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品出经济学三味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789580
  • 作      者:
    李仁君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经济学的致用之味出在对生活的面向。经济学的理论虽然博大精深,但却可以做到雅俗共赏,深入浅出。其实经济学最直白的道理就是教人如何占便宜的。理智的人对占便宜总是心怀谨慎,因为便宜不好占。但经济学恰恰强调的是,便宜要占,但千万不要单方面占便宜,自己便宜的同时,也让对方便宜。这就是谋求“双赢”的理念。而从理论上证明“双赢”及其实现条件,是由经济学完成的。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帕累托最优”标准,就是经济的一般均衡标准,也是“双赢”的标准。这应该是经济学可以致用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极其重大的贡献。
展开
精彩书摘
    从经典作家的理论描述到实践家们的艰苦探索,人类历史上社会主义的实践,逐渐形成了在资源配置方式上实行计划经济、在所有制上实行公有制、在个人消费品上实行按劳分配的三大基本特征。社会主义的这一模式的形成,完全是社会主义的先驱者们反资本主义之道而行之的结果。在20世纪的最后十几年内,社会主义的这一模式归于失败,因为社会主义的东欧发生了剧变,苏联走向了解体。<br>    本来人们是期待着这种社会主义模式的优越性的,但这种期待现实中渐渐被演绎成了一种巨大的“扭曲”。这种扭曲在经济关系上转化为价格的扭曲,即通常人们所说的传统社会主义体制下的价格既不反映价值也不反映供求关系;这种扭曲在社会关系上转化为舆论和现实的扭曲,比如,在传统的社会主义体制下,舍己为公、无私奉献的舆论环境扭曲为现实生活中的自利行为,“公仆”精神扭曲为以权谋私现象等等。<br>    按照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理论,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不应该是传统的三大特征,“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地,社会主义的本质被认为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br>    显然,邓小平理论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生产力标准,改写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由此曾一度引起了所谓的“目的与手段之争”。<br>    ……
展开
目录
获取打开经济的钥匙——经济方法篇<br>1.经济分析中的人:理性与概率<br>2.假设本身并不重要:抽象分析法<br>3.石油还能用多久:边际分析法<br>4.均衡与社会和谐<br>5.抢购风波与预期心理<br>6.看不见的手<br>7.看得见的手<br>8.能相信经济学家吗?<br>9.“合成谬误”与“理性冲突”<br>10.“分解谬误”与“整体改革”<br>11.经济学与数学的不解之缘<br>12.经济学如何改变历史<br>于细微之处看经济——微观经济篇<br>13.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br>14.鲁滨逊的选择:生产可能性边界<br>15.交易与拍卖<br>16.从买车来看需求<br>17.促销中的艺术:需求价格弹性<br>18.从捕鱼话供给<br>19.机会成本与农民盖房<br>20.成本与收益<br>21.吃苹果与看晚会:边际效用递减规律<br>22.需求法则的反例:吉芬商品与吉芬效应<br>23.搬家的学问: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br>24.消费者剩余与买东西的乐趣<br>25.你钱多了会花在哪里:需求收入弹性及其政策含义<br>26.边际收益递减的故事<br>27.歧视的后果<br>28.游戏与市场进入<br>29.囚犯难题与机制设计<br>30.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br>31.反盗版中的帕累托改善<br>32.让大家受益的事谁来做<br>33.假如由别人来买单<br>34.民主的魅力与缺陷<br>35.知假买假、加倍赔偿与科斯定理<br>知经济方能顺大势——宏观经济篇<br>36.GDP告诉你<br>37.蜜蜂的寓言与扩大内需<br>38.时间偏好与贴现率<br>39.利率升降与股市跌涨<br>40.股市中的赢家<br>41.投资给我们带来什么?<br>42.借钱消费为哪般?<br>43.跨期转移与跨代转移<br>44.投资买房是不是时候?<br>45.假如没有货币?<br>46.为什么钱多了物价却没有上涨<br>47.把钱拿在手上:货币需求<br>48.问钱天下有几多:货币供给<br>49.由穷变富的学问:舒尔茨及其人力资本理论<br>50.把钱埋在地下:乘数效应<br>51.加息时代灵活理财<br>利害得失皆由经济——政治经济篇<br>52.中美两国粮票的比较<br>53.美元与经济秩序<br>54.从柜台小姐拒收退款看制度的完善<br>55.迂回生产+效率:对资本主义的一种经济学解释<br>56.集体行动+平等:对社会主义的一种经济学解释<br>57.恩格尔系数告诉我们什么<br>58.从“三讲”到“三个代表”<br>59.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误分<br>60.市场经济与雷锋精神<br>61.服务的层次<br>62.从伊拉克战后重建说起<br>63.我看萨达姆的被捕<br>64.美国应从反恐中实现五大转变<br>65.非典可能带来的经济影响<br>66.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十六大报告分配专题解读<br>67.和谐社会古今释义<br>68.新技术、新制度、新保障与农村建设<br>一方水土养成一方经济——区域经济篇<br>69.比较优势与海南发展<br>70.海南产业发展如何避免“荷兰病”<br>71.订单农业做大做好的方向:农产品期货交易的作用<br>72.学者扶贫与计生宣传<br>73.生意人的生意经<br>74.生态保持与经济发展孰优先<br>75.粤海铁路通道对海南发展的影响<br>76.构建儋州先进文化的几点思考<br>77.在逛街中体味集聚效应<br>78.海南产业政策的演变<br>让经济学三味净化生活——经济时评篇<br>79.购物券利弊谈<br>80.机票打折中的悖论<br>81.谁决定了茶馆的暴利?<br>82.农民毁田烧砖的背后<br>83.从杀猪示信说起<br>84.经济学视角中的剥削<br>85.“终身雇佣制”的启示<br>86.赢家通吃的悲哀<br>87.我们为什么还不是节约型社会<br>88.当创新成为一种意识<br>89.现代性与反现代性<br>90.如此省钱为何没能奏效?<br>91.由吕布之死说起<br>92.从经济学看和坤的媚上欺下<br>93.己所不欲施于人<br>94.对牛弹琴的后话<br>95.“为”不是“不为”<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