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青春之声:中国青年经济学人论文精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606742
  • 作      者:
    中国经济论坛组委会编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在中国经济成功改革和蓬勃发展的背后,有中国经济学人孜孜奋进的身影。在60年的激荡岁月中,中国经济学人智慧的光芒闪烁在每一个历史的拐角处,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脚步。
展开
精彩书摘
  (二)中国金融法治化的基本特点   1.从过程上看,中国的金融法治化是一个渐进演化的过程   中国的金融法治化并非一蹴而就。回顾三十年金融法治化进程,可以发现其带有显著的渐进演化特征,无论是法律体系、监管体制还是人们对金融法治的认识,都是渐进形成和完善的。以规范银行业的法律体系为例,银行业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完善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是1983年国务院颁发《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和职责,厘清了中国人民银行同其他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关系。二是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银行管理暂行条例》。该条例总结了过去一段时间金融改革的成果,初步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当局的职责,明确规定了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原则和经营范围。三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5年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上述两法是在中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在总结十几年金融改革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四是200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并修改《商业银行法》和《中国人民银行法》。上述修改和立法适应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金融开放的新形势,满足了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和中央银行职能调整的需要。银行业法律体系形成完善经历了行政法规一法律一法律修改的过程,清晰地表明了中国金融法治化的渐进过程。   2.从主导因素上看,行政权力在中国金融法治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行政权力在中国金融法治化进程中一直以来都起到主导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行政权力主导了金融市场法律规则设计。回顾三十年来的中国金融改革,其基本历程表现为由计划金融体制向市场金融体制的转变。在计划金融体制下不存在金融交易和金融市场,因而也不存在金融市场法律规则。改革开放以后,在向市场化转型过程中,由于此前并不存在金融市场,因而行政权力承担着培育市场的重任。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宏观经济 滞后效应、多重均衡与反向软着陆:中国需求管理经验 环境管制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APEC的实证研究 破解经济增长方式悖论 FDI对外汇储备增长的实际效应 第二部分 中观经济 中国的货币需求与资产替代:基于1994-2008年的实证研究 中国能源效率波动:理论解释、数值模拟及政策含义 中国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的地区差异及其解释 中国农村的收入差距与健康 由模仿通向创新之路——技术进步路径与中国的低价工业化 发展生物燃料乙醇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中国股票市场逆向选择成本研究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金融法治:进程、问题与对策 第三部分 企业经济 政府控制、治理环境与公司价值——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扩张与企业财务困境 民营企业的家族化治理:基于战略环境的解释 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 “天生全球化”企业持续成长驱动力研究——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差异性跨案例分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