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机会平等与分配正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82295
  • 作      者:
    周谨平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周谨平,1979年12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中南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主要从事经济伦理、行政伦理和政治哲学研究。在《道德与文明》、《天津社会科学》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分配是人类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不但决定着人们对于自然和社会资源的获得与占有,还关系着人们在社会中的权利和地位。正义作为最根本的社会美德之一,也成为分配领域的核心伦理价值。“分配正义”概念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明确地提出,与“矫正正义”一同成为正义的两个基本问题。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对于不同道德价值的追求,分配正义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中,具有着不同的伦理意义。对于自然秩序的遵循,对于幸福、平等、自由权利的追求,成为分配正义最为主要的伦理目标。自然秩序、个人幸福和平等权利也成为主导分配的道德依据。在现代语境下,分配正义的伦理意义在于,保证人们能够享有平等的权利,在秩序井然的社会中自由追求幸福的生活。
    机会平等的关键问题在于,如果把机会仅仅理解为概率或者可能性,而忽视机会背后所隐含的把握机会的能力、以及获得这种能力所必需的社会要素和自然要素,那么机会平等就会流于形式。围绕机会平等的正义理念,作者试图建立以现代公民社会为背景的“复合机会平等分配体系”,使人们不但能够在形式上获得平等的机会,而且具备相应的把握机会的能力,从而能够在实质层面实现现代语境中的分配正义。
展开
精彩书摘
    当分配出现不均,便要诉诸矫正正义。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分配过程中,有一种情形会导致分配的不公正,那就是对于自愿的违反。对这种情况,就必须从获利者的手中取出与受害者损失相等的部分补偿,补偿后者的原则是基于比例的平等。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人的多占必将导致另一部分人的少有,这种状态会使城邦无法达到它的目标——为所有公民带来幸福。只有大家平等相待,才能维护城邦的整体利益,因此,必须使公民所得达于公平。在亚里士多德这里,显然存在着两个层面的分配:一是同自然本质直接决定的社会角色相应的分配;另一种则是在自然生成的城邦中,自由人之间的分配。这种分配的最终合理性依然在于人的自然品质和城邦的整体利益。所以,无论哪种分配,都是自然的结果,都是由自然秩序所支配和影响的。
    “自然秩序”在三种意义上左右着分配的结果,并为分配的结果提供最基本的合理性证明。自然秩序为自然法提供重要的依据,并同样支配和影响着古罗马以及中世纪的分配方式和价值标准。西塞罗认为,自然的本质决定人并不是为自己而生的,世间万物之所以存在,都是要为人类整体而用。“因此,我们要遵循自然的本质,将它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导。通过履行对各自的义务和责任、共同努力,为全体公民提供普遍的物质和用品,以符合我们的公民身份。”由此推出,正义有两个原则,首先是不能伤害他人的利益,其次是要服务于公共利益。反之,不正义也具有两种形式:占有不能肯定属于自己的物品和在事物中投入不恰当的精力。福利的分配与正义息息相关。与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一脉相承,西塞罗提出了物质分配的两个具体的原则:第一条是,人所获所得不能超过自己的应得。“事实上,这是所有的物质获得所必须遵守的正义原则”。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正义与分配的离合
二 分配正义与和谐社会
三 何种公平,如何分配?
四 从机会平等看分配正义

第二章 分配正义的伦理价值基础
一 自然秩序
二 个人幸福
三 平等观念

第三章 分配正义中的主要问题
一 个人正义与社会分配
二 国内正义与分配
三 国际正义与全球分配

第四章 以机会平等为基础的分配正义
一 现代文明社会与公民资格
二 福利的分配
三 社会资源的分配
四 权利和能力的分配
五 作为机会平等的分配正义

第五章 如何实现机会平等的分配正义
一 劳动机会的公平分配
二 公民收入的平等分配
三 社会福利的公平分配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