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资本主义精神:民族主义与经济增长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082793
  • 作      者:
    (美)里亚?格林菲尔德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里亚·格林菲尔德:目前任美国波士顿大学政治学和社会学教授。她是《民族主义:通向现代性的五条道路》一书的作者。
展开
内容介绍
    《资本主义精神民主主义与经济增长》回答了一个重大的经济学问题。这是一个无论经济学家,还是经济史学家都还尚未能够予以解答的问题.即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而不仅仅是条件)究竟是什么?本书沿用了与马克斯·韦伯那一著名论著同样的书名。在书中,作者集中论述了导致行为发生划时代意义变化的深层动因问题。而正是这种变化,从16世纪起,不断地为一个又一个经济进行了重新定向,使之从生存经济转化为盈利经济,从而改变了经济活动的性质。对英国、荷兰、法国、德国、日本和美国的经济意识发展所作的详细分析使作者得以证明,现代化的、以增长为导向的经济背后的动因或“精神”并不是对“理性经济行为人”的解放,而是民族主义。民族主义使大众为了民族的声望而义无返顾地参与了无止境的竞争,并因此导致了经济竞争现象的发生。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部分  民族主义发端的又一画面<br>    第一章 资本主义精神与英国经济奇迹<br>    虽然众所周知但却被人们有条不紊地加以遗忘,亚当.斯密并不是一个经济学家,而是一位当时被称为“道德哲学家”的人物。  而且他也不是一位经济人,重音落在最后一个字眼上;在他的哲学里,经济范畴并没有占据如马克思所认定的那种至关重要的地位。  他的第一部伟大著作《道德情操论》是他的理论体系的基石。  斯密专注于社会学中的现代学科的基本问题:社会的构造,社会一体化的机制,或常常被称之为秩序的问题——即分散的个体如何最终超越自我并形成聚合式实体存在,从而给人一种整体感,以及他们如何形成道德情操,即社会(有助于社会一体化)情操这一重中之重的问题。<br>    斯密的基本论点是,人类天生具有构建等级性和内聚性社会结构的倾向,因为他们在生活中受到希望得到社会认可的愿望的驱动,表现为愿意服从于礼节规范并致力于无所顾忌的地位追求。  这个愿望基本上是非物质性的,而且物质上的自利完全从属于这个愿望。  社会秩序基<br>    于物质利益系统性地献身于礼节或社会习俗之上。  地位是其他人的尊敬,而不是贪婪或追求权势的意愿,是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  斯密写道,地位是“人类生活中一半劳作的目的”和“全部尘世纷扰的动因,是所有劫掠和不公的缘由,是由贪婪和野心引入这个世界的”。  甚至“理性的人”也做不到弃置不顾,只有那些没有“出人头地愿望”的人,那些教养远远高于人性的普通标准或大大低于该标准的人,才最终“习惯于个人的卑微意念”并沉溺于“迟钝愚蠢的冷漠之中”。<br>    ……
展开
目录
    致谢<br>    导言<br>    第一部分  民族主义发端的又一画面<br>    第一章  资本主义精神与英国经济奇迹<br>    第二章  “17世纪的伟大例外”<br>    第二部分  欧洲大陆新经济意识的传播<br>    第三章  第一个皈依者:法国<br>    第四章  统一行动的力量:资本主义精神在德国<br>    第三部分  亚洲的挑战:日本之路<br>    第五章  日本民族主义<br>    第六章  竞赛与格斗<br>    第四部分  经济文明:新世界的资本主义精神<br>    第七章  探索美国体制<br>    第八章  突飞猛进<br>    跋:站在2000年的回顾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