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经济合作协议的签署对两岸间的经贸合作将产生深远的潜在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建立两岸经贸合作的沟通平台。一旦两岸经济合作协议顺利签署,将有助于建立一个两岸间互信合作的沟通平台,将之前临时性的对话与沟通变为一项可持续发展的框架。通过协商合作的形式,解决两岸间经贸往来中出现的问题,为双方投资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同时经济合作协议也是一项开放性协议,具有比较好的拓展性,一些特定产业的开放时间等可以作为补充协议加入其中,在这个平台上,两岸可以把合作范围从经济合作拓展到其他领域,使两岸经济合作协议成为两岸间的综合性沟通平台。第二,增强两岸经贸合作关系。两岸经济合作协议的签署将有助于两岸间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协议的首要目标是消除和减少两岸间贸易往来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对于两岸投资企业而言,都将是一条利好消息。特别是对大陆企业在台投资限制的进一步放宽,将对台湾地区就业与经济发展水平产生正面的积极影响。台湾“行政院”劳委会的研究报告指出,签署ECFA可创造10.5 万到12.5 万个工作机会,GDP将会增加0.8 24.个百分点。而两岸间金融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将为两岸投资企业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第三,加强两岸人员往来并推动产业互动发展。伴随两岸经济合作协议的签署,在现阶段两岸“三通”业已起步的基础上,双方将更多地减少人员往来的一些限制条件,为两岸投资企业在人才引进、产品推广与销售等方面提供便利。同时,两岸可以在协议框架下开展产业合作,对于技术引进与资金流动的限制也将逐步取消,这些都有助于推动两岸间的产业合作。当然,两岸经济合作协议的签署也可能会对台湾传统产业和农业造成一定的冲击。以台湾地区的毛巾制造业为例,在1991年台湾开放大陆毛巾进口之后,尽管台湾毛巾质量更好,但是由于单价高于大陆进口毛巾30%~50%,在价格竞争中居于劣势。台湾毛巾制造业总产值在3年内从100亿新台币下降到不足20亿新台币,就业人口从5万人减少到5000人。至于农业,台湾在两岸贸易中一直处于长期逆差,根据台湾“财政部”数据显示,2008年台湾出口到大陆农产品为4.3 6亿美元,而大陆销往台湾农产品为7.1 8亿美元,贸易逆差为2.8 2亿美元。因此海峡两岸必须在经济合作协议框架下,建立两岸各产业间的协商谈判机制,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动植物疫情通报等方面进一步开展合作。<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