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逃不开的经济崩溃与大衰退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477013
  • 作      者:
    威智著
  • 出 版 社 :
    海天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逃不开的经济崩溃与大衰退》2008年,次贷危机、股指暴跌、金融危机爆发……冲击波席卷全球。国家破产、经济崩溃、自由落体式的经济衰退。世界经济陷入50多年来最严峻、波及范围最广的经济危机。
展开
作者简介
    威智,博士,宏观经济研究者,热点财经问题研究专家。
展开
内容介绍
    《逃不开的经济崩溃与大衰退》出版的宗旨在于向读者说清楚经济大崩溃的来龙去脉,并道明经济大衰退的应对指南。《逃不开的经济崩溃与大衰退》荟萃了众多世界商界领袖、政界精英、一流经济学家纵论全球经济崩溃与大衰退的精彩言论。诸如,索罗斯、巴菲特、史蒂芬·罗奇、罗杰斯、埃德蒙·菲尔普斯、蒙代尔、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保罗·克鲁格曼、林毅夫、张五常、郎成平、茅以升、吴敬琏、厉以宁、樊纲、巴曙松、谢国忠、李稻葵、马云、柳传志等,他们或从亲身经历或从宏观背景分析了经济衰退的成因,他们或从历史经验或从理论分析,对经济衰退的整体趋势进行了回顾、解析、预测及提供了有效的应对指南。
展开
精彩书评
    反思经济崩溃与危机真相主,解密经济大衰退应对方略
    我刚开始工作时感到诧异,当我们向衰退宣战后,诸多关键问题都似乎同时濒临危急关头……很明显我并料到经济危机会发展到大萧条后最严重的程度。
    ——美国总统  奥巴马
    这波全球经济衰退的深广度直逼1930年代大萧条。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克鲁格曼
    全球经济处于我们有生以来最深的和最同步的衰退之中,其起因是全球金融危机,并因全球贸易崩溃而加深。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美国经济已经“进入衰退状态”,虽然仅从指标上看,美国经济尚不符合萧条的标准。但是从自己手中掌握的零售商业企业数据分析,美国人的购买活动正在大幅度减少。很多人拥有的财富因为房地产价格下跌而不断缩水。
    ——投资大师  巴菲特
    各个国家的经济并没有彼此脱离。美国市场所发生的事件正在影响着世界各地的信贷市场。我们正处于一个信心危机当中。人们对市场的金融状况根本就没有什么信心,需要我们联起手来,重振信心。
    ——美国花旗银行董事长、CEO  威廉·罗兹
    没有经过经济危机洗礼的民族。不可能是经济上成熟的民族:没有经过经济危机洗礼的企业家。不可能是成熟的企业家;没有经过经济危机洗礼的公民,不可能是市场上成熟的公民。
    ——著名经济学家  郎咸平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篇大衰退:逃不开的经济周期——全球商界领袖谈经济崩溃与衰退
    第一章全球经济:“深陷衰退”
    世界需要美国经济衰退
    投资大师巴菲特在2008年12月3日接受CNBC采访的时候宣称:美国经济已经“进入衰退状态”,虽然仅从指标上看,美国经济尚不符合萧条的标准。从自己手中掌握的零售商业企业数据分析,美国人的购买活动正在大幅度减少。很多人拥有的财富因为房地产价格下跌而不断缩水。受美国庞大的贸易逆差影响,美元将会进一步走软。美元疲弱有助于出口,但美国并未因此充分受益。
    全美企业经济学家联合会(NationalAssociationforBusinessEconomists,NABE)曾宣布美国经济2007年12月进入衰退。根据NBER对经济周期的研究,美国1854年以来的历次经济周期平均收缩期持续17个月,二战以后的10个完整的美国经济周期中平均收缩期为10个月,最长为16个月。如果本次衰退也持续16~17个月左右,那么可能的经济反弹点将会出现在2009年6月左右。
    过去的30年中,美国每个月至少有一个州的经济实现增长,但2009年2月份这一势头宣告终止,所有州均停止增长。路易斯安娜州是2009年1月份美国唯一经济增长的地区,2008年同期有21个州的经济在扩张。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世界需要美国衰退。2008年2月,他在文章中写道:
    全球经济是建立在美国消费和中国投资基础上的,世界经济在现有的增长模式带动下蹒跚而行。来自这两种需求的源泉就如同摩托车的两个轮子,拖拽着世界上其他经济体一起前行。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与经济合作组织(OECD)各经济体之间的财富不均衡推动着世界经济运行在这样一种增长模式之上:经济合作组织的各个经济体对财富进行消费,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则通过投资来赚取出口收益。这种增长模式很可能在很长时间内会持续下去,直到经济合作组织各个经济体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财富鸿沟有效地缩窄之后。
    “摩托车”增长模型可能会与众不同,同时有可能再持续十年或者是二十年。自从2000年美国经济系统性过热之后,现在所发生的一切都源自美联储所创造的过剩的流动性。现在需要这种举动停止下来并冷却当前的流动性泡沫。美国经济的衰退将会促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然后,全球经济将会回到同样的系统。
    我相信,美国经济需要一次衰退。衰退是涤荡繁荣期间所产生的泡沫的一个必需阶段。拒绝一次衰退会打乱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从根本上讲,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是因为美国使用了大量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并导致了在IT技术泡沫破裂以后,美国经济仍然快速发展,这阻碍了对泡沫的必要清洗。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认为,在经济领域有一场“拔河比赛”,金融产业的紧缩向一方拉,旺盛实体经济的流动性向另一方向拉。产业的流行性正受到侵蚀,但也是逐渐的。格林斯潘说道:
