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编政治经济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83513
  • 作      者:
    涂晓今编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涂晓今,江西南昌人,1959年7月生。现为福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福建省精品课程“西方经济学”主要负责人和主讲教师、校精品课程“政治经济学”负责人和院校共建核心课程“经济学”课程负责人、区域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硕士导师、MBA学位和工商管理硕士导师、校教学督导。研究方向为制度经济、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曾编著《新体系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实验》、《新编政治经济学》、《ECFA框架下两岸银行业制度合作研究》等书多部。近四年来,主持并完成“ECFA时代两岸,金融产业的制度合作及其实施机制研究”、“促进福建省产业优化升级与合理布局的财政政策研究”等六项省级课题,发表《我国促进重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财政政策创新探讨》、《后ECFA时代深化两岸保险产业制度合作的研究》等论文十余篇。曾多次获福建省福光基金会优秀教师奖、福州大学“学生心目中好老师”奖、教学优秀奖、优秀导师奖、优秀教师奖、优秀教材奖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新编政治经济学(第8版)》是我在自己长期的政治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所撰写的讲稿和制作的课件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它在编写体系上,借鉴了由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先生所倡导、由福州大学学术老前辈张炳光先生所创新并首先实行的“过程法”,即按照广义的社会生产总过程,从商品货币到直接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到社会再生产再到对外经济关系,对政治经济学进行分篇论述①;在编写方法上,采取了纵向分析与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即试图从纵向上对政治经济学从产生到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过程进行诠释,从横向上把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进行对比分析;在研究对象上,遵循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以研究生产关系(经济制度)为主,并结合了对市场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研究,如对企业经营机制与经济方式、市场体制与市场机制、消费结构与消费模式、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等内容进行了分析与叙述;在编写内容上,以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内容为主线,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和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领域的一些重大问题,以及介绍了专家、学者在政治经济学理论上的建树;在编写结构上,力求做到逻辑条理清晰,并在每章都设有内容提要、参考资料、相关链接以及复习与思考等栏目,以增加可读性与应用性。
展开
精彩书摘
    早在1995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关于“九五”计划的建议中,就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之一提了出来,指出要向结构优化、规模经济、科技进步、管理科学要效益。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在科学分析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是两个字的改变,而是包含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在涵盖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体现了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理念上的深化、道路上的拓展、国际环境认识上的提升。2008年12月,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再次重申,在当前国际形势深刻变化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和蔓延的情况下,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理念上就要正确处理快与好的关系,不仅要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而且要更加注重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道路上要根本改变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支持经济增长,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的国际环境上要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结构、质量、效益、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转变。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1章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发展与演变
1.1 政治经济学萌芽
1.2 重商主义与政治经济学
1.5 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与重农学派
1.4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1.5 庸俗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及其演变
1.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与发展
1.7 西方经济学的产生与演变
第2章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2.1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2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
2.5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篇 商品货币理论
第3章 商品和商品经济
3.1 商品与商品经济
3.2 商品和生产商品的劳动
3.5 商品的价值量
3.4 劳动价值论及其发展
3.5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与作用
第4章 货币、信用与金融机构
4.1 货币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4.2 信用的特征、形式和工具
4.3 银行和金融机构

第二篇 直接生产理论
第5章 生产的实质和目的
5.1 货币转化为资本
5.2 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5.5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5.4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5.5 资本主义工资
5.6 社会主义生产的性质和目的
第6章 企业制度、经营机制与经营方式
6.1 企业财产制度和产权制度
6.2 现代企业制度
6.5 企业经营机制与经营方式
第7章 企业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7.1 再生产的形式和内容
7.2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7.3 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过剩人口
7.4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与历史作用
第8章 企业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8.1 企业资本的循环
8.2 企业资本的周转
第9章 生产的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
9.1 资本主义的生产集中与私人垄断
9.2 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9.5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第三篇 分配理论
第10章 国民收入分配的一般原理
10.1 社会总产值与国内生产总值
10.2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第11章 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11.1 平均利润的形成与分配
11.2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1.3 借贷资本和利息
11.4 土地所有制与地租
11.5 税收的本质和特征
第12章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分配
12.1 我国现阶段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原则
12.2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制度

第四篇 交换(流通)理论
第13章 现代市场经济
13.1 资源配置方式和市场经济
15.2 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架构
15.5 我国对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
13.4 市场经济的重要运行方式——虚拟经济
第14章 商品流通与市场
14.1 商品流通的一般原理
14.2 市场与市场机制
14.5 市场分类与现代市场体系
14.4 市场规则与市场秩序

第五篇 消费理论
第15章 消费的一般原理
15.1 关于消费的一般理论
15.2 消费结构与消费模式
15.5 消费的地位和作用

第六篇 社会再生产理论
第16章 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发展
16.1 社会再生产的一般原理
16.2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16.5 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17章 经济周期和宏观调控
17.1 经济周期的一般理论
17.2 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和政策
第七篇 国际经济关系理论

第18章 对外经济关系及其发展战略
18.1 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
18.2 国际间经贸往来的作用、形式和规则
18.5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18.4 当前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