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公共投资与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2629531
  • 作      者:
    岳军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岳军,1959年12月生,内蒙古四子王旗人,经济学博士,现任山东财政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MPA教育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公共经济理论、财税理论与政策,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著作教材13部。
展开
内容介绍
    《公共投资与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研究》的研究仅仅限定在对公共投资及相对应的公共(资本)产品的范围内,不包括私人投资和私人资本的部分。为了解决研究口径的问题,在产出一资本比率中,只要将“资本”口径调整为“公共资本”口径即可,并不会改变该公式的经济含义,并以此说明公共(资本)产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同时,用公共投资替代财政生产性支出,一方面可以避免陷入经济学家在财政的生产性支出及生产性公共资本范围界定的论争,另一方面以公共投资理论和公共产品供给理论两大理论为基础,建立“公共投资一公共产品一经济增长”统一分析框架,才能更好地阐述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展开
精彩书摘
    这表明,在这个两人社会中,如果只存在私人投资,而不存在公共投资,那么,这两个人对同一种产品的私人投资的效用评价应该是相等的,并且等于社会生产该产品的客观机会成本;如果存在私人投资与公共投资,因为社会上不同的个人对公共投资效用的评价不同,每个人对公共投资效用评价的总和才等于公共投资的客观机会成本。<br>    基本结论和政策含义<br>    1.从总体上看,公共投资供给和公共产品供给及与之相对应的公共投资需求和公共产品需求关系构成了相互矛盾、相互运动、相互转化、相互统一的一条主线。其中,公共投资需求和公共产品需求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从其运动的条件来看,公共投资和公共产品资源都是稀缺的,这成为价值链运动和实物链运动和转化的最大约束条件。<br>    2.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的均衡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均衡的前提条件,通过对萨缪尔森模型的改进,可以对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均衡进行分析和证明。<br>    3.公共需求与私人需求的存在是“公共性”与“私人性”划分的逻辑起点,也是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均衡、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均衡存在的基础。<br>    4.在公共领域中,由于私人投资与公共投资的互补性,增加私人投资进入公共领域的规模要比追求公共产品的私人生产可能更有效率。基于这样的认识,可以制定以提高公共投资效率为出发点、以改进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为主要内容、鼓励私人投资进入公共领域的长期公共投资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的长期和持续增长。
展开
目录
导论<br>一、问题的提出<br>(一) 关于公共投资与公共产品关系研究的动因<br>(二) 关于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决定问题<br>(三) 关于政府投资“效率假说”问题<br>(四) 关于公共投资与公共产品供给关系研究的意义<br>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br>(一) 关于公共产品理论研究<br>(二) 关于公共投资理论研究<br>三、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br>(一) 公共领域问题研究的主要方法<br>(二) 采用均衡分析方法<br>(三) 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成本一效益分析工具<br>(四) 分析视角和逻辑起点<br>四、基本内容和结构<br>五、创新程度及难点<br><br>第一章 公共产品供给的理论思潮<br>一、公共产品内涵<br>二、公共产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br>(一) 公共产品理论的早期思想<br>(二) 公共产品理论的初步形成<br>(三) 公共产品理论的建立和发展<br>(四) 公共产品理论的新发展<br>三、关于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的逻辑起点<br>(一) 关于公共产品“市场失灵一政府提供”的逻辑和方法<br>(二) 市场失灵一政府干预假设产生的基本原因<br>四、公共产品供给:领域及边界<br>(一) 公共领域(public domain) 思想渊源<br>(二) 公共领域边界<br>(三) 公共领域资源的分配<br>(四)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边界的确定<br>五、公共领域与公共财政制度<br>六、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公平与效率的均衡<br>(一) 