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会关系:网络经济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the economics of networks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64242
  • 作      者:
    (英)桑吉夫?戈伊尔(Sanjeev Goyal)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桑吉夫·戈伊尔(Sanjeev Goyal),剑桥大学经济教授。网络研究在经济学领域的开创者之一。他的研究成果在顶尖的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包括《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a)、《政治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经济学评论》(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经济学理论杂志》(The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译者简介:
  吴谦立,美国波士顿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为Rydex SGI资深基金经理。曾于哈佛大学、复旦大学、马里兰大学客座讲学。著有《公司治理》、《公平披露公平吗?》,译有《拯救日本》、《财务骗术》。
  丛书主编简介:
  沈明,法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研究领域包括法理学、法律社会学、法律经济学。
展开
内容介绍
  网络渗透在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每个角落,并且在解释众多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方面,扮演着一个突出的角色。直至1990年代以前,网络在标准的经济学中并没有多少声誉,但从那时起,网络理论的研究蓬勃发展。这方面研究的核心思想,是理性的参与者个体之间的关系模式会影响其行动,并且决定其收益。这些关系的重要性,反过来又激发了对网络形成的过程进行研究。
  在《社会关系》一书里,桑吉夫?戈伊尔把有关网络和经济活动的当代思维置于具体的场景里。他为这方面的研究开发出一个总体的架构。在《社会关系:网络经济导论》的第一部分里,他展示了对于个体的收益,其在网络里所处的位置具有显著的效应,有鉴于此,每个个体自然都要采取行动建立关系,使得网络对自己有利。这个思想激发了《社会关系:网络经济导论》的第二部分,由此发展出建立在个体动因基础上的网络形成的一般理论。戈伊尔评估了现有研究发现的坚固性,并且指出了尚未有解的实质性问题。《社会关系》把简单实例与正式模型和完整的数学证明结合在一起,是网络经济理论的一本简明扼要而又自成一体的著作,应该成为经济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生必备的参考资料。
展开
精彩书评
  网络正在成为一个崭新而令人振奋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它整合了来自许多领域里的思想,包括社会学、经济学以及计算机科学。这些学科各自研究网络及其社会背景如何影响最终结果。《社会关系》从经济学的角度,为这个欣欣向荣的研究领域作了出色的介绍。有志者无论从哪个角度在这个领域里进行研究,这本书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爱娃·塔多斯(Eva Tardos),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桑吉夫·戈伊尔是这个领域的主要贡献者,他为这个领域的研究展示了一幅清晰而广泛的图像。《社会关系》分析了两个重要问题。网络的互动结构如何影响经济结果,以及如果人们有意识地选择与之建立关联的对象,网络将会如何演变?
  ——阿兰·科曼(Alan Kirman),法国联合大学,  埃克斯·马赛第三大学,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
    过去十年里,对于讯息、社会以及生物网络的研究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我们能够碰到的最复杂而又互相联接的经济系统,将会成为网络研究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戈伊尔的《社会关系》是网络经济学的第一本综合著作,在这个迷人的征途上迈出了第一步。    
      ——阿尔伯特-拉斯罗·巴拉巴斯(Albert-Laszlo Barabasi),美国圣母大学物理系
    经济学对社会网络的研究是一个崭新而令人兴奋的途径。《社会关系》为之提供了一个综述。本书提供的说明涵盖广泛的领域,包括信息-分享网络、企业问的研究—协作网络以及劳动力-市场网络,也能为非经济学家阅读,它回答了两个主要的问题:个体间的关系模式如何影响其行为、结果的有效性和信息的传播?建立关系的终极动因是什么?高度推荐本书。
      ——加布里埃尔·德芒格(Gabrielle Demange),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
展开
精彩书摘
  本章检验了社会关系模式对于社会协调和合作方面的效应。
  我们从协调博弈的研究着手。第一个发现就是所有的网络都能够获得所有参与者都选择相同行动的多重均衡;然而,互动结构在决定行动的多样化能否持续上发挥一个关键的角色。这个发现促使对于不同行动的随机稳定性进行研究。第二个发现是如果个体选择最优回应,行动的扰动是随机的而且发生的概率相同,那么不同行动的随机稳定性取决于互动结构。然而,支持不同随机稳定结果的互动结构的特征是什么,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些论点激发了一个选择模型,这里不同行动的概率随着相关的收益而呈指数性下降。第三个发现就是根据这个决策规则,或叫对数线性规则,所有的网络都可以获得风险占优行动。然而,这个发现产生了下面两个问题。什么是进行决策的合理模型?对于特定的互动网络,是否需要不同的决策模式?上述的三个发现是关于网络结构和长期结果之间的关系。长期结果只有在迅速获得的情况下才有意义,并且这就导致了有关收敛率的讨论。第四个发现是社会关系的模式在决定向风险占优行动的收敛率方面发挥一个关键角色。
  冲突博弈涵盖一类重要的决策情形,但是对于互动结构在个体行为形成方面的角色的分析研究,似乎相对较少。本章的介绍着重于具有局部互动的贡献博弈。在这个博弈里面,每个参与者不贡献是一个风险占优的策略,但是这又是一个社会无效的结果。这里的第一个发现,是需要把模拟为基础的决策与纯局部互动结合起来,以确保贡献的高水平。第二个发现是位于闭链的参与者之间纯局部互动也会支持行动的多样化,某些参与者有所贡献而其他的则没有任何贡献。然而,对于诸如星状网络等其他互动结构的讨论,则指出这些发现对于局部互动的模型精确性很敏感。因此,在更加广义的互动网络里,协调行为的可能性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简介
第二章 网络:概念和实证
第三章 网络上的博弈
第四章 协调与合作
第五章 社会学习
第六章 劳动力市场上的社会网络
第七章 策略网络的形成:概念
第八章 单向关联的形成
第九章 双向关联的形成
第十章 企业间的研究协作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