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创新论坛.五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793563
  • 作      者:
    任保平,何爱平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要素价格变动条件下实现最优规模的兼并途径分析 高煜、流动性过剩对物价和产出的动态冲击效应分析 张龙、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与实证分析:1952——2007 魏婕、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质量:理论分析与计量检验 陈丹丹和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及其对中国通货膨胀的解释等。
展开
精彩书摘
    四、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要素生产率及贡献率的历史考察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已经经历了超过30年的高速增长。然而,中国经济是否能够持续增长,近年来成为经济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br>    经济增长质量,我们一般将其等同于经济增长的效率。众所周知,投入要素的数量、质量以及要素间组合的效率都直接决定了经济增长的质量。经济增长效率表现为经济增长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是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方面。<br>    (一)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要素生产率<br>    一般来说,要素生产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大,经济增长质量越高。分析要素生产率,不仅是探求经济增长源泉的主要工具,而且是确定经济增长质量的主要方法。这里讲的要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资本和劳动这两个基本要素,另一方面是人们常说的综合要素。在实际分析时,经常使用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比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来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高低。<br>    1.劳动生产率<br>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果或能力。劳动生产率不仅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因素。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是最为常用的指标。<br>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节约,而归根到底是活劳动的节约。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经济效益有着必然的联系,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经济效益提高的必备条件。
展开
目录
流动性过剩对物价和产出的动态冲击效应分析<br>地方政府间的财政策略性反应——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br>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及其对中国通货膨胀的解释<br>能源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br>巴鲁姆一斯奎尔模型下的农户生产收入分析——基于周至县省村的调研报告统计分析<br>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评价及其现阶段的特征分析<br>农村种植业的最优规模及其确定——以周至县楼观镇为例<br>要素价格变动条件下实现最优规模的兼并途径分析<br>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1978-2007<br>增长的稳定性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1949——2009<br>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与实证分析:1952——2007<br>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质量:理论分析与计量检验<br>技术体制、研发内部化与创新绩效:基于中国制造业的<br>面板数据分析<br>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的理论假说及其实证检验<br>知识对思想的傲慢——经济学案例的选题设想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