    没人知道这场拔河比赛如何结束,令人关心的是,金融危机结束前是否会拖累实体经济。
    格林斯潘认为,主要的危险是当家庭财产贬值、劳动力市场疲软导致信用下降时,家庭储蓄率可能会超出许多分析家的判断快速地上升。
    艰难的就业环境和黯淡的经济前景令人们对未来担忧加大,减少开支、增加储蓄是人们对未来担忧的表现。因此,作为GDP增长主要动力的消费则不可避免地表现疲软。消费疲软是经济衰退的原因和表现,企业面对经济衰退纷纷裁员和降薪以减少开支,又更加促使人们降低开支,形成恶性循环。目前美国政府所采取经济刺激计划正努力遏制这种恶性循环,防止经济危机愈演愈烈。
    2009年2月29日出炉的一系列数据亦显示,美联储降息以及政府刺激经济的举措还没有改变美国民众对经济前景的悲观看法。根据路透社和美国密歇根大学联合展开的民意调查,美国2009年2月“消费者情绪指数”继续下降,约半数消费者预计2009年实际收入将减少,而社会失业率将持续走高。
    2009年3月底,投资大师索罗斯表示,美国经济即将面临一场“持续性下滑”,可能面临一段类似日本的低成长期,而且还伴随着高通胀问题。索罗斯说道:我并不认为美国经济会在第三或第四季复苏,因此我认为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持续的下滑,美国经济成长可能会在2010年有所突破。索罗斯称,经济复苏就像一个反过来的平方根符号,索罗斯说道:触底后就会自动反弹一部分,但并非呈“V”形或类似形状的反弹。虽然美国和西方世界的经济实力优势显著下降,亚洲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话语权”相对上升。但是在可见的未来,美国仍然是世界经济的老大,再是风雨飘摇的美元,短期内依然坐定其国际货币地位。正如路透社近日指出:美元将继续是“美国以及世上其他所有人的共同问题”。
    2009年3月,胡祖六在接受凤凰卫视《金石财经》节目采访时说道:在全球的工业化发达国家里面,其实美国财政状况尽管今年有4%的GDP赤字,但相对来说,比很多国家还是更好。比如说跟日本比,日本的国债占GDP比重已经是150%,那么今年(2009年)日本的经济衰退可能比美国更严重。可能到了2010年之后,日本的国债差不多占GDP的200%,我们预测美国,即使到2010年底,这么大规模的财政刺激可能也刚刚达到100%。美国在所有发达国家来说,它的财政负担,并不是最深重的。第三点还看到,美国的移民结构,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有很多像中国人这样的移民流向美国,所以它的人口结构对未来国债的负担来说也是非常有利的。
    2009年4月,美联储发布的褐皮书描绘了一幅黯淡的前景。这份帮助决定美国货币政策的文件显示就业形势严峻,美联储警告称制造业正呈全国性的收缩,消费者支出疲软,经济增长仍在萎缩,但美联储也指出,经济出现了一些最初的改善迹象。房屋市场显示了一些持稳的迹象。另外,报告显示12个地方联储中有5个报告称经济收缩的速度正在放缓。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社会科学教授埃里克·马斯金认为:
    美国在此次经济危机结束后经济霸主地位会被大大削弱,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差距会缩小,但美国人可能会因此受益。
    为什么美国会因为经济危机而获益,埃里克教授解释说,由于经济危机后美国与其他各国差距被大幅缩小,美国人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参与竞争,这会促使美国企业努力提高自身竞争力,会增加美国与欧洲、中国等进行贸易的机会,美国的出口会大幅增加,美国经济会因此受益。
    美国衰退,欧洲“感冒”
    英国《金融时报》这样形容美国经济与欧洲经济的关系:美国经济和欧洲经济就像一对喜欢争执但却已结婚多年的夫妇。一方可能坚持说要走自己的路,但两者纠缠交错的生活却使它们仍然彼此厮守。的确,在美国调低了经济增长预测的同时,欧洲也调低了其经济增长预测。
    欧洲银行及房地产行业已感受到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次级债危机造成的缓慢衰退。虽然欧洲本身没有什么次级债,但许多欧洲银行都在美国房地产业务上蒙受了损失,令银行融资成本增加,从而迫使金融机构控制在本国的房地产贷款。
    相比次贷风暴的发源地美国,各界对欧洲经济的前景一直较为乐观,至少不那么悲观。然而,随着美国一步步滑向衰退,欧洲经济也越来越有“扛不住”的迹象。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认为欧洲受冲击大于美国主要在于以下两点。他在文章《谁能在经济寒流中屹立不倒》中写道:首先,欧洲暴露问题晚于美国一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是在2007年,已经持续两年了。从历史数据看房地产调整周期一般是34个月,并且(2008年)9月份美国新房开工出现了5.9 %的增长,所以2009年美国房地产很可能止跌。但是欧洲不同,它的房地产一直在涨,直到2008年才开始跌,特别是英国、西班牙和爱尔兰,这些国家的房价涨得比美国还厉害,跌得比美国晚,所以可以想象明年(2009年)它们可能还要跌。
    再者,美国是主动调整,比如采取美元贬值、增加出口等措施,欧洲最大的问题是被动调整,美元贬值,欧元只能升值;美元升值,欧元就要贬值,它永远跟在美国后面,所以欧洲的经济调整可能要晚于美国一年。
    欧元区2009年2月工业生产跌幅破纪录,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也创空前新低,显示该区经济仍深陷衰退泥淖,加重欧洲央行(ECB)的降息或进一步采取非传统宽松政策的压力。欧盟统计局2009年4月表示,欧元区2月工业生产比前月减少2.3 %,为连续第六个月走下坡。欧洲企业正持续实施减产与裁员,以应对6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大衰退:逃不开的经济周期——全球商界领袖谈经济崩溃与衰退
第一章 全球经济:“深陷衰退”
世界需要美国经济衰退
美国衰退,欧洲“感冒”
日本经济:“第二次战败”
新兴经济体:增长减缓
第二章 经济大衰退改变了世界
“危险的信号”
大规模失业潮
“国家破产”
欧盟:面临分裂危险
东欧区域危机出现
分裂欧洲的“新铁幕”

