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逻辑: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现代阐释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5881709
  • 作      者:
    赵峰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逻辑: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现代阐释》的基本目的就是整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动态的理论,以此为基础构建一个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逻辑: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现代阐释》的结构如下:第1章是全书的导论,简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理论的方法论基础,即马克思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理论:历史唯物主义。第2章的主要内容是对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各种理论的批评性回顾和比较分析。这一章由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构成。在这一章的第一部分是对新古典主义经济增长理论的批评性回顾,试图在一个相对一般的框架下比较“旧”的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澄清一些理论上的误解。与其他综述和比较新增长理论的文献不同,这里并不持有这样的先验的观念:新增长理论是在“旧”的增长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前者必然优于后者。相反地,这些增长模型在逻辑上是一致的,本质上都是“新古典主义”的。这一章的第二部分在一个统一的数学模型框架中,按照其各自的理论逻辑,从资本积累、劳动分工和技术进步等方面重新表述和比较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马克思主义将资本主义经济的动态归结为由其本身所决定的、不断演进的阶级关系,进而更广泛的社会生产关系,强调对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解不能脱离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在这点上。马克思主义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单纯的技术或者“生物学”的因素是无法对经济增长这个历史过程给出一个全面而合理的解释的;只有结合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发展的认识,才能更深入和全面地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率的上升和下降,也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波等经济现象。第3章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的基本分析模型。在这一章,以马克思的资本循环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马克思主义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该模型将资本视为一种以不断增殖自身为目的的价值运动,探讨了资本主义均衡增长的条件及其限度。总的来说,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的基本模型中资本主义体系所能达到的或者潜在的最大的资本积累和社会总资本的增长速度是由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以及这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的(《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逻辑: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现代阐释》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的基本定理1”)。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均衡增长的条件。第一,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均衡增长的首要条件是资本主义劳动雇佣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以及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增长相伴随的资本主义的产业后备军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逻辑: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现代阐释》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的基本定理2”)。而资本主义的产业后备军不,仅不会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增长过程而消失,反而这种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是资本家阶级通过劳动雇佣制度获取剩余价值的条件。第二,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状况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扩张的速度的根本制约是通过其对资本主义经济的一般利润率水平的影响来实现的,而这种一般利润率的动态又决定了资本主义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的动态(《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逻辑: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现代阐释》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的剑桥方程”)。第三,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增长均衡进行下去的必要条件是资本主义社会总资本按照一定比例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各部门内部及各部门之间进行分割,并且这种分割比例的确定是由这些生产部门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相互之间的生产关系决定的(《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逻辑: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现代阐释》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的基本定理4”)。<br>    第4章和第5章是以第3章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的基本分析模型为基础,对其基本结论或前提假设的拓展性说明。<br>    第4章的重点是构建马克思主义的资本积累理论。在批评性地回顾和评述新古典主义的资本积累理论或投资理论的基础上,对资本的性质、资本积累的源泉和主体以及资本主义竞争与资本积累的动态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新古典主义的资本积累理论将个人追求主观效用最大化作为资本积累的根本动力不同,马克思主义的资本积累理论认为资本积累的根本动力根源于资本的内在本质,而这种内在本质通过资本主义竞争转化为一种外在的强制规律;依照资本主义竞争进行的不同领域,《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逻辑: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现代阐释》对资本主义竞争的形式和体制做出了详细的区分,并研究了不同的竞争形式和体制对资本积累的模式的影响。与新古典主义将资本积累过程视为一种趋于收敛到稳态的均衡过程不同,马克思主义将资本积累过程视为一个充满各种矛盾冲突的动态过程,如在第3章定理1中证明的那样,利润率的动态在资本积累,从而在资本主义经济增长动态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第5章详细讨论了马克思以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关于利润率动态的理论。<br>    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的基本定理1表明,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动态不仅受到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还受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制约,但同时又隐含地假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自动地生产和再生产出来,并被动地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和资本积累的发展。在第6章中对该假设本身进行了拓展性的讨论:首先,在积累的社会结构的题目下,详细讨论了(广义的)资本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经济增长过程的影响,以及这些制度与资本主义经济增长过程之间的相互动态关系;其次,本章剩余的部分讨论了战后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积累的社会结构转变的历程,并详细地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的新自由主义体制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限制。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导论<br>    1.1  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增长<br>    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典型特征是经济长期的持续的增长。而各种经济增长理论则致力于对这种“独特的(unique)”历史现象及其动态过程做出一种合理的解释。<br>    之所以给资本主义的经济增长和发展现象加上一个“独特的”这样的形容词,是因为这种快速而持续的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在现代资本主义产生以前的任何时代都没有过。如表1.1所示,当世界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前资本主义形态的时候,各个经济单位不仅GDP的规模比较小,而且在从公元0年到公元1000年期间,年均GDP的平均增长率仅仅维持在大约0.01%左右——一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速度。这些经济体之间的相对规模在这“停滞”的时代也几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在公元O年和公元1000年的时候,那些在现时代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经济体(A组)的GDP规模占全世界的百分比分别为12.5%和12.1%;而现在那些已经沦为不发达或外围国家的经济体(B组)的GDP规模占全世界的百分比分别为87.5和87.9%。
展开
目录
第1章  导论<br>1.1  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增长<br>1.2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的一般理论:历史唯物主义<br>第2章  经济增长理论:回顾与比较<br>2.1  新古典主义经济增长理论:批评性回顾<br>2.1.1  新古典主义增长分析的一般框架<br>2.1.2  索洛增长模型<br>2.1.3  新经济增长理沦<br>2.1.4  瓶模型与旧问题:对增长理论的几点评论<br>2.1.5  结论性评价<br>2.2  马克思主义、与新古典主义增长理论的比较分析<br>2.2.1  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方程<br>2.2.2  马克思主义与新古典主义:求解基本方程<br>2.2.3  马克思主义与新古典主义:比较分析<br>2.2.4  结论性评价<br>第3章  资本循环、资本再生产与经济增长<br>3.1  基本模型<br>3.2  模型求解<br>3.3  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的基本定理<br>3.4  资本主义经济增长与产业后备军<br>3.4.1  完全竞争、萨伊定律与资本主义长期就业均衡<br>3.4.2  资本积累与相对过剩人口<br>3.5  部门协调、总需求与均衡增长<br>3.5.1  对基本模型的扩展<br>3.5.2  总需求与均衡增长<br>3.5.3  社会总资本、劳动力的配置与市场均衡<br>3.6  结论与展望<br>附录:马克思的再生产模型<br>一、简单的再生产模型<br>二、扩大的再生产模型<br>第4章  竞争、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动态(上)<br>4.1  新古典主义的资本积累理论<br>4.2  马克思主义的资本积累理论<br>4.2.1  资本的性质<br>4.2.2  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积累的主体<br>4.2.3  竞争与资本积累<br>4.2.4  竞争的性质<br>4.2.5  竞争的形式、体制与资本积累的动态<br>第5章  竞争、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动态(下)<br>5.1  资本积累与利润率动态<br>5.1.1  古典政治经济学与“利润率趋于下降的规律”<br>5.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利润率趋于下降的规律<br>5.2  利润率动态的决定因素<br>5.2.1  资本有机构成与利润率动态<br>5.2.2  阶级斗争与利润率动态:利润侵蚀理论<br>……<br>第6章  资本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经济增长<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