关于公共产品供给效率<br>(二) 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估算与分析<br>(三) 关于灯塔问题的讨论<br>(四) 对公共产品本质属性的思考<br>七、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政府供给与市场供给的均衡<br>(一) 公共产品市场供给效率的实现<br>(二) 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的实现<br>(三) 公共产品政府供给与市场供给的均衡<br><br>第二章 公共产品供给的历史渊源<br>一、问题的提出及方法论的说明<br>二、“治水”工程与中央(集权) 政府供给制度形成<br>三、“治水”的大国模式和公共安全模式<br>四、“治水”与“治国”的经济学解析<br><br>第三章 公共产品需求与供给均衡分析——基于一个价值分析框架<br>一、公共产品需求与供给均衡问题<br>(一) 公共产品需求与供给均衡思想<br>(二) 公共产品需求与供给均衡面临的困境<br>(三) 公共产品需求与供给失衡的效率损失<br>三、引入价值工具的均衡分析<br>(一) 均衡原理<br>(二) 公共产品需求与供给的内部均衡条件<br>(三) 公共产品需求与供给均衡的外部条件<br>四、公共产品的价值分析框架<br>(一) 公共产品需求实现的价值基础<br>(二) 公共产品供给实现的价值基础<br>(三)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均衡的价值基础<br><br>第四章 公共投资的优化配置<br>一、公共投资内涵辨析<br>二、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br>(一) 相关性描述<br>(二) 公共投资一经济增长实现的必要条件<br>三、公共投资优化配置及其条件<br>(一) 公共投资优化配置的条件<br>(二) 公共投资的集聚效应<br>四、公共投资形态的转换及效率的实现<br>(一) 公共资本配置及效率<br>(二) 公共投资配置效率实现的路径<br>(三) 公共投资配置优化的成本一收益分析<br>五、公共投资规模和结构的优化<br>(一) 公共(投资) 支出规模和结构的演变<br>(二) 公共投资结构分析<br>(三) 公共投资规模优化研究<br>(四) 公共投资效率损失问题<br><br>第五章 公共投资形成及其宏观效应<br>一、公共投资形成分析<br>(一) 公共投资形成的一般形式<br>(二) 公共投资形成的方式<br>(三) 公共投资形成的特点<br>二、公共投资形成效应分析<br>(一) 公共投资形成与经济发展<br>(二) 公共投资形成效应的具体分析<br>三、公共投资形成与资源配置<br>(一) 公共投资形成的时间(时机) 对资源配置的影响<br>(二) 公共投资形成的区位对资源配置的影响<br>四、公共投资主体与宏观经济的联系<br><br>第六章 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与公共投资制度安排<br>一、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经济分析<br>(一) 公共产品供给制度<br>(二) 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制度形成的基础<br>三、公共投资制度分析<br>(一) 引入制度分析的原因<br>(二) 公共投资制度的经济学分析<br>(三) 公共投资制度中相关主体行为的讨论<br>(四) 公共投资制度中的委托代理关系<br>四、公共投资政策:理论与实践<br>(一)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公共投资政策<br>(二) 公共投资政策实施的取向<br>(三) 公共投资政策手段的运用与组合<br>(四) 中外公共投资政策的演化和评析<br><br>第七章 公共产品供给与社会发展<br>一、公共投资、公共产品供给与社会发展的关系<br>(一) 一个理论逻辑框架<br>(二) 公共投资视角研究的理由<br>(三) 公共产品供给的终极目标<br>二、公共产品供给与社会资本<br>(一) 公共产品供给与社会发展模式<br>(二) 公共产品供给与经济增长路径<br>(三) 公共产品供给与社会资本增长<br>三、人力资本投资、教育与社会发展<br>(一) 人力资本投资及其作用<br>(二) 教育的基本属性<br>(三) 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br>(四) 教育供给与经济增长<br>(五) 教育与社会资本积累<br>(六) 困境与路径选择<br>(七) 实证与检验<br><br>第八章 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现实思考<br>一、中国的公共产品供给状况分析<br>(一) 我国的公共产品需求呈现快速增长趋势<br>(二) 我国的公共产品供给面临巨大压力<br>(三) 我国的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严重失衡<br>二、公共产品供给规模扩大与政府部门推动<br>三、公共产品供给规模与财政改革<br>(一) 公共投资率与公共产品供给规模扩张<br>(二) 瓦格纳法则与“财政压力”<br>(三) “投资饥渴症”与增长的投资依赖<br>四、中国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二元结构解析<br>(一) 一个价值判断<br>(二) 公共产品供给二元结构形成的机理<br>(三) 公共产品供给二元结构的影响<br>(四) 对策:技术路线和公共政策<br>五、实证分析:中国电力设施投资与电力产品供给<br>后记<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