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国家干预及其法治化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市场失灵与国家干预
一、市场与市场失灵的表现
研究资源的有效配置是经济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经济学通过对资源的稀缺与人类需求的无限之间的矛盾进行调和,通过对人需求的引导和对资源有效利用的促进,来力图实现人与资源之间的和谐关系。为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各国运用市场和计划两种机制对资源进行配置。经典的计划机制在20世纪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已被宣告失败,这种机制在理论上相当富有效率,似乎是一种很先进的制度,但实际上,这种机制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依赖于特殊的人的支持,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计划的制定有赖于如超级电脑般的超强的完全理性人在信息收集、信息甄别、信息处理等方面的支持;第二,计划的实施有赖于大公无私而非小公大私的超现代人的支持。计划机制如果得不到上述两方面的有效支持,其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将会受到限制,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甚至负效率将在所难免。事实证明,经典的计划机制对完全理性人和完全道德人的认识和假定是不现实的,从而使预期资源配置效率的发挥受到限制;与此相反,在资源有效利用这一问题上,与现行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现实的人是有限理性人和“经济人”,市场机制正是遵循了这一关于人的认知假定和人性假定而进行制度设计,从而产生了比经典计划机制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
市场机制有着比计划机制更长的历史和更广泛的实践。自亚当·斯密的自由竞争理论问世开始,随着市场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主导地位的确立,市场机制在西方国家一直是资源配置的最主要和最基础的手段。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贡献,主要缘于它符合现实人的客观实际。自由竞争理论创立以来,一直把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作为其研究的最基本假设;1975年,西蒙提出了有限理性的理论,从而否定了完全理性人的存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