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资源与环境
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成果推广绩效评价研究
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成果绩效评价是科技成果绩效评价的一个应用分支,目的是通过建立一套客观、科学、公正、透明的评价制度、程序和方法,对各类环境技术在预防、检测、控制和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的能力和推广效果进行评价,对其实效性进行衡量、估价。实际上,任何一项科技成果都应是包含研究开发、推广转移和绩效评价的完整统一。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成果绩效评价是手段,不是目的,其用意在于反映相关研发单位或成果的运作绩效,透过绩效评价的结果,反馈到决策层,以便提升下一回合的计划执行成就以及提供下一回合研究计划的规划方向指引,减少计划设计的无效性,强化决策者的决策基础,以促使科技资源进行更有效率的配置。目前,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成果推广绩效评价可以说是我国科技评价体系的一个薄弱环节,甚至是空白点。因此,建立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成果绩效评价体系,从成果整体成效出发,分析与成果相关的指标,研究项目长期策略规划与成果成效之间的差异,并将评价结果反馈至政府制定长期科技成果的战略和过程中,不仅是下一步发展的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而且对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成果推广绩效评价研究动态
从各国科技绩效评价实践来看,科技评估正在转变那种强调打分、排序的传统评估模式,由以数学模型为基础、定性定量相结合、客观判断为主要内容的评估向参与式评估发展。绩效评价不仅要评价项目直接和间接的社会经济影响,而且要评价整体计划的执行,不仅要针对参与项目的企业,还要面向计划的政策制定者和设计、执行计划的管理者。评估的独立性虽然降低了,但评估的质量明显提高,评估的结果更有效。但也不尽完善,现行绩效评价活动面临许多问题,主要包括:由于研究和产出之间的时间较长,难以衡量研究产出和影响;难以衡量新技术价值;难以追踪技术扩散:难以根据复杂因素分配利益;难以根据计划多重目标界定“成功”标准;如何应用评价结果修正计划;面对制度惯性、管理者反对和有限资源,如何完成评价;如何促进评价结果为政策制定者使用;如何确保评价反映了对理论和政策良好的理解;缺少更好的评价模型、工具和数据;如何正确衡量计划的附加性等。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成果绩效评价也同样面临这些问题。
易斌和杨艳(2003年)在《中国环境技术评价体系发展概况》一文中介绍了目前普遍采用的环境技术评价体系,并对不同环境技术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金南、李娜、李建(1999年)在《环保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提出环保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经过对比,确立了计算权重的方法和权重,采用专家分析与层次分析法,进行了环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评价分值计算与转化项目的评价。贾妍妍(2004年)在《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初探》一文中从企业的角度通过环境质量、环境化过程、环境技术创新投入三个方面提出了环境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评价制度不健全、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方法不规范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二、制约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成果推广绩效的主要因素分析
生态环保技术推广难、绩效差的原因除了具有所有科技成果推广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以外,还有自身的因素制约了推广绩效。
(一)创新技术的相对优势
相对优势指某个创新相对原有技术和方法的先进性,其指标有产生经济效益的程度、初始投入成本大小、风险、投资回收期、减少不满意程度、时间与精力的节约。从环保技术来看,绝大部分技术的推广对企业经济效益不明显,甚至无经济效益。如电站配套大型电尘器,不但经济效益不明显,而且初始投入成本大、投资回收期(即使考虑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比较长,还有的甚至无回收,不存在时间与精力上的节约,这与一般的技术推广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二)创新技术的可比较性
环保技术创新以环境效益为第一着眼点,追求性能好、能满足国家对环境保护规定指标的要求、投资少、运转费用低;而一般的技术创新以经济效益为第一着眼点,追求性能高成本低、在市场上有竞争优势。也就是说,两者的比较观不一样。
(三)效果的可观察性
就一般技术而言,其效果的可观察性是针对经济效益,而环保技术的效果可观察性是针对环境效益,由于人们习惯从经济的角度去观察某一技术,所以环保技术的效果的可观察性比一般技术要差。
(四)社会评价的侧重点
长期以来,社会对企业的评价,都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而忽视环境效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效应被经济效应所掩盖,这就使得一般技术推广驱动力大、扩散速度快,而环保技术扩散驱动力小、扩散速度慢。
(五)决策者素质的局限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阶层,尤其是高素质的企业家阶层,由于企业家素质的限制,企业领导层对环保技术创新与推广重视不够,成为阻碍环保技术推广的主要障碍。
(六)技术采用的决策类型不同
采用某一技术的决策有三种:即个人决策、集体决策和强制决策。一般技术扩散决策类型以个人(企业领导、技术负责人)或行政人员与专业人员集体决策为主,而环保技术的扩散决策往往是强制性的,是由上级主管部门或环保部门决定的,如造纸行业的废水处理技术的推广基本由国家政策强制执行。
(七)信息互动渠道
信息互动渠道主要有:文献资料、上级指令、环保部门、大众媒体(报纸、电台、广播、电视)、同类行业、用户和销售者等。一般技术推广信息互动渠道主要是文献资料、参观交流、市场研究和用户,而环保技术的互动渠道则更多的是环保部门、主管部门或上级指令,如我们曾调查了五十多家印染、水泥、机械和造纸企业,36.4%的环保技术信息来源于环保部门,通过文献资料、参观交流和市场研究获取的环保技术信息只有20.2%。
(八)时间因素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处于不败的地位,在很大意义上取决于进入市场的时间优势,一个创新产品在时间上率先进入市场,就处于竞争的主动地位,竞争容易成功,这充分地体现在一般的技术创新的过程。而对环保技术,在时间的竞争上并没有一般技术那么激烈,一个企业采用某一环保技术在时间上的先后并不对竞争构成威胁,也就是说时间并非其竞争的主要因素,而且在采用最新的环保技术时,企业往往不愿意冒风险。在扩散的速度上,环保技术比一般技术要慢。
三、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成果推广绩效评价的目的与类型
环保技术推广对于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学技术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传统的农技推广体系机制已不能满足新时期对环保科技服务的需求,一方面,环保技术推广必须引入市场机制,与市场经济接轨,提高环保技术推广的效果;另一方面,一些民间资金开始涉足、参与环保技术推广服务,作为环保技术推广投资主体和宏观调控主体的政府,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也应该讲求投资效益,需要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环保技术推广的态势和实际效果,调整和完善政策制定,调动各级、各种环保技术推广机构、组织和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引导和推动环保技术推广合理、有序、高效地发展。因此,对已有的改革成果进行总结,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对环保技术推广绩效进行评价,重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我国环保技术推广体系势在必行。
(一)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成果推广绩效评价的内涵和目的
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成果推广绩效评价是科技成果推广效率和业绩的总称,包含成果推广效率和推广结果两层含义。所谓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成果推广绩效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依据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推广活动过程的效率和活动的结果做出客观、公正、准确的综合判断。
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成果推广绩效评价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判断推广方案是否达到了各项预定的性能指标,能否在满足各种内外约束条件下实现系统的预定目标;二是按照预定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推广方案的优劣,做好决策支持,为进行最优决策,选择系统实施方案服务。
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成果推广绩效评价的目标在于推动社会在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方面大量使用高新、实用技术,广泛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提高生态环保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技术、政治效益,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水平,使科技成果更快地得到推广和应用,形成新的现实生产力,更好地促进人类社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