,房地产、道路、城市设施的投资大概占到固定资产投资的一半以上。其中,房地产投资所占的比重很大,去年是3万亿的房地产投资,如果加上相关的投资,去年大概是11万亿,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投资。这几年房地产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并不是偶然的。
我们正处在新全球化的第一阶段,为什么叫新全球化?我认为,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90年代,从l991年到2001年,这是美国的黄金十年,我把这十年看作新全球化的第一阶段。现在是第一阶段的延续,为什么呢?因为和以往相比,这一阶段的全球化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第一个特征,信息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高速发展达到顶峰,其发展速度比传统的投资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要高得多,而且一旦建立起来,它就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第二个特征,在1989年苏联解体之后,现在两个市场、两个阵营合一了,真正在空间上实现了一体化,现在所有跨国公司都是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上世纪90年代有一个重大的具有实质性的进程,就是全球结构一体化,它是一种具有内在联系的结构。美国处在最高端,所以它的服务业所占的比重最大。中国处在中低端,尽管高技术也占有一定的比重,但还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