第二篇 全球经济为什么深陷衰退——全球商界领袖谈经济衰退真相
第三章 美国经济衰退与崩溃真相
美国过度消费+亚洲过度储蓄
脱离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
降低利率的救市策略
庞氏骗局:麦道夫诈骗案
第四章 美国金融制度的缺陷
评级机构:推高资产泡沫
监管放松:金融自由主义
证券化:金融创新的极端

第三篇 经济复兴:重建国际金融秩序——全球商界领袖谈经济复兴与金融重建
第五章 货币战争:国家霸权的力量
“英镑霸权”
“美元霸权”
二战:英国经济依附于美国
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
彻底清扫美元霸权障碍
美元:遭遇危机
石油:美元霸权的救星?
美元的强盛之路
日元在货币霸权上的努力
日元在压力面前的退让
日元失去了亚洲国家的信任
人民币:负起大责任
欧元:挑战美元霸权
第六章 货币变局:重建国际金融新秩序
美国:60年牛市结束
美元的魔力
美元受到了挑战
欧元动荡,货币变局
“亚元”建立新的货币体系
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设立国际“新警长”

第四篇 全球救市:如何走出经济衰退——全球商界领袖带你走出经济衰退
第七章 美国救市策略分析
救市:零利率
加大货币供应:印钞救经济
泡沫破灭后的救急式处置
第八章 中国:4万亿与产业振兴
4万亿财政刺激绎济方案
产业振兴规划
第九章 世界各国联手:世界经济何时复苏
保护主义:加剧困境的“毒药”
世界经济:何时复苏
中国:救“市”主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中国经济:复苏展望

第五篇 中国:机遇与挑战——全球商界领衲谈中国经济振兴战略
第十章 危机来临的挑战
高储蓄遇经济衰退
出口拉动经济:遭遇寒流
以邻为壑:贸易保护主义
“投资拉动经济”
经济增长缓慢下的就业问题
外汇储备遭受损失
第十一章 中国制造:转型与升级
中国制造企业倒闭真相
中国制造的竞争力
中国制造:转型与升级
引进外资,走出困境
第十二章 启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
家电下乡,拉动内需
藏富于民的时代
刺激消费:立足民生

第六篇 历史上的危机与拯救——全球商界领袖谈经济危机与拯救
第十三章 “非理性繁荣”
“柯立芝繁荣”
“日本大泡沫”
亚洲金融危机
科技股泡沫
房地产市场繁荣
资产泡沫中的骗局
惠特尼丑闻
安然丑闻
第十四章 危机拯救:政府干预
二战还是新政
新政
二战
一个泡沫代替另一个泡沫
香港特区政府:干预市场
凯恩斯主义在日本的